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人车上路“两难”如何破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48:00    

技术狂飙多年后,无人驾驶终于跑到商业化运营的临界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落地满2年,《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本月起施行。越来越多城市迈出无人车“合法上路”第一步,而研发多年的上下游企业,对于商业化运营更显迫切。

日前,以“加速推进智能网联车及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落地实施”为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自贸区金桥片区工委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召开座谈会。一边是技术创新,另一边是安全底线,无人车上路的“两难”如何破解?数据积累、场景开放、规模应用……各方逐一厘清瓶颈难题,也为法规政策的修订提供有益思路。

数据积累:不止于“熬里程”

倘若将两辆无人车放在你面前,一辆车稳稳行驶了一万公里,大多是普通天气和场景;另一辆车行驶了1000公里,却扛住了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的考验。绝大多数乘客或许会选择后者。

然而现实是,大部分无人车仍在“熬里程”。

图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测试中。/文汇报记者张伊辰摄

“从道路测试、拿到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到获得示范运营类资质许可,车企通常需要熬过3年的周期。”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官黄涵涛抛出困惑。即便企业好不容易闯关成功,走到商业化应用这一步,哪位合作伙伴愿意接收一台跑了近1万公里的“旧车”?根据现行规定,无人车牌照与车辆编码绑定,企业交付的无人车必须是在测试场景中跑过的那辆。

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说,以里程数为标准,为车企划定“准入门槛”容易理解。但里程数达标,是否与绝对安全画等号?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经理朱逸婷并不这么看。目前,各类软硬件测试对场景库的覆盖有限。尤其是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企业对此掌握的数据不多。

朱逸婷的困扰并非个案。在积累大量结构化数据后,更多创新企业亟待“解锁”极限场景,测试无人车的性能极值。简单理解,摸清系统的“能力边界”。“能否根据上海的城市生命体征搭建出特色场景?”朱逸婷建议,结合上海的地域特点、气候特征搭建更趋近于真实的测试场景,让企业跑出高质量数据。

相关部门已有不少探索。近日,浦东新区新增开放583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不仅覆盖金桥、张江、临港等核心区域,也覆盖了城市主干道、产业园区、港口码头等多种场景。至此,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之一。

开放场景的基础上,“无人车”的智慧也仰赖于数据的共享共用。试想这样一幅场景:道路上突发交通事故,无人车尚未“看见”,却能提前数百米从系统中收到事故提醒,主动绕行。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金桥向相关企业开放175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数据。业界期待,这类试点能继续扩围,比如进一步共享事故警情等交通数据,让“无人车”从海量数据中跑出更优路线。

示范运营:统一接口是关键

“从道路测试到生产应用,目前正积极筹备示范运营。”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剧透了最新进展。数据显示,该区域内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累计测试里程超18万公里,无人装备测试里程超过4.5万公里。

商业化运营在即,不少企业仍有现实顾虑。

图为不少创新车企酝酿商业化运营。/文汇报记者张伊辰摄

“唯有摊薄单车运营成本,才能实现项目商业化盈利,这背后需要规模化量产支撑。”黄涵涛希望,在约定规模数量、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允许企业申请无人出租车运营许可。企业可在划定区域内实现“商业闭环”,并以成功范例吸引更多拥有资源实力的后来者入局。

“能否向创新企业开放更多C端场景?”朱逸婷建议,向试点企业开放核心商圈停车场景。比如,由政府牵头改建一批停车位,并统一支付、监测等系统接口,让更多企业便捷地找到应用场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标准规则的重要性。

成立迄今8年的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精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始终聚焦一件事——如何在复杂路况和场景下确保车门安全打开。此前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相关国家标准中将自动驾驶分为6级。其中,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

“当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到来,汽车方向盘会被逐渐取消,车内空间布局也将彻底改变。”该企业市场负责人姜明浩解释,不久的将来,人们能通过简单语音、手势控制车门。目前,其参与了多家龙头车企的智能驾驶项目,但由于行业标准并未统一,各企业接口、协议有所差异,导致项目开发周期慢、效果偏低。

“当无人车飞驰到一定规模量级时,政府部门要及时跟上创新需求变化。”座谈会上,有企业代表认为,应尽快修订相关规定,支持有能力的创新车企独立开展更大范围的示范应用等。此外,还要加快与其他省市在测试里程、标准规则等方面的互认衔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投入,也通过降低时间、资金成本,加速创新车企跨区域部署,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原标题:《无人车上路“两难”如何破解》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嘉旖

相关文章

  • 楼市大信号!京沪深接连推出重磅新政,房屋中介:近一个月每周末都很忙,带看客户比之前多了1倍 接力京沪,深圳在9月5日深夜推出重磅新政,不仅限购范围缩小至福田、南山及宝安区新安街道,有部分区域则直接退出限购,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政策推出之后,我们对接的各个开发商项目群一下子就嗨起来了,积极推进,释放信息。”深圳中原龙华坂田K区区域董事谢东来介绍,深圳楼市新政出台后,多个一手楼盘的客户量比
  • 21对话|李稻葵:“国家队”要承担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伍素文 实习生王硕 姚文琪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两年来,从概念萌生到写入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各行各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正不断释放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既需要突破硬科技‘卡脖子’环节,更需构建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使链主企
  • 民乐县自然资源局:以不动产登记服务之笔 绘就营商环境优化新图景 2025年以来,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落实国家及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从流程、服务、模式、党建四方面发力,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流程再造,打破壁垒提效率。设立“不动产登记办税综合受理窗口”,联合税务部门实现“一窗联办”,企业群众“一窗提交、一次办
  • 联合国发言人:古特雷斯欢迎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新华社联合国9月4日电(记者潘云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4日说,古特雷斯对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表示欢迎。迪雅里克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说,此前向媒体发布的古特雷斯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讲话已经概述了这一点。古特雷斯强调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
  •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核心阅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如何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
  • 双会龙城圆满收官,全景回顾精彩瞬间 伴随新质生产力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人工智能+”行动实施领域不断深化,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场景拓展、行业赋能、产业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首度联袂,于2025年8月30-31日在江苏常州搭建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产
  • 白鸽在线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联交所8月29日披露,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民银资本公司、中银国际亚洲为联席保荐人。公司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为场景合作伙伴及保险公司提供科技赋能的保险中介服务。公司主要利用场景险作为工具,通过提供保险交易服务、精准营销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
  • 创新驱动出海潮 上市公司全球布局显成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5年中报季刚刚落幕,一批A股上市公司通过在技术与模式上的创新突破,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实现了业绩的增长。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创新驱动出海战略,在全球市场寻找增长新动能。从光模块产业到创新药,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