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人车上路“两难”如何破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48:00    

技术狂飙多年后,无人驾驶终于跑到商业化运营的临界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落地满2年,《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本月起施行。越来越多城市迈出无人车“合法上路”第一步,而研发多年的上下游企业,对于商业化运营更显迫切。

日前,以“加速推进智能网联车及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落地实施”为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自贸区金桥片区工委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召开座谈会。一边是技术创新,另一边是安全底线,无人车上路的“两难”如何破解?数据积累、场景开放、规模应用……各方逐一厘清瓶颈难题,也为法规政策的修订提供有益思路。

数据积累:不止于“熬里程”

倘若将两辆无人车放在你面前,一辆车稳稳行驶了一万公里,大多是普通天气和场景;另一辆车行驶了1000公里,却扛住了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的考验。绝大多数乘客或许会选择后者。

然而现实是,大部分无人车仍在“熬里程”。

图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测试中。/文汇报记者张伊辰摄

“从道路测试、拿到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到获得示范运营类资质许可,车企通常需要熬过3年的周期。”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官黄涵涛抛出困惑。即便企业好不容易闯关成功,走到商业化应用这一步,哪位合作伙伴愿意接收一台跑了近1万公里的“旧车”?根据现行规定,无人车牌照与车辆编码绑定,企业交付的无人车必须是在测试场景中跑过的那辆。

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说,以里程数为标准,为车企划定“准入门槛”容易理解。但里程数达标,是否与绝对安全画等号?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经理朱逸婷并不这么看。目前,各类软硬件测试对场景库的覆盖有限。尤其是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企业对此掌握的数据不多。

朱逸婷的困扰并非个案。在积累大量结构化数据后,更多创新企业亟待“解锁”极限场景,测试无人车的性能极值。简单理解,摸清系统的“能力边界”。“能否根据上海的城市生命体征搭建出特色场景?”朱逸婷建议,结合上海的地域特点、气候特征搭建更趋近于真实的测试场景,让企业跑出高质量数据。

相关部门已有不少探索。近日,浦东新区新增开放583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不仅覆盖金桥、张江、临港等核心区域,也覆盖了城市主干道、产业园区、港口码头等多种场景。至此,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之一。

开放场景的基础上,“无人车”的智慧也仰赖于数据的共享共用。试想这样一幅场景:道路上突发交通事故,无人车尚未“看见”,却能提前数百米从系统中收到事故提醒,主动绕行。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金桥向相关企业开放175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数据。业界期待,这类试点能继续扩围,比如进一步共享事故警情等交通数据,让“无人车”从海量数据中跑出更优路线。

示范运营:统一接口是关键

“从道路测试到生产应用,目前正积极筹备示范运营。”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剧透了最新进展。数据显示,该区域内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累计测试里程超18万公里,无人装备测试里程超过4.5万公里。

商业化运营在即,不少企业仍有现实顾虑。

图为不少创新车企酝酿商业化运营。/文汇报记者张伊辰摄

“唯有摊薄单车运营成本,才能实现项目商业化盈利,这背后需要规模化量产支撑。”黄涵涛希望,在约定规模数量、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允许企业申请无人出租车运营许可。企业可在划定区域内实现“商业闭环”,并以成功范例吸引更多拥有资源实力的后来者入局。

“能否向创新企业开放更多C端场景?”朱逸婷建议,向试点企业开放核心商圈停车场景。比如,由政府牵头改建一批停车位,并统一支付、监测等系统接口,让更多企业便捷地找到应用场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标准规则的重要性。

成立迄今8年的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精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始终聚焦一件事——如何在复杂路况和场景下确保车门安全打开。此前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相关国家标准中将自动驾驶分为6级。其中,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

“当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到来,汽车方向盘会被逐渐取消,车内空间布局也将彻底改变。”该企业市场负责人姜明浩解释,不久的将来,人们能通过简单语音、手势控制车门。目前,其参与了多家龙头车企的智能驾驶项目,但由于行业标准并未统一,各企业接口、协议有所差异,导致项目开发周期慢、效果偏低。

“当无人车飞驰到一定规模量级时,政府部门要及时跟上创新需求变化。”座谈会上,有企业代表认为,应尽快修订相关规定,支持有能力的创新车企独立开展更大范围的示范应用等。此外,还要加快与其他省市在测试里程、标准规则等方面的互认衔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投入,也通过降低时间、资金成本,加速创新车企跨区域部署,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原标题:《无人车上路“两难”如何破解》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嘉旖

相关文章

  • 全球首发!“四臂机器人”问世 效率狂飙200% 身高1.56米,体重280公斤,续航6—8小时,单手负载3—16公斤,能在超大立体空间从事任意角度作业,操作精准,能适应多变复杂的工业环境……近日,闵行飒智智能发布“超人形四臂具身机器人”,智能升级200%,作业360°无死角!编辑: 潘窈窈责编: 顾怡玫
  • 京东云开源JoyAgent智能体 观点网讯:7月27日,京东云宣布于7月26日正式开源JoyAgent智能体,成为行业首个实现100%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该开源项目涵盖前端、后端、框架、引擎及核心子智能体,达到产品级完整度。由观点新媒体了解,目前京东内部已部署超过2万个智能体,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健康五大领域,应用于智能客服
  • 易AI系统加持,康佳G10电视:不追风口,只为让父母的电视更好用 智能电视功能日新月异,家中的父母却常常望“屏”兴叹:复杂的遥控器无从下手,心爱的戏曲节目被层层菜单和广告阻隔,长时间观看后揉着酸涩的眼睛,思念儿女时只能对着冰冷的屏幕发呆……这些无奈,是无数老年人智能生活的真实困境。正是洞察到这份深切的银发需求,康佳电视带着对父母的关心,将于2025年8月推出专为父
  • 上合示范区的共赢样板 7月的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内热火朝天……作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年来围绕提升物流、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等开展多项制度及模式创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力量。7月1
  • 6月份全省14名驾驶人被终生禁驾 阳光讯 (记者 熊玺 通讯员 张永锋 文/图)7月24日,记者从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6月全省14名驾驶人被终生禁驾。其中,7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7人因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6月全省共查处酒后驾驶3665起。其中,醉酒驾驶841起、饮酒
  • 杭州一对母子打车4公里就医,司机疑嫌近绕路辱骂,近40℃高温下让乘客“滚下车”,上海交管:停运7天 近日,杭州朱先生的妻子带着孩子到上海就医。在上海南站打出租车前往复旦附属儿科医院时,司机疑似因距离过近辱骂乘客,并在半路要求乘客下车。朱先生表示“已经去了很多次,这条路我很熟,所以可以识别出司机绕路”。朱先生:司机态度不好,发牢骚,一开始我老婆没理他,他就开始绕路走高架了,越来越远了。后面开始讲脏话
  • 我把AI当辅助,AI删我数据库 程序员越来越离不开的Coding Agent,还是闯!大!祸!了——这回,直接搞出了删库事故。好消息(?)是,没跑路。坏消息是,明明闯祸了还假装一切正常,并且反手就给自己闯的祸打95分。AI:是的,删了你的库,我很慌,如何呢?我再也不相信Vibe coding了这位数据库被清空的“倒霉蛋”,是一位名
  • 高新区新增1200余名稀土产业工人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自“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带动区域稀土产业劳动用工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至今,稀土高新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23人,其中稀土永磁行业新增就业超1200人,为“两个稀土基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