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新区新增1200余名稀土产业工人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0:59:00    

自“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带动区域稀土产业劳动用工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至今,稀土高新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23人,其中稀土永磁行业新增就业超1200人,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近两年来,稀土高新区就业部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坚持“五业联动”发展理念,即聚焦产业、对接行业、服务企业、优化专业、促进就业,围绕服务模式创新、技能人才培育、重点群体服务三大维度,打出了一套促就业的“组合拳”。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开发重点群体就业岗位等多种形式,及时汇集发布“有活没人干”的岗位清单和“有人没活干”的人员清单,推动企业与产业工人“双向奔赴”。

建立助企服务机制,发挥就业服务专员作用,积极对接区内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开展送政策、解难题行动,全力落实各项助企稳岗政策,已累计为1108家企业兑现“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创业担保贷款、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等政策红利。

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稀土高新区积极指导北方稀土、包头建筑业协会等评价机构开展技能人才评价,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已累计新增高技能人才706人,为859名企业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33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稀土高新区就业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为稀土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起高效协同的发展纽带,更以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激活了产业链各环节,有力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迈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贾婷婷)

相关文章

  • 高新区新增1200余名稀土产业工人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自“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带动区域稀土产业劳动用工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至今,稀土高新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23人,其中稀土永磁行业新增就业超1200人,为“两个稀土基地”建
  • 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上任 合作创新成为中国市场主旋律 “一起加油!”当被问及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时,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石桥响介脱口而出。这句朴素的鼓励,恰是这家品牌成立50周年的日企发力中国市场的注脚。石桥响介,这位与中国结缘二十余年的日本高管,在近期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首次以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的身份亮相,这也是他第二次来中国赴任。从入职精工爱普生的初出茅
  • 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升至53.3%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7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
  • 阳泉市局深入医美机构开展帮扶指导和法治科普 【来源: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_基层动态】为规范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行业市场经营秩序,提升行业合规经营意识,近日,阳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药物警戒中心深入医美机构、美容美发机构等单位,开展“帮扶指导+法律科普”行动。以科普宣传、引导规范为出发点,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精
  • 成都以“软实力”构建产业硬支撑 西部智谷是“中国软件名城”基地园区。开栏语国家赋予成都“三中心一基地”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聚焦“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成都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建设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园区里的优秀企业,宛如一个个“显眼包”,它们或拥有硬核技术,或
  • 美股稀土概念股盘中走强 NioCorp Developments涨近16%, USA Rare Earth涨近7%, MP Materials涨超6%。
  • 国网区长泰供电公司:闻“汛”而动 筑牢“光明防线” “地质灾害点未发现异常,线路正常运行!”7月11日,国网长泰去供电公司陈巷镇供电所员工手持红外测温仪等专业设备,对易发山洪地带的供电设施和线路展开全面细致的排查。据最新气象消息,长泰区已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接下来各乡镇将会有持续的强降雨过程。随即,长泰公司迅速进入防汛防雨“战时
  • 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使命明确、原始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的使命和责任。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作为海洋创新体系的关键主体,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推动海洋产业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