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减重  “人人有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7:30:00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杨华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用7分钟详解“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目标是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普通人: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好习惯

对于老百姓来说,体重管理其实没那么复杂,关键在于坚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和指导。

首先要合理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个体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大致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然后规划饮食。

但要注意,控制热量并非意味着节食,而是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少吃油炸食品、高糖饮品、动物脂肪和高糖食品。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热量低且饱腹感强;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要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食用量;全谷物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具体的饮食方案可咨询专业营养师或临床营养科医生。

在运动方面,每周进行2至3次力量训练,每次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锻炼。比如周一锻炼上肢和肩部肌肉,周三锻炼腹部和臀部肌肉,周五锻炼下肢肌肉。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受伤,可以从轻重量开始,逐渐增加负荷。

此外,还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步行上下楼梯,减少乘坐电梯;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前往目的地;站立工作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身体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长期坚持也能消耗不少热量。现在很多医院设置了运动医学科,可以为公众提供专业的运动处方。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体重管理至关重要,每天应保证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以免蓝光干扰睡眠。

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天至少饮用1500至2000毫升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在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一杯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

最后是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体重管理。

医疗专业人士:专业指导,贴心服务

医生、营养师等医疗专业人士在体重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医疗专业人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针对不同的超重或肥胖人群,提供生活方式干预、营养干预、药物或手术治疗等体重管理方案。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营养师会为其制订低糖、高纤维的饮食计划,同时结合适量的运动建议,帮助患者在控制体重的同时稳定血糖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或减重中心,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实施一站式肥胖症防治。在这里,患者可以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营养评估、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便医生准确评估其肥胖程度和健康风险,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医疗专业人士还应积极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体重管理指导和健康咨询活动。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线上自媒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体重管理知识,提高他们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体重管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沮丧、缺乏动力等。医疗专业人士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体重管理计划。

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创新突破

科研人员是推动体重管理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为体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方法。

科研人员首先要深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从基因、细胞、代谢等多个层面揭示肥胖发生的内在规律。例如,研究肥胖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了解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能量代谢和脂肪储存,从而为开发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体重管理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要致力于研发新的体重管理技术和产品,如新型减肥药物、医疗器械、营养补充剂等。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比如开发可连续动态采集分析体重变化并提供体重管理建议的移动应用程序和小程序,让体重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再次,开展体重管理临床研究,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例如,比较不同饮食模式,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蛋白饮食等在长期体重管理中的优劣;研究运动与饮食结合的最佳方案,探索减重手术与药物、营养干预相结合以加强长期效果等,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最后,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与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的合作,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和服务,造福广大肥胖患者。

总之,体重管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行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作者系暨南大学肥胖代谢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文章

  •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这些有特色的农产品,是广大消费者的心头好。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农民增收。小小“土特产”如何更好走向大市场?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3条举措,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马少利:战舰破浪我为锋 海军资阳舰一级军士长马少利战舰破浪我为锋■林庆港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特约通讯员 刘礼鹏马少利(右)带领战友开展战位操演。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刘礼鹏 摄浪潮翻涌,战舰列阵。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资阳舰主炮区队长、一级军士长马少利,如离弦之箭冲向战位。瞄准、锁定、击发……“轰!轰!”炮弹
  • 167个“微心愿”,点亮病房星光 球场上,身着23号球衣的老刘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这本书真的属于我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7月21日中午,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一病区的陈师傅,从护士手中接过一本包着透明书皮的《超神机械师》,手指微微发颤,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眼里闪着光。这是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护理部完成的第167个“微心愿”。202
  • 追光 | 暑假就诊患儿激增 这个“病因”要当心! 暑假本该是孩子们释放活力的时光但来自儿童门诊的数据却拉响警报因近视、脊柱侧弯、肥胖、心理问题前来就诊的患儿激增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疾病背后指向了同一个健康缺口——运动不足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暑假期间脊柱侧弯门诊量激增骨科主任医师刘星说每天80个号里竟有20多个是来看脊柱的刘星展示的X光片显示一名1
  • 上海援滇医生前一秒在欢迎仪式,后一秒出手…… 昨天(11日)上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援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医疗队全体队员正在参加欢迎仪式,援建队员张敬泉副主任医师接到了当地神经外科医生的紧急求援电话:一名80岁高龄的男性患者,突发意识不清伴剧烈呕吐入院,急诊头部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严重脑积水,请求紧急会诊和救治。张敬泉指示当地医生
  • 新大学的吸引力为何比肩老牌名校? 近日偶遇几位同事,闲聊到孩子,他们的孩子恰好今年高考,其中两个小孩拿到了650分的高分。这个分数,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北大、清华、上交、浙大、复旦等几所公认的国内顶级名校,其他985高校,只要不是最热门的专业,基本上可以随便挑。我以为,同事和孩子面对的困惑是选择去哪所985高校,去哪座城市,攻读什么专
  • 重磅!大同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迎来新变化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日前,记者从大同市卫健委获悉,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5元,达到99元。同时,2025年起,大同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项目也将扩容,增加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内容。大同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基本公共
  • 平凉首例3D打印导板联合 多技术脊柱肿瘤手术成功实施 原标题:平凉首例3D打印导板联合多技术脊柱肿瘤手术成功实施中国甘肃网7月9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杨曼艺)近日,平凉市中医医院(平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团队联合数字化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成功完成平凉地区首例3D打印导板联合多技术脊柱肿瘤手术。患者王强(化名)因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内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