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大学的吸引力为何比肩老牌名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5:00:00    

近日偶遇几位同事,闲聊到孩子,他们的孩子恰好今年高考,其中两个小孩拿到了650分的高分。这个分数,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北大、清华、上交、浙大、复旦等几所公认的国内顶级名校,其他985高校,只要不是最热门的专业,基本上可以随便挑。

我以为,同事和孩子面对的困惑是选择去哪所985高校,去哪座城市,攻读什么专业。但出乎我的意料,两位同事告诉我,他们基本上不会选择离开广东,他们纠结的点在于,要不要下定决心去深圳,填报南方科技大学(下文简称“南方科大”)或深圳理工大学。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除了五大名校外的其他985高校,其实差别不会太大,与其去一个无论对于他们还是对于孩子都不熟悉、缺乏关键人脉关系的城市,还不如留在本省,方方面面有个关照。说到填报的学校,他们有些许犹豫,但他们大概率会优先选择去深圳,优先考虑南方科大或深圳理工。

南方科大和深圳理工是新成立的大学,都位于深圳。经历改革开放近50年的蜕变,深圳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流科技企业云集鹏城。单论教育资源,从前,深圳只有深圳大学一所像样的大学,近十年,北大、清华、哈工大等高校竞相落户深圳设立深圳分校区,加之深圳市政府全力支持南方科大和深圳理工的发展与建设,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从近年实际录取分数线看,南方科大、深圳理工已经接近或持平于不少985高校了。与我同事持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觉得,深圳的求学环境更好,发展前景更光明,让孩子去深圳求学,是更好的选择。

这与我一位老乡的选择高度类似,他女儿今年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不少211高校的录取线,但他们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填报了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深圳大学,只因深圳大学在深圳,只因深圳大学由经济富足的深圳市政府主管。

传统认知上的高校资源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度重塑。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深圳市政府财政资源更加雄厚,愿意花大力气发展南方科大和深圳理工。南方科大和深圳理工能够给出足够诱人的薪资待遇,能够从全球范围内网罗与吸引到足够多的高水平人才。在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之下,“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人往高处走”等市场规则在深圳这座市场经济标杆与示范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有钱,任性,愿意砸钱,就有能力挖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虽然嘴上不说,但行动上就是这么做的。

从名气上看,南方科大是“双一流”高校,深圳理工目前还不是。这样看,深圳很务实,很接地气,他们不那么在乎学校的名气,更在乎与看重学校的师资配置,及专业设置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南方科大的王牌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深圳理工的王牌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工程与自动化等。不难看出,两所学校的总体专业定位是以理工科为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设的专业多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

两所学校都全面借鉴国际化办学模式,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全面推行小班制教学,教学团队动辄是院士(含外籍院士)及知名教授,科研氛围异常浓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学术大师;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浸润在崇尚科研、求真务实、鼓励探索与发现、频繁文化交流与学术互动的校风中;学生大三甚至大二就可以频繁出入各类实验室做实验搞科研,出入深圳各类互联网大厂开展实习与其他实践。这样的高校,能够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甚至更长周期发生根本性的蜕变与质变。试问,这样的高校,怎能不受广大学霸家长们的青睐与欢迎?

让“深造”的意义不止于继续学习,还延伸到就业——留在深圳继续发展,深圳一直亲力亲为。你来我的城市念大学,毕业了,你想深造就继续在这里深造,不想深造就在我城市里的大厂就业,把优质人才的就业问题安排得妥妥的,让年轻人为深圳的发展与振兴服务。

与深圳的南方科大及深圳理工类似,在另一座新型标杆城市杭州,也成立了一所新的大学——西湖大学,发展势头也是如日中天。

这必然给传统985高校及传统985高校云集的北、上、广、武汉、西安等城市带来巨大压力,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余以为,传统名校及传统名校云集的城市应该好好思量思量:在“大学战争”时代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城市、高校与专业三者博弈中,城市是否愈来愈重要?地方高校如何在选拔优秀人才及培养高端人才方面敢作敢为?大学如何与属地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哺关系?大学定位与专业设置如何更科学、更具战略性与前瞻性?既有大学排名与评价机制要不要做出革新与调整?

•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姚华松

责编 辛省志

相关文章

  • 重庆瞭望|八个字,看懂重庆发展新动能 “创新开放、富有活力”,正在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刚刚闭幕的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将“全面培育创新开放富有活力的城市发展新动能”置于“六个新”目标之首。这既是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精准呼应,也是以3万亿元经济体量为坐标,对“下一步怎么走”的系
  • 深圳多人入选!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名单显示,深圳高校和企业多人入选,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入选人数最多。《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中指出,候选人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
  • 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耐材专业对口就业率超90%,产教融合破解就业供需矛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超90%,企业提前一年预定毕业生,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耐材专业何以如此受市场青睐?8月20日,郑州建信耐火材料成套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实验员冯志群正在专心致志做检验。“我的工作就是分析产品的各种性能,用数据为更好地生产提供借鉴。”冯志群说。冯志群今年
  • 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访谈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在临沂客户端讯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城市底蕴、千万人口、商贸物流、民营经济、丰富资源、城乡融合等优势,加快建设实力强劲、活力迸发、开放包容
  • 跟着赛事去旅行!看完比赛吃夜市——夏夜正确打开方式 今年夏天,体育赛事的热浪在夜幕下持续升温,多地组织举办了足球赛、篮球赛、城市夜跑等各类赛事,形成“赛事+消费”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而体育赛事凭借其高参与度、强社交属性,聚集了人气,也带动了周边餐饮、购物等业态的发展。今晚,就让我们共同探寻夜间体育运动如何赋能消费升级
  • 陕西5所高校跻身全球500强 8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据悉,本次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22所大学上榜,其中13所位列世界百强,与2024年持平。清华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20,排名全球第18,位列亚洲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23,浙江大学排名第24,上海交通
  • 7月房价涨了跌了?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了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
  • 补录也火爆!广东2025高招专科批征集志愿投出500多分 8月10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广东2025年专科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今年专科批征集志愿投档火爆,多所院校满档,部分院校投出500多分的高分。例如普通类(历史)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514专业组投出544分的高分,超本科批分数线80分;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503专业组投出529分高分;其余深圳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