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多人入选!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09:07:00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名单显示,深圳高校和企业多人入选,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入选人数最多。

《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中指出,候选人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强化满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并作出贡献的价值导向,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据悉,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4月25日正式启动。本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候选人名单公布后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选、院士增选大会选举,选出新增选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南方科技大学邵启满入选数学物理学部候选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帅志刚、南方科技大学夏海平入选化学部候选人;南方科技大学郭红卫、南方科技大学王晓晨(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眼科研究所林顺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陈立入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鹏城实验室石光明入选信息技术科学部候选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入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候选人;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徐讯入选医药卫生学部候选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李奎入选农业学部候选人。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相关文章

  • 深圳多人入选!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名单显示,深圳高校和企业多人入选,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入选人数最多。《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中指出,候选人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
  • “旭华班”学子丘棕榆清华大学报到:好好学核工程技术,要像黄旭华院士一样多为祖国和家乡作贡献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8月20日,清华大学迎来本科新同学。今年共录取约4000名新生。其中,内地学生约37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100余所中学;港澳台学生约90人,国际学生300余人。清华大学迎新现场(极目新闻记者摄)20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2025年本科新生报到新闻发布会,7名大一新生代表在
  • 陕西5所高校跻身全球500强 8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据悉,本次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22所大学上榜,其中13所位列世界百强,与2024年持平。清华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20,排名全球第18,位列亚洲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23,浙江大学排名第24,上海交通
  • 补录也火爆!广东2025高招专科批征集志愿投出500多分 8月10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广东2025年专科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今年专科批征集志愿投档火爆,多所院校满档,部分院校投出500多分的高分。例如普通类(历史)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514专业组投出544分的高分,超本科批分数线80分;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503专业组投出529分高分;其余深圳职业技
  • 事关“地下生命”,有新发现! 研究显示:地震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燃料”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有助于寻找火星、木卫二等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下生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完成,于7月
  • 福耀科技大学在湖南投档线635分 比肩厦大 大皖新闻讯7月20日,《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第一次投档分数线》公布,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首选物理科类中,备受关注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投档线为635分。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中,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普通类历史类别446分,普通类物理类别405分。大皖新闻记者
  • 基层“智”理在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引入AI巡检机器人 小型工程监管迈入智能时代 为破解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简称“小型工程”)“点多、面广、监管难”的痛点,今年以来,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在辖区小型工程监管中引入创新科技手段,试点部署便携式AI巡检机器人,以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为城市安全管理注入智慧动能。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线 24小时在岗的“安全卫士”“请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遵守安全规
  • 1935.3克样品,首次揭示!月球样品又有新发现!嫦娥六号揭示月背演化密码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这些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让人们得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为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谜提供了关键证据,更刷新了人类对太阳系天体演化的认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