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图书馆遇见人工智能 2000册图书上架只需10分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7:24:00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牵头全国各级图书馆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互相联通。

人工智能助力

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再升级

这部《昌黎先生集》宋刻本,第十卷中描述了河神徒手劈开大山,保住一捧河水的壮观景象。今年,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转换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点击对应文白翻译键,AI大模型提供古籍和白话文对照翻译,看古籍像看白话书籍一样简单容易。AI技术还支持古籍简体、繁体转化,竖、横版转换阅读,自动标点和AI深度检索多种功能。

目前,这个平台集合全国各省级图书馆4400多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1万多种古籍资源,它也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联盟链”,预期今年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互联互通。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兼信息技术部主任 谢强:联盟链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提升各个馆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共知的效率和准确率,这也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魏崇:我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含3300多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有5万个左右的分馆和服务点,还有3.35万个像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在内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下,国图和全国图书馆发挥在知识、内容方面的优势,构建时时、处处、人人可以参与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AI+图书馆”

未来图书馆初见雏形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已经开始融入为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AI+图书馆”有哪些新特点?AI图书馆员有哪些新功能?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每年采购新书约30万册,传统模式下,新书需经过分类、编目、贴标等16道工序才能上架,人工日均处理量不足300册,上架周期达3周。而采用“采编图灵”系统,馆内图书上架前封面扫描、自动贴标等流程全部智能化。利用这套采编系统,馆内最新的2000册图书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原来需要20天的作业流程。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这套刚刚上新的智能还书分拣系统,前端还书机快速识别书籍信息完成图书归还,随后图书被传输到分拣车,按分拣规则搬运到指定格口。

浙江图书馆网络与数字资源中心主任 梅影:一小时能够处理1500册的图书归还、分拣,分拣准确性从原来我们人工要求的95%以上,提升到机器能够识别的99.8%以上。

基于视觉盘点技术和AI自动化管理,现在的图书自带定位。读者张吉要找《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手机导航就带他来到了书前面。

杭州市民 张吉:以前我要找这本书的话要十来分钟,可视化之后,找书就像地图导航一样。

在湖南长沙市图书馆,可通过与AI馆员语音对话,续借图书无需预约、排队和线上操作,自动跳转办理页面,3秒完成。根据后台借阅记录,人工智能可以迅速了解读者阅读喜好,动态调配馆藏书籍,实现阅读书籍个性化推荐。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探馆|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场馆改造升级,更新巴黎奥运会同款设备 探馆|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场馆改造升级,更新巴黎奥运会同款设备经过8个月的维修改造,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以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的新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十五运会飞碟射击项目的举办地。其中,更新的抛靶机采用更安全的液压系统,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使用的抛靶机一样。据介绍,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位于增城区派潭镇
  • 嘉环科技等成立科技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人民财讯4月28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嘉环亿邦(阳江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鲁开旺,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嘉环科技等共同持股。
  • 多屏协同超智慧,生产力好搭子 Hi MateBook D 16/14 图赏 多屏协同超智慧,生产力好搭子 Hi MateBook D 16/14 图赏多屏协同一屏三窗口
  • 商洛“出山”:从地理秦岭到价值秦岭——写在“山盟海誓秦岭行”启动之前 秦岭天竺山(商洛市文旅局供图)巍巍秦岭,横亘华夏腹地,宛如一条巨龙将商洛揽入怀中,孕育出“秦岭最美是商洛”的生态秘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如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商洛必须解答的时代命题。“秦岭最美是商洛”这句沿用十五年的城市宣传语,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
  • 达茂旗举行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集中宣传活动 4月24日,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集中宣传活动在达茂旗科技馆举行。启动仪式现场,播放了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宣传片,展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和保护好知识产权。随后,召开了知识产权政企座谈会。各苏木乡镇、
  • 房山琉璃河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报讯(记者崔毅飞)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宣布: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
  • 开启智能展示新时代,真视通推出新一代智能交互展厅 “智见未来,视界革新。”4月23日,真视通人工智能研究院周年庆暨 AI 新品发布会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会上,真视通重磅推出新一代智能交互展厅,开启智能展示新时代。△4月23日,真视通人工智能研究院周年庆暨 AI 新品发布会在长沙举行真视通新一代智能交互展厅,产品涵盖数字人智能讲解、知识百
  • 当图书馆遇见人工智能 2000册图书上架只需10分钟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牵头全国各级图书馆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互相联通。人工智能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再升级这部《昌黎先生集》宋刻本,第十卷中描述了河神徒手劈开大山,保住一捧河水的壮观景象。今年,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转换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点击对应文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