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图书馆遇见人工智能 2000册图书上架只需10分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7:24:00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牵头全国各级图书馆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互相联通。

人工智能助力

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再升级

这部《昌黎先生集》宋刻本,第十卷中描述了河神徒手劈开大山,保住一捧河水的壮观景象。今年,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转换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点击对应文白翻译键,AI大模型提供古籍和白话文对照翻译,看古籍像看白话书籍一样简单容易。AI技术还支持古籍简体、繁体转化,竖、横版转换阅读,自动标点和AI深度检索多种功能。

目前,这个平台集合全国各省级图书馆4400多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1万多种古籍资源,它也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联盟链”,预期今年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互联互通。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兼信息技术部主任 谢强:联盟链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提升各个馆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共知的效率和准确率,这也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魏崇:我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含3300多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有5万个左右的分馆和服务点,还有3.35万个像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在内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下,国图和全国图书馆发挥在知识、内容方面的优势,构建时时、处处、人人可以参与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AI+图书馆”

未来图书馆初见雏形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已经开始融入为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AI+图书馆”有哪些新特点?AI图书馆员有哪些新功能?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每年采购新书约30万册,传统模式下,新书需经过分类、编目、贴标等16道工序才能上架,人工日均处理量不足300册,上架周期达3周。而采用“采编图灵”系统,馆内图书上架前封面扫描、自动贴标等流程全部智能化。利用这套采编系统,馆内最新的2000册图书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原来需要20天的作业流程。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这套刚刚上新的智能还书分拣系统,前端还书机快速识别书籍信息完成图书归还,随后图书被传输到分拣车,按分拣规则搬运到指定格口。

浙江图书馆网络与数字资源中心主任 梅影:一小时能够处理1500册的图书归还、分拣,分拣准确性从原来我们人工要求的95%以上,提升到机器能够识别的99.8%以上。

基于视觉盘点技术和AI自动化管理,现在的图书自带定位。读者张吉要找《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手机导航就带他来到了书前面。

杭州市民 张吉:以前我要找这本书的话要十来分钟,可视化之后,找书就像地图导航一样。

在湖南长沙市图书馆,可通过与AI馆员语音对话,续借图书无需预约、排队和线上操作,自动跳转办理页面,3秒完成。根据后台借阅记录,人工智能可以迅速了解读者阅读喜好,动态调配馆藏书籍,实现阅读书籍个性化推荐。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海报发布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今年是第28届推普周,主题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报一:以中国红为基调,体现全面宣传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部署,展示各族儿
  • 21对话|李稻葵:“国家队”要承担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伍素文 实习生王硕 姚文琪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两年来,从概念萌生到写入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各行各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正不断释放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既需要突破硬科技‘卡脖子’环节,更需构建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使链主企
  •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核心阅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如何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
  • 双会龙城圆满收官,全景回顾精彩瞬间 伴随新质生产力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人工智能+”行动实施领域不断深化,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场景拓展、行业赋能、产业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首度联袂,于2025年8月30-31日在江苏常州搭建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产
  • 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全国“村BA”,一场跨越体育的乡村欢宴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8月27日晚,随着终场哨响,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在辰溪县孝坪镇爱国村圆满完赛。福建晋江代表队夺冠,广东南海代表队屈居亚军,东道主湖南辰溪代表队获得季军。(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开赛)在8天的比赛中,来自上海、浙
  • 记者体验:“人工智能+”的狂飙与激情 从今天(8月29日)起,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数博会上,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前沿科技,“人工智能+”又有哪些新突破?继续跟着记者去数博会上体验。每小时350公里的虚拟时速,是什么感受和场景?这两天,2025虚拟F1中国公开赛贵阳大奖赛正在开赛。该赛事分为全民挑战赛和精英赛,
  • “Z世代”在读什么? “Z世代”,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这群成长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时代的年轻人,还看书吗?他们偏好读什么书、又如何阅读?一方面,他们的纸质书书单,似乎与此前的区别不大——既有经典文学、权威著作,也有流行读物。另一方面,他们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重新定义阅读。他们习惯于在手机、平
  •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出版学术座谈会在重庆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7月25日,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中州古籍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出版学术座谈会”举行。本次座谈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浙江大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