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线诉讼如何守护“数字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45:00    

来源:光明日报

【资政场】

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司法实践形态。在线诉讼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关键场景之一,已然成为提升司法效率、便利群众诉讼、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2017年8月,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9月,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相继设立,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司法正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总结互联网法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发布了《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为在线诉讼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然而,在线诉讼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在线诉讼平台承载着海量的敏感司法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发生泄露或滥用,不仅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隐私权益,还可能影响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心。随着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颁布实施,防范在线诉讼平台数据安全风险的紧迫性愈发凸显。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如何筑牢“数字防线”,在提升司法效能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已成为数字时代法治建设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立整体性的数据安全体系

在线诉讼是互联网技术在民事诉讼审理中的创新应用,而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也给在线诉讼带来诸多与传统诉讼截然不同的挑战。一方面,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带来了客观上的技术风险,增加了程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操作不当、管理疏漏,甚至恶意滥用等。面对复杂多样的风险,不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碎片化应对方式,而是要从技术、法律两个维度建立整体性的数据安全体系。

打造整体性的技术保障体系。在线诉讼建设的早期阶段,各地法院自主建设软件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形成了信息孤岛。在面对网络攻击、数据安全漏洞等突发事件时,信息孤岛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防御机制。近年来,为解决应急响应能力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各地法院致力于在线诉讼系统的整合。比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着力构建“全域数字法院”,将全省法院的审判执行、办案办公等各项工作全面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重塑法院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此外,软硬件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也可以有效化解数据安全风险。比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围绕“安全可靠、全面替代”的建设目标,对全市法院199个应用系统进行国产化适配改造,整合形成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管理、司法保障“五大系统”,实现全部应用集约上云部署。

构建整体性的法律保障体系。在线诉讼需要确保技术的应用与现行审判规则相衔接,将数据安全法融入在线诉讼的既有法律体系。例如,针对在线诉讼数据的多样性和敏感性,应充分运用数据安全法中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不同数据的性质、重要性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明确数据的分类标准和保护级别,将其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三个等级。核心数据包括涉及国家安全、公民隐私等高度敏感信息,如刑事案件中的证人信息、未成年人案件数据等。这些数据应被存储在加密的服务器中,访问权限严格限制在案件承办人和相关司法人员之中。重要数据如民事案件中的财产信息、商业秘密等,可采用脱敏处理和访问控制技术,确保数据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一般数据则包括公开的裁判文书等,但仍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分类分级保护,平台有效降低了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下的新挑战

过去,人们将在线诉讼视为一种提升司法效率、便利当事人诉讼、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工具。一方面,立案、庭审、送达等诉讼环节的线上化,减少了当事人往返法院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司法为民的水平。另一方面,电子卷宗和案件管理系统使得法院内部以及与其他司法机关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有效减轻了法官的工作负担,加快了案件处理速度。然而,这些工作都属于裁判这一核心工作的辅助环节。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发展,在线诉讼正经历一场颠覆性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通过法条推荐、类案检索和裁判风险预警等方式,帮助法官和当事人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风险,值得我们予以充分关注。

比如,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法官和当事人需要主动提供案件信息等数据以获取咨询意见,这就产生了“主动暴露”数据所带来的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法官和当事人上传的案件数据可能被用于语料收集、用户画像及模型训练等,其后续处理已超出法院的可控范围。这种数据外泄和被非法利用的风险,不仅给当事人带来隐私和安全威胁,还可能对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层面亟须建立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平台,以确保司法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数据安全是在线诉讼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数字时代司法权威的基石。唯有以法律为纲、以技术为盾,在风险防控与司法便民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方能实现“数字正义”与“安全防线”的双向奔赴。随着制度不断完善与技术持续迭代,中国在线诉讼必将为全球数字法治贡献更多中国经验。

(作者:史明洲,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重庆綦江法院帮助企业追回工程款获赠锦旗 近日,重庆市綦江区某商会工作人员专程来到綦江法院,将一面印有“法护营商解企忧 执行为民暖商心”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杨亮、杜辉娅手中,感谢法院帮助其商会成员成功追回拖欠多年的工程款。2016年4月,某门窗公司与某展览公司签订安装合同,约定由某门窗公司承建某项目的塑钢门窗、铝合金百叶制作及安装工程。然而,
  • 东湖评论:堵疏结合,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盛夏的江风裹挟着热浪,武汉长江两岸的亲水平台总能看到嬉戏的身影。长江武汉段绵延284公里,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暗藏漩涡与乱流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冒险者。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他们或因贪玩失足,或为逞强冒险,用稚嫩的生命为代价,为防溺水工作敲响警钟。水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不同的
  • 我把AI当辅助,AI删我数据库 程序员越来越离不开的Coding Agent,还是闯!大!祸!了——这回,直接搞出了删库事故。好消息(?)是,没跑路。坏消息是,明明闯祸了还假装一切正常,并且反手就给自己闯的祸打95分。AI:是的,删了你的库,我很慌,如何呢?我再也不相信Vibe coding了这位数据库被清空的“倒霉蛋”,是一位名
  • 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上任 合作创新成为中国市场主旋律 “一起加油!”当被问及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时,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石桥响介脱口而出。这句朴素的鼓励,恰是这家品牌成立50周年的日企发力中国市场的注脚。石桥响介,这位与中国结缘二十余年的日本高管,在近期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首次以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的身份亮相,这也是他第二次来中国赴任。从入职精工爱普生的初出茅
  • 到西部去!湖北196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整装待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实习生 马薇茜 通讯员 肖艳艳)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应勇《求是》刊文|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重要部署。十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无到有,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从初创开拓到发展完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私拆法院已查封财产 法官劝阻并现场释法 岳阳晚报7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小骅)近日,在接到有人擅自拆除法院已查封的钢管的电话后,临湘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立即赶赴案涉现场进行阻止。经耐心释明法理,私拆人员认错态度良好并停止拆除行动。据悉,临湘某建材贸易部申请保全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产保全一案,临湘法院依法查封了财产价值40余万元的钢管等建
  • 卧龙区法院:直击夏日执行“风暴”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王晓璐 马鑫琳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7月11日,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此次行动特邀十名政协委员通过连线方式见证执行,以“真金白银”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多亏了法院冻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