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07:40:00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昆明市聚焦“产业高地、实力春城”建设,深入推进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升级,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印证。

全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从“十三五”末的64.2%提升至2024年的66.4%。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71.1%、73.2%,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对全市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新模式新业态 打造新增长点

一个指令,无人配送车缓缓驶出,开始送货;一键下单,载着商品的无人机即刻起飞,完成配送任务;一部手机,鲜花交易线上完成,省去中间多个环节,买卖双方均受益……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数字经济、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今年一季度,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73.4%、17.5%。

近年来,昆明市坚持大抓招商引资、经营主体培育,规上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22年以来,全市重点服务业规上企业净增长507户。巨量引擎(抖音)、滴滴出行、绿高社区(碧桂园服务)、华为云南总部等一批龙头企业先后落地展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出“火车头”作用。其中,昆明巨量引擎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以来,发挥抖音电商、生活服务业务优势,参与昆明市直播电商产业发展和促消费工作。抖音电商业务带动普洱茶、花卉、咖啡等云南重点农业产业发展。

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纷纷发力。盘龙区(华为)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以“引领区域数字化发展,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为定位,提供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金鼎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与滇池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开展政校合作,推动区块链、数字电商、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昆明螺蛳湾数据产业园已入驻云南省大数据有限公司、携程等行业领军与链主企业,科技型、文旅型与数字经济型企业占比达8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伴随着电影《哪吒2》的爆火,昆明线立体文化有限公司、云南翼窝鸟动漫有限公司、云南晶晴动漫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土动画企业崭露头角,昆明动画产业引起广泛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市重点服务业营收总规模分别突破500亿元、700亿元、900亿元,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今年一季度增长11.6%。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3个行业2024年营收超过百亿元。

从旅游目的地到“第二故乡”

2025年,泰国女孩Namfon在昆明看到人生中的第一次雪。“去滇池喂了红嘴鸥,游览了东川红土地,我最难忘的是轿子山,因为我看到了雪,还有冰湖、冰瀑、雾凇。”Namfon说。

2024年以来,一系列入境免签、便利来华政策接连推出,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为现实,我国入境游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云南入境游主要消费市场的昆明,入境游增长迅速。

今年以来,昆明市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用好丰富的文旅资源,持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向海外旅行商推介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六条“黄金旅游线路”,“赏花季、避暑季、食菌季、观鸥季”四季游旅行方案及入境游相关政策,持续推动重点文旅服务场所中英文标志标牌建设、重点文旅场所入境支付服务便利化,吸引更多入境游客来昆明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加快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昆明市接待入境游客43.8万人次,同比增长49.9%,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排名入境游客源地前三位。

昆明不仅是入境游客青睐的目的地,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第二故乡”。今年以来,昆明市加快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围绕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及“赏花季”“市场游”等推出高品质文旅活动,让游客在昆明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游得舒心、购得称心、娱得开心。

今年春节期间开放试运营后,滇池绿道(外海段)很快成为顶流打卡点。游客去山之桥、水之桥、村之桥打卡,在海晏村、小渔村喝咖啡、看日落,到捞渔河湿地公园、宝丰湿地公园赏花、观鸟……感受昆明生活。昆明市还以“花旅融合”为突破口,打造“赏花季”品牌,推出阳宗海“玫瑰”之家等花旅融合项目、“轿子山+赏花”、“石林+九乡+宜良樱花谷”等赏花旅游产品,创新昆明“赏花经济”体验。

住进滇池边的海晏村看日落,在翠湖边逛博物馆、喝咖啡,去斗南花市买花……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六条“黄金旅游线路”,看湖、看花、看云、看日落,听风、听雨、晒太阳,徒步、慢跑、骑行,喝茶、喝咖啡、品美食。从“旅游”到“旅居”,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昆明的美丽而来,又因为昆明的美好而留下来。拥有漫长春天的昆明,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第二故乡”。

昆明市通过推动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走进昆明、旅居昆明,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写好“金融文章” 精准施策稳增长

2025年以来,昆明市金融业以“当好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政策支持、产业赋能、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金融支撑。

构建常态化服务机制,激发产业活力。昆明市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要求,建立重点领域政策常态化推介机制,梳理形成涵盖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旅游消费升级等多领域的政策汇编,定向推送至各银行机构,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产业。例如,针对滇池生态治理,联合市滇池管理局、国开行省分行等单位,对滇池EOD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多轮优化,推动项目尽快纳入省级生态环保库,为项目落地争取专项信贷支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央地协同方面,昆明市与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从加大实体经济金融供给、服务“三大经济”、筑牢金融稳定体系等五大维度深化合作,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交换重点领域工作数据,为政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

跨境金融打造磨憨特色服务区,拓展开放新空间。昆明市全力推进磨憨跨境金融服务区建设,成立由副市长牵头的工作小组,联动金融管理部门、经开区及多家银行机构,围绕合作区企业诉求、现行政策及金融产品开展专题研讨。目前,已形成工作专报,为下一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投融资等创新业务奠定基础,助力磨憨—磨丁合作区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金融开放前沿。

在企业上市服务中,昆明市联合云南证监局、深交所走访10余家重点后备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助力金浔股份等3家企业开具上市合规证明,推动中航材利顿于2025年4月成功获得新三板挂牌同意函;组织8个县区金融干部赴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参加培训,通过政策解读、现场教学等方式,拓展基层县区有关部门和金融干部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素质。

通过走访10余家保险机构、召开政策性保险专题会议,精准施策增加保费收入。例如,探索老旧房屋保险、科技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特色产品,挖掘保费增长新动能。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扩大信贷规模,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两新两重”项目支持等方式优化存贷款结构。同时,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区建设、资本市场培育等举措,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怡 李思凡 倪媛

责编:苏昊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 主城区遭遇强降雨 防汛队员筑牢安全防线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7月25日夜间至26日,昆明市主城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多数地区出现暴雨及大暴雨的天气过程,造成主城区内多处淹积水。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排水公司”)800余人次防汛队员迅速响应、连夜奋战,全力保障城市道路畅通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据雨量监测站点统计
  • 高新区新增1200余名稀土产业工人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自“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带动区域稀土产业劳动用工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至今,稀土高新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23人,其中稀土永磁行业新增就业超1200人,为“两个稀土基地”建
  • 沈阳新就业群体思想状态与需求状况调查问卷来啦!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增加,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就业形态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城市数字化服务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切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深入
  • 先进技术引领电解铝产业绿色转型——红河加速打造“中国绿色铝谷”之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系列报道(三)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泸西县的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眼前的景象清晰地展现了红河州凭借先进技术引领电解铝产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园区核心项目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项目,其电解分厂车间(B系列)第一段厂房的98台电解槽已完成安装调试,正以澎湃电流驱动生产,一条全球领先的绿色铝生
  • 国网区长泰供电公司:闻“汛”而动 筑牢“光明防线” “地质灾害点未发现异常,线路正常运行!”7月11日,国网长泰去供电公司陈巷镇供电所员工手持红外测温仪等专业设备,对易发山洪地带的供电设施和线路展开全面细致的排查。据最新气象消息,长泰区已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接下来各乡镇将会有持续的强降雨过程。随即,长泰公司迅速进入防汛防雨“战时
  • 云南建成首个光储直用系统 电力赋能打造零碳乡村“样板房” 在乡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里山乡芭蕉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作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建设点,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芭蕉村的零碳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如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由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推动。
  • 《昆明市网约车经营风险提示》发布 主城五区出租汽车运力已饱和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近日,昆明市运输和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昆明市网约车经营风险提示》显示,目前,昆明市主城五区出租汽车(含巡游车、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和人员应做好经营风险评估,避免盲目进入市场。在防范风险方面,《昆明市网约车经营风险提示》提醒广大从业者注
  • 21专访|南非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巴仕迪:中国汽车在南非遍地跑,欢迎更多中国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生范书晴 北京报道“目前,中南经济关系正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展现出广阔的合作潜力。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自2010年起,南非也成为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近日,南非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巴仕迪(M M Basadien)在北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