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西青区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再上新水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7 20:28:00    


兴业利民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科学治沙

2025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主题为“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西青区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在绿色升级、监管强化、改革创新等多个维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绿色升级引领低碳转型新风尚

西青区统筹推动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能源领域

全区除杨柳青热电和华苑供热外,基本实现燃煤锅炉清零;大寺镇1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运行,750兆瓦风电项目加紧建设,全区累计备案新能源规模达1848兆瓦,完成并网容量385兆瓦。



工业领域

全区现有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家、市级绿色工厂19家、市级绿色发展“领跑者”企业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9%。

交通领域

全区在营公共充电桩、换电站等各类公共充电设施超9000台;区内在营的1035部公交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转型;累计新增新能源重型货车59台,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245台。

农业领域

推广稻渔综合种养1.54万亩,水产健康生态养殖2.54万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2.19万亩,全区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7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70%;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4%以上。



生态修复领域

绿色生态屏障区面积68.5平方公里,蓝绿空间占比达到80%;全区现有森林面积9932公顷,林地面积641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为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强化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网

全区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能力已覆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7大类95项检测项目,现有地表水自动监测站13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0座、噪声自动监测点5个,设置地表水监测断面117个,区域噪声监测点位141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51个,主干道路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门站3座,49家绩效评级企业安装车辆门禁系统并联网,16家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10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数据联网,46家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以及31家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实现数据联网,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开展子牙河、独流减河2条入海河流18个排水口门监督性监测。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生态环境执法能力有效提升,2021和2023年度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市级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县级全国表现突出集体”称号,为全市唯一获评单位。



改革创新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

西青区在改革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设立西青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实践基地暨检察公益诉讼创新基地,2019年以来累计磋商办结19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园区建设项目审批不断优化,推动西青经开区、学府工业园、赛达新兴产业园成为全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园区,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大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持续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西青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荣获2023年天津市“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荣誉称号。碳市场交易积极推进,全区现有14家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中杨柳青电厂与陈塘热电厂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成2023年度碳排放履约799.7万吨;新宇彩板、中芯国际等12家企业参与天津市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成2023年度碳排放履约196万吨,履约率达到100%,为推动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西青区将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美丽天津建设贡献西青力量!

相关文章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水润山绿 拉萨打造生态宜居高原新城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光阴荏苒,雪域高原沧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千年古城拉萨在打造“水润城、绿满城”中,不断焕发新活力。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这座高原之城的生态宜居新变化。盛夏时节,拉萨河碧水蜿蜒,像一条哈达环绕高原古城,远处的南北山满眼翠绿。飞鸟掠过湿地,亲水公园里人们跳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全区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听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 孙绍骋主持 7月2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全区经济形势,听取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会议指出,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各级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既定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
  • 300秒下线一辆重卡 陕西汽车产业展现硬核实力   在位于西安的陕汽集团现代化生产基地,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正以惊人的速度运转——平均每300秒一辆重型卡车便从这里下线,驶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过去重卡生产依赖大量人工,现在机器人‘挑大梁’,不仅速度更快,精度也更高。”陕汽技术负责人介绍,陕西汽车产业的“硬核实力”不仅体现在生产速度上,更在于关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进入炎热夏季,群众涉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紧密结合夏季治安行动,全面排查涉水安全隐患,严打涉水域救生违法犯罪,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强化生态巡防 织密水域“防护网”作为国际湿地城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系发达,分布着多个淡水湖公园和河流,既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6亿辆,驾驶人达5.5亿人 7月14日消息,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新能源汽车368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5.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15亿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258万人。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注册登
  • 计划检查100家 八部门将开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印发《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开展检验检测机构 “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强化检验检测活动监管,规范检验检
  • 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使命明确、原始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的使命和责任。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作为海洋创新体系的关键主体,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推动海洋产业高质
  • 组图|荷花映碧水 生态桃子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荷叶田田,铺满湖面……今日,记者漫步桃子湖畔,映入眼帘的是一湖盛开的荷花。粉色、白色的荷花竞相绽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在风中摇曳,宛如仙子起舞。过去的桃子湖,湖内淤泥堆积,水体发黑发臭,被称为“臭水湖”。经过生态修复后,引入生态净水技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