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牧原股份一季度业绩延续升势 海外市场拓展成机构关注热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23:00    

4月24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交出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期内营收净利润延续2024年的显著跃升态势,收获市场关注。当晚,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报交流会,及时向机构投资者传递企业最新情况。

经营业绩呈持续升势

2024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实现大幅扭亏。

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升势仍在持续。

据牧原股份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实现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06亿元,同比增长48.14%。

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牧原股份销售生猪2265.8万头,其中商品猪1839.5万头,仔猪414.9万头,种猪11.3万头。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48.5万头。

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牧原股份屠宰生猪532万头,同比增长81%。随着公司对销售渠道的不断开拓,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40%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73%,同时经营情况也显著改善。

24日晚间牧原股份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高管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加强销售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内部经营管理能力,增加屠宰肉食业务的盈利能力。

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

近年来,牧原股份持续发力降本,已取得显著成效。

业绩交流会上,牧原股份高管透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全程成活率在82%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10克左右,PSY在28左右,育肥料肉比在2.8左右。

在成本分布上,目前公司优秀的场线能够将养殖成本控制在11元/公斤以内,3月份养殖成本在12元/公斤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

牧原股份高管表示,年初至今,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逐月下降,3月已降至12.5元/公斤。

当前公司的生产指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公司会做好疫病防控与生猪的健康管理,提升猪群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各类生产指标,有信心能实现今年成本下降的目标。

饲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生猪养殖从业者共同面对的外部风险,2025年饲料价格相较于过去一年的低点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上涨。

对此牧原股份高管表示,公司采用多种形式降低饲料成本。在采购端,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主要粮商达成业务合作关系,积极多渠道扩充粮源,锁定原粮供应,降低风险。围绕粮食产区进行采购布局,积极探索创新源头粮源合作模式,降低采购成本;在配方端,公司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进行不同品种间的原料置换,降低饲料成本。

牧原股份表示,今年年初,公司为应对后市猪价变动,已提前规划资金收支,储备银行贷款,短期负债相较于去年底有一定增长。当前,猪价走势好于年初预期,公司现金流充裕,公司仍将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及整体负债规模。今年公司整体负债规模降低100亿元左右的目标没有变化,具体下降规模将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海外市场拓展成关注热点

近日牧原股份披露,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拓宽未来增长空间,为公司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同时公司为推进国际化进程,支撑海外业务布局,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智能化养殖设备等。

24日晚间的交流会上,牧原股份海外市场发展情况也受到机构投资者关注。

该公司高管表示,拟香港上市是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希望借助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丰富融资渠道和工具,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企业形象及国际知名度,招揽更多国际人才,加速海外团队建设,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公司认为海外市场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生猪养殖行业及猪肉食品行业的发展不均衡。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克服了非洲猪瘟,建立了智能化养殖体系。公司希望将自身技术经验分享给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升当地养猪行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水平。这是公司海外布局的基本点,也能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同时,公司深受党中央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的鼓舞,近期国家领导人在东南亚国家的国事访问,也让公司坚定了海外发展的信念,认为海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当前公司已成立海外业务团队,积极去了解当地的发展环境、养殖模式、技术进展、风土人情等情况,结合市场调研情况探索在海外布局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抓住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 非货排位强者恒强 7月21日,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和非货规模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分别超34万亿、20万亿。多家基金公司二季度管理规模增长超千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显示,共16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
  • 国补政策结束了吗?国补将恢复第二轮7月起开启继续领取,官方回应最新消息:截止时间到2025年12月31日结束 最近,不少朋友在抢国补券时,频繁遭遇 “额度用尽”“系统维护” 的提示,纷纷猜测:国家补贴是不是提前结束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明确表示: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简称 “国补”)政策并未叫停。整个补贴周期统一截至 2025 年12月31日结束,没有提前终止的计划。 7 月起已进入第二阶段发放期,中央财政追加
  • 净利同比下滑16%!特斯拉“增长神话”破灭?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北京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当季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滑16%。面对传统汽车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与全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斯拉正将筹码押注于AI自动驾驶与储能新赛道。然而,市
  • 重庆綦江法院帮助企业追回工程款获赠锦旗 近日,重庆市綦江区某商会工作人员专程来到綦江法院,将一面印有“法护营商解企忧 执行为民暖商心”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杨亮、杜辉娅手中,感谢法院帮助其商会成员成功追回拖欠多年的工程款。2016年4月,某门窗公司与某展览公司签订安装合同,约定由某门窗公司承建某项目的塑钢门窗、铝合金百叶制作及安装工程。然而,
  • 300秒下线一辆重卡 陕西汽车产业展现硬核实力   在位于西安的陕汽集团现代化生产基地,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正以惊人的速度运转——平均每300秒一辆重型卡车便从这里下线,驶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过去重卡生产依赖大量人工,现在机器人‘挑大梁’,不仅速度更快,精度也更高。”陕汽技术负责人介绍,陕西汽车产业的“硬核实力”不仅体现在生产速度上,更在于关
  • V观财报|丹化科技信披不及时被警示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23日盘后,丹化科技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内蒙古证监局《关于对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下称《警示函》)。《警示函》显示,经查,丹化科技原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丹化醋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化醋酐)持有济宁金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金丹)39.
  • 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羁押禁见延长2个月 台北地方法院7月21日裁定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应晓薇均自8月2日起延长羁押2个月,并禁止与外界会面及通信。此外,前台北市长办公室主任李文宗、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则分别以新台币2000万元、1.8亿元交保,两人均被限制离开台湾、出海、住居,并佩戴电子脚镣。(央视新闻)
  • 辽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5707.9亿元,同比增长4.7% 人民财讯7月19日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1570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4.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438.4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9305.2亿元,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