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北京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当季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滑16%。
面对传统汽车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与全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斯拉正将筹码押注于AI自动驾驶与储能新赛道。然而,市场对于特斯拉转型成效的预期正受到来自业绩波动、技术突破难度等多方因素的考验。

消费者正在特斯拉门店挑选车型。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下降
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下滑受到车辆交付情况的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8.41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5%。需要注意的是,这已是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交付量同比下滑。
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汽车业务营收为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毛利率方面,特斯拉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7.2%,去年同期为18%,市场预期为16.5%。
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销量下滑以及碳积分收入减少。据了解,本季度特斯拉仅获得4.39亿美元碳积分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51%,导致总营收低于市场预期。
特斯拉在财报中透露,公司已于6月启动一款“更实惠车型”的生产工作,并预计该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针对该车型及其外观设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其外观与Model Y相似。他还表示,尽管消费者对特斯拉产品充满期待,但当前车型价格仍不够亲民。
特斯拉方面进一步表示,这款更实惠的车型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正式上市。此外,特斯拉Semi电动卡车与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研发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两款车型均计划于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当行业内各方还在猜测特斯拉下一步的产品布局时,特斯拉却出其不意地“上新”了。7月16日,特斯拉正式对外宣布:“Model Y L,金秋见。”据了解,Model Y L车型是一款大六座豪华纯电SUV,其市场定位处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预计售价在40万元人民币左右,该车型计划于2025年秋季上市并开启交付。
加速AI转型与业务调整
在传统业务承压的背景下,特斯拉正加速向“AI科技公司”转型,试图以Robotaxi与自动驾驶技术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通过低价车型与储能业务寻找新增长极。
特斯拉方面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我们实现了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领军者,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服务领域领导者的转型。”
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在美国奥斯汀开启首次试点服务,首批投入约10辆Model Y上路接载付费乘客。埃隆・马斯克表示,此次试运行将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以少量车型投入运营,待确认运行顺利后再逐步扩大规模。这些车辆均搭载全自动驾驶版本,且车内不配备人类安全驾驶员,而是由特斯拉员工进行远程监控。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股价表现与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交付能力紧密相关。目前,特斯拉Robotaxi的发展仍然面临法律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除了技术突破外,特斯拉也在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为应对销量下滑,公司加速推进“低价车型”项目。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同步推进大六座Model Y L车型的生产,试图通过差异化产品抢占细分市场。
在储能业务领域,特斯拉也取得了一定突破。第二季度,特斯拉能源生产和存储收入达27.89亿美元,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
6月20日,中国康富、特斯拉等就“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方将在上海临港共同建设吉瓦时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达40亿元。据了解,该储能电站将采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这一动态彰显出特斯拉储能板块的长期发展潜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斯拉当前正处于一个不寻常的转型阶段,需要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它要大力推进产能扩张,同时严格把控成本,以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还得持续加大技术投入,确保在技术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特斯拉还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车企在15万至25万元价格带发起猛烈攻势,对其形成围攻之势;欧洲车企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不断挤压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尽管短期内承受着较大压力,但特斯拉手中仍握着‘AI + 能源’双引擎。未来,特斯拉的估值逻辑或许会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变为‘AI平台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