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芦花新闻丨从墓葬到海葬,一位殡葬“摆渡人”25年的深情守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5:45:00    

天高云淡,风朗气清,东营港湾海风徐徐。4月9日-10日,东营市第十届骨灰撒海仪式在东营港外海域举行,其间共110位逝者长眠大海。微风吹过,花瓣随着海水摇摇晃晃,在甲板上,东营市殡仪馆馆长盖新建宛如一位引路人,陪伴着逝者家属与亲人做着最后的告别,回归生命的原点。

25年间,从墓葬到海葬,对盖新建来说,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许殡葬从业者注定要承载禁忌、眼泪与悲伤,但盖新建希望,如果海风仅能吹干眼泪,却带不走那些送葬人的悲痛,作为“摆渡人”至少能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刻带给他们些许温情和抚慰。

殡葬形式更迭,责任初心未改

站在船的甲板上,远处海天交汇的地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海鸟在风中翻飞,白色的浪花不时冲上岸,潮汐潮涌,大海用她的包容迎来送往。

今年是盖新建从事殡葬服务行业的第25年,从再早之前的火化工,到现在的海葬,从殡仪馆的一线员工到馆长,可以说涉及殡葬工作的方方面面他都干过。退役军人出身的他,胆大心细,上班第一天就接到冰面上打捞遗体的任务,又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后续整容、火化等工作,“不管之前如何,让人生的最后一程走得体体面面,是我们这行的本分”。

“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特别有钻劲的人,单位上不管哪个部门的设备出现问题,他都很在行。”东营市殡仪馆负责海葬接待工作的牛伟伟说,火化时炉里的温度可高达上千摄氏度,长时间的高温,耐火材料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火化设备检修时,盖馆长常常自己钻到火化炉膛里面。在盖新建看来,要说心里完全没芥蒂、不害怕,那是假话,“但是360行,行行都得有人干”。

牛伟伟说,还记得09年她刚来参加工作时,正值殡仪馆仙寝陵园公墓初建,院里除了建筑到处光秃秃的一片。盖新建就带领着职工一起一棵棵栽种,包括主干道两侧、二十多个公墓区域的四周,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当初栽种的小树苗,现在早已亭亭如盖。

日常工作中,盖新建的脸上介于沉痛和释然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静。自从踏入殡葬这行,他自觉遵守行规:不去参加婚礼;不看病号;不与人握手;工作中不说“你好、欢迎、再见”……采访中,面对记者,他第一次轻轻微笑,“我们是上班保持严肃,回家面对家人才能微笑,工作是工作,生活还是得有生活”。

殡葬“摆渡人”也是心灵“树洞”

盖新建说,自2014年,东营市民政部门开始倡导绿色殡葬,海葬正式引入东营。天津作为早期开始海葬的城市之一,盖新建带领团队专门跑去学习,“包括整个流程的环节、船只的使用等”,外地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八个月后,在2015年清明节前夕,骨灰撒海殡葬服务正式落地东营。

盖新建介绍,当前东营海葬实行全年预约,适时组织的原则,一般来说,主要集中于每年清明前后,根据气象因素,确定撒海日期后再提前3-4天通知家属。“确定参加的家属,我们要讲清海葬的流程,包括手续的办理及乘车证的发放等,同时也要签订书面的协议:自愿参加海葬活动。”盖新建说,骨灰是否决定撒海,办理手续前需要反复确认,“当然即便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了,在撒海前依旧尊重逝者家属的决定”。

现如今,新兴的树葬、壁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墓葬形式和海葬一样,都属于节地生态殡葬方式。不过实行海葬,也就意味着家属与逝者在世间唯一的连接就消失不见了,从内心的接受度上来说,对家属的情感也是一种考验。

盖新建说,在接待中曾经有一个家属替逝去的老人报名了海葬,随后,对于是否参加家人之间产生了分歧。后来,协商好确定参加后又因时间问题反复更改参与人员信息。“我们就根据家属需求一一落实保险、协议等个人信息的修改。事后,家属专程来给我们道谢,了却了老人的心愿,也在家属情感的割舍上留出了一定的时间。”盖新建说。

在东营实施海葬的这九年间,盖新建接触过上千个家庭,对于如何定义自己的工作,他沉思了一会儿,“在工作中,我们更像是一个树洞,如果家属愿意倾诉,我们就耐心倾听,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至于选择和时间则留给他们”。

生命原点处尽显人性温情

自2015年起,东营已连续举办十届骨灰撒海活动,累计有686位逝者魂归大海。十年间,撒海参与数目从一开始的13位、34位慢慢增长到今年的110位。海葬作为一种生态节地的殡葬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

然而,海葬重“葬”轻“祭”的问题,成为不少民众难以取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东营市殡仪馆一直在寻找和尝试各种解决方式。“我市在东营公墓专门建了海葬纪念园,在纪念碑上还可以刻上逝者的名字,方便家属可以到现场追思。”盖新建说。

与此同时,盖新建在外地的考察学习中发现,“生命晶石”刚好可以补齐家属“念想”的短板,即家属可以选择从逝者骨灰中取出一小块,通过技术手段做成一个小项链,留作纪念。盖新建表示,目前,“生命晶石”的构想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只要家属需要,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还可以多点再多点”。

当前,随着海葬殡葬方式的逐年推进,手续办理、仪式衔接、人员安全等各项工作也逐步得到完善,“比如专门把一号追悼会大厅作为骨灰撒海公祭仪式的场地;跟船撒海人员均投有保险;考虑到骨灰撒海时间较长,为参与人员准备了食物、水以及晕车药等”,盖新建介绍。

“就在去年的骨灰撒海仪式中,有位近70岁的老人报了名,从年龄上讲理应劝退,但从情理上又无法拒绝,最终我们又增加了三名工作人员,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满足了老人的心愿。”采访的最后,盖新建表示,“殡葬是人生的最后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同时需要给予逝者家属心理、情绪上、情感上的支持。虽然总说要看淡生死,但不意味着生死就不重要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份责任。”(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全区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听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 孙绍骋主持 7月2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全区经济形势,听取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会议指出,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各级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既定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
  • 通风报信帮朋友出逃境外 国安机关披露一起泄密案件详情 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处了一起故意泄露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秘密导致案件侦办受到影响的案件。张某因出于朋友“义气”,向案件嫌疑人通风报信且拒不配合国家安全机关执法工作,依法受到处罚。擅自通风报信,讲“义气”一错再错国家安全机关对某工作对象的境内关系人张某依法开展问询。问询期间,
  • 东湖评论:堵疏结合,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盛夏的江风裹挟着热浪,武汉长江两岸的亲水平台总能看到嬉戏的身影。长江武汉段绵延284公里,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暗藏漩涡与乱流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冒险者。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他们或因贪玩失足,或为逞强冒险,用稚嫩的生命为代价,为防溺水工作敲响警钟。水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不同的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进入炎热夏季,群众涉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紧密结合夏季治安行动,全面排查涉水安全隐患,严打涉水域救生违法犯罪,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强化生态巡防 织密水域“防护网”作为国际湿地城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系发达,分布着多个淡水湖公园和河流,既
  • 防汛总动员!拉好生命“警戒线” 受季节性气候持续影响,防汛工作成为七里河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辖区的安全稳定,有效遏制潜在的安全风险事故。七里河区积极部署,落实落细防汛工作,旨在从源头上降低风险隐患,全面保护辖区内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好,我是社区网格员,近期雷雨天气较多,一定要随时注意房屋漏水裂缝问题,有问题及时联系社
  •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健康永州 2025年永州市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红网时刻新闻7月20日讯(通讯员 谌旭敏 郑敏)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升全市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助力健康永州建设,2025年7月17-18日,由永州市卫健委、永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永州市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在冷水滩区举行。市总工会副书记、副主席邓家旭,市卫健委副主任、疾控局局
  • 龙警故事丨入警第一天 “老师”传帮带 【来源:龙警】 “龙警故事”专栏,讲述发生在警营里的真实故事,汇聚温暖人心的感动,记录一份份已然镌刻到生命里而不假思索的职责所在。 近日,伊春市南岔县公安局举行新警见面会暨“传帮带”仪式,助力新入职民警迅速融入公安工作,提升履职能力,以崭新姿态正式踏上从警之路。会上,新入职民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 火车载着汽车跑,全国首个“油罐车驮背运输”试验列车成功开行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启动仪式于 7 月 3 日在东营疏港铁路东营港站举行,标志着全国首创开行的“油罐车驮背运输”进入试验运输阶段。IT之家注:驮背运输是一种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其核心在于货物运输过程中无需换装作业,通过标准化设备实现高效转运。驮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