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副中心宋庄蓄滞洪区二期近期将对外开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48:00    

春天的城市副中心宋庄蓄滞洪区二期,芦苇摇曳、碧波荡漾。一群野鸭或在芦苇荡间觅食,或在水域上空飞翔——这片以钢筋水泥构筑的防洪屏障,如今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加油站”。

宋庄蓄滞洪区位于北关闸以北7公里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河道清淤、新建堤防及节制闸等工程,该区域蓄滞洪量达338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坝河流域的防洪压力。该工程也兼顾生态需求,保留原有湿地、浅滩等自然地貌,为候鸟提供了稳定的觅食与栖息空间。

“一周前有十四只天鹅降落在这里,短暂停留后又继续迁徙。而绿头鸭、针尾鸭、凤头鸊鷉、黑翅长脚鹬等大量其他水鸟则在闸口、滩涂以及湖区栖息。”在温榆河尹各庄闸,九根可升缩的桅杆状立柱一字排开,控制着九孔闸门的提升。水闸上,北运河宋庄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李万强每天警惕巡查,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候鸟的栖息状况。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属北京市重要防洪体系“通州堰”的重点组成部分,该工程建设目的是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体系提供保障。当汛期洪峰来临,可通过尹各庄分洪闸、尹各庄拦河闸联合调度,把从温榆河上游倾泻下来的雨洪水引入到宋庄蓄滞洪区,临时停驻,从而减少下游的排洪压力。待洪峰度过后,再开启小中河退水闸,把滞蓄的雨洪慢慢排放到下游河道。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竣工后,每天有8万立方米的温榆河水引入到项目区的潜流湿地。潜流湿地常年保持水面景观,水域中及四周种植芦苇、荷花、睡莲、水葱、慈姑、千屈菜等品种丰富的水生植物,营造北方水乡的迷人景观,让曾经的1750亩荒地变成了水景公园。水域面积的扩大与水生植物恢复的同时,吸引了大量以鱼类、昆虫为食的候鸟来此越冬。

已在副中心观鸟、护鸟十年的爱鸟汇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羿健表示,从2021年至今,爱鸟汇志愿者在城市副中心记录到的鸟儿种类已达364种。随着宋庄蓄滞洪区的投入使用,来城市副中心越冬的水鸟又有了一处极佳的栖息地。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白继开

相关文章

  • 西平县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全媒体记者 亚铭 长春8月30日,西平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清洁家园,美化西平”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以实际行动改善城市环境卫生、传递文明新风,成为西平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在西平县洪河西路好人主题一条街,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拿垃圾钳和抹布,认真擦拭宣传牌匾、
  • 50个集体、100名个人获表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进名单公布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重庆名单正式公布50个先进集体、100名先进个人获得表彰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五年来,川渝两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携手推动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进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实现新
  • 重庆瞭望|八个字,看懂重庆发展新动能 “创新开放、富有活力”,正在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刚刚闭幕的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将“全面培育创新开放富有活力的城市发展新动能”置于“六个新”目标之首。这既是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精准呼应,也是以3万亿元经济体量为坐标,对“下一步怎么走”的系
  • 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访谈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在临沂客户端讯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城市底蕴、千万人口、商贸物流、民营经济、丰富资源、城乡融合等优势,加快建设实力强劲、活力迸发、开放包容
  • 跟着赛事去旅行!看完比赛吃夜市——夏夜正确打开方式 今年夏天,体育赛事的热浪在夜幕下持续升温,多地组织举办了足球赛、篮球赛、城市夜跑等各类赛事,形成“赛事+消费”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而体育赛事凭借其高参与度、强社交属性,聚集了人气,也带动了周边餐饮、购物等业态的发展。今晚,就让我们共同探寻夜间体育运动如何赋能消费升级
  • 7月房价涨了跌了?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了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
  • 大熊猫“新月”“竹韵”度过在苏州的最后一个生日 今天,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大熊猫“新月”“竹韵”举办生日欢送会。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林琳/摄制“好可爱!”“快看,竹韵抬头了!”今天(8月14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大熊猫科普馆内,细碎的惊叹声混着快门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展厅里的主角——22岁的大熊猫“新月
  • 东湖评论:堵疏结合,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盛夏的江风裹挟着热浪,武汉长江两岸的亲水平台总能看到嬉戏的身影。长江武汉段绵延284公里,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暗藏漩涡与乱流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冒险者。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他们或因贪玩失足,或为逞强冒险,用稚嫩的生命为代价,为防溺水工作敲响警钟。水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