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熊猫“新月”“竹韵”度过在苏州的最后一个生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7:20:00    

今天,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大熊猫“新月”“竹韵”举办生日欢送会。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林琳/摄制

“好可爱!”“快看,竹韵抬头了!”今天(8月14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大熊猫科普馆内,细碎的惊叹声混着快门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展厅里的主角——22岁的大熊猫“新月”和23岁的“竹韵”这是它们在苏州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一场特殊的欢送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齐聚,为这对即将返回四川故乡的“动物使者”送上祝福。

2011年9月7日,“新月”和“竹韵”正式落户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苏州仅有的两只大熊猫。如今14年过去,它们即将告别这里,今天的生日会也因此格外特别。

科普馆被熊猫主题装饰填满。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一大早,科普馆内已被熊猫主题装饰填满。粉白相间的气球串从天花板垂落,彩带、照片帘在微风中轻晃,入口处的祝福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话语——“生日快乐,幸福长寿!”“祝‘大美女’退休快乐!”……室内展厅中央,两块特制的“冰蛋糕”静静摆放着,这是给两位“寿星”的专属礼物;馆前广场上,两块大尺寸熊猫造型奶油蛋糕则等着游客分享。

“竹韵”在吃竹笋。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当“新月”和“竹韵”慢悠悠从卧室走出来时,现场瞬间沸腾。“新月”先是巡视一圈,随后抱起一盆青竹慢条斯理地啃食,吃饱后便舒展身子趴在角落呼呼大睡。另一边的“竹韵”则专注地吃着鞭笋和甜笋,吃几口就停下动作,黑亮的眼睛扫过围观人群,仿佛在示意“可以拍照了”。那机灵模样,惹得游客笑成一片。

“两只熊猫性格不同,新月像公主,温顺听话,还会经常和我们互动。竹韵傲娇得很,早上赖床能哄一个多小时,叫急了还会大吼。”饲养员时野介绍说。

游客在签名祝福墙写下祝福语。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能让“新月”和“竹韵”在苏州健康生活14年,背后是精心的照料和优质的生活环境。“你看它们,毛发浓密,背毛光亮,神态活泼,根本不像20多岁。”大熊猫科普馆馆长杨杰望着这对“姐妹花”,语气里满是骄傲。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便成为两只熊猫的第一批饲养员之一,全程陪伴并见证了它们的成长历程。

“新月”在啃食竹子。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回忆起它们初到苏州时的景象,杨杰说,因苏州与四川的温度、气候存在差异,它们经历了一个月的适应期。之后便很快融入新环境,14年来早已习惯这里的春夏秋冬,从未出现任何重大健康问题。

为了让大熊猫住得舒适,湿地公园为每只熊猫配备了“湖景别墅”:各有160多平方米带空调的室内展厅,供夏天避暑;400平方米左右的室外活动场地是春秋季的乐园,搭配两间独立卧室,标准远超国家标准。室内展厅由上海迪士尼团队设计,通过仿生树、流水声和水墨壁画,营造出自然山林的氛围。

两只大熊猫同框。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生活上,它们享受着“24小时服务”。一个陌生动作、一次食欲变化,都会被详细记录;食物和饮水不间断供应。“两只熊猫每天分别要进食几十斤竹子,我们实际投放上百斤供它们挑选,涵盖近20个品类,供它们按需‘点单’。”杨杰介绍。

人群里,五六十岁的姜国英举着手机,镜头始终没离开大熊猫,她的帽子、背包、徽章全是熊猫元素。为了参加这场生日欢送会,她早上6点从浙江嘉兴坐飞机出发,7点多就守在了湿地公园门口。“自从2021年关注大熊猫后,就放不下这些‘国宝’了。”姜国英说,知道两只熊猫年龄大了要退休,希望它们余生健康快乐。

14年间,像姜国英这样的“熊猫粉”越来越多。周末带孩子来打卡,成了许多苏州市民的习惯;不少游客特意从外地赶来,就为看一眼它们生活的样子。据统计,它们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成了苏州科普教育与生态保护的“活名片”。

正在读高中的李千妤,算得上是“新月”和“竹韵”的资深粉丝。两只熊猫刚来苏州时,她就来看过,此后经常缠着家人带她来湿地公园。“从四五岁到现在,我看着它们,它们也看着我长大。”李千妤说,幼儿园的成长手册里,还有不少她和两只熊猫的合影,对她来说,它们就像陪伴很久的家人。

生日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粉丝。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而在杨杰心里,这14年藏着太多“心被融化的瞬间”。“它们会特别可爱地看着你,眼神呆萌,却有疗愈功能。很荣幸,我被它们疗愈了这么久。”杨杰说,千言万语道不尽14年的点点滴滴,他只希望它们无论在哪里都健康快乐,而他也会不定时去看望、关注,让这份熊猫情缘延续下去。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林琳/文)

编辑:金然

相关文章

  • 大熊猫“新月”“竹韵”度过在苏州的最后一个生日 今天,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大熊猫“新月”“竹韵”举办生日欢送会。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林琳/摄制“好可爱!”“快看,竹韵抬头了!”今天(8月14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大熊猫科普馆内,细碎的惊叹声混着快门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展厅里的主角——22岁的大熊猫“新月
  • 江苏一地有居民反映一养猪场建在居民区附近,生态环境局:处罚过,味道确实难闻 8月12日,有江苏启东市近海镇居民向记者反映,启东市近海镇近海猪场散发的恶臭和噪音已影响居民们正常的生活。记者了解到,该猪场名为启东温式畜牧有限公司(近海猪场),始建于2020年。“最大的问题是臭味和噪音,人在家都没法待了。”当地居民袁先生(化姓)说,就是猪圈的味道,而且噪音也一直持续。最近的楼房离
  • 百米11秒29!“小孩姐”在沈阳夺冠!追平全国纪录! 8月11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决赛中,16岁的“小孩姐”陈妤颉以11秒29的成绩强势夺冠,追平了自己去年创造的全国少年纪录,闪亮沈阳奥体中心。拿下本届运动会自己的首枚金牌后,陈妤颉自信地说:“今天跑得比较放松,期待200米再创佳绩。”作为本届运动会最耀眼的明星,浙江
  • 卡塔尔首相谴责以色列在加沙蓄意袭击记者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1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蓄意针对记者的行为,表明其“罪行已超出想象”。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日发布的报道确认,以色列军队当天袭击加沙城希法医院附近一处帐篷,造成阿纳斯·谢里夫等5名该电视台记者丧生。半岛电视台11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此举是对其记者的“蓄意定点
  • 离谱!“绝版” 临期饮料炒到 88 元,公司回应扎心:早停产 “红尖叫你怎么这么贵?”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红色包装的尖叫在某二手平台竟然被炒至七八十元一瓶该帖子引发广泛讨论据了解,2024年9月,农夫山泉为庆祝尖叫品牌上市20周年,曾限时复刻红色尖叫,在天猫平台发售1万箱(15瓶/箱,售价75元),单瓶售价为5元,上线3天即售罄。但该饮料因“难喝”频遭吐槽,常被
  • 探秘“凉都”避暑顶流 乌蒙大草原凭何“清凉出圈”? 当全国多个气象站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时,贵州六盘水乌蒙大草原的实时温度计定格在18℃。这片横跨黔滇的高原草场,近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近5000人次,成为“中国凉都”最炙手可热的避暑目的地。7月19日—20日,“清爽有度 多彩贵州”2025西南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乌蒙大草原,在清凉体验、自然奇观与风土人情中探寻
  • 苏帮菜博物馆西中市馆正式开馆 时令本味,清淡雅致。今天(7月11日),苏州市苏帮菜餐饮文化博物馆西中市馆正式开馆,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舌尖上的雅韵江南体验。该场馆位于西中市136号,坐落于宝源桥南逸,第一横河(中市河)北岸,紧挨雷允上。场馆以“品味江南·苏州人的一天”为主题打造,是苏帮菜博物馆在姑苏区开设的第一家集基本陈列、主
  • 新增万余车位让电动自行车“有地停”!“边角料”空间变便民停车区 让电动自行车“有地停”,看似是解决停车位的小问题,实则是关乎民生便利、城市治理效能的大文章。7月10日,记者获悉,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通过“挖潜+靓化”的方式,近期已组织完成东风路-黄埔大道、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西等市管八条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划线工作,挖潜新增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超万个。记者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