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零散种植到全链增收:三十年接力护航,枣庄石榴结出“致富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3:00    

在位于枣庄冠世榴园西大门的张庄村,看着石榴果缀满枝头,村民张泽明脸上满是期待。

“以前石榴零散种植,不成气候,村子很落后。现在石榴果真成了‘致富果’,一多半村民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泽明说,他们这里还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张庄村的变迁,始于30年前枣庄市薛城区人大代表的一次调研。代表们发现当地石榴产业虽历史悠久,却面临种植分散、品种老化、销路不畅等困境。“当时村里只有几百亩石榴,品种单一,卖不上价。”时任薛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胡继武回忆,“我们提出建设冠世榴园张庄西大门的具体建议:通过加强规划、规模种植、品牌经营、农旅融合,帮助当地石榴产业突破困境。”

这些建议后来成为张庄村发展的“路线图”。薛城区政府迅速制订景区规划,整合零散土地,推动石榴规模种植与农旅融合。此后,张庄村的石榴种植面积从几百亩扩展到6000多亩,村民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为进一步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2021年,薛城区人大常委会启动振兴石榴产业专题调研,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企业等渠道,征集近1500条建议。同年,枣庄市出台《石榴产业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政策红利开始释放。

2024年9月26日,是枣庄石榴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这也是全国首部石榴产业专项法规。

开门立法成为最大亮点。立法专班跑遍了石榴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走访200多名从业人员,征求了130多名人大代表的意见,还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深入产区调研,前后共征集群众意见8000余条,最终吸收采纳400余条。

“我们专门邀请石榴产业链上的代表列席常委会审议,面对面听取意见。”枣庄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力说,“确保法规每条都实用管用。”

石榴树下,已自成生态,这一切,与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条例明确支持石榴与文化、旅游、研学、康养等深度融合。如今,“农旅融合”的种子破土抽枝,曾经卖果难的农户吃上了“旅游饭”,张庄村30多家石榴主题农家乐、民宿如新叶勃发。

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方面,条例提出建设石榴“产业大脑”。随着峄城区石榴大数据中心持续完善,通过5G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测5万亩石榴园。石榴种植户孙晋华利用手机App实时监测大棚数据,远程调控灌溉施肥。去年,他的大棚亩产增加20%,成本降低15%,优质果率达到90%。

对石榴盆景产业,条例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要求扩大盆景产业规模,支持打造“石榴产品贸易中心”,实施“互联网+石榴”计划。枣庄在省内首创“石榴盆景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同时通过电商直播和“枣庄石榴旗舰店”线上平台,把盆景卖向全国。

三十载培育,终迎挂果季。枣庄石榴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523份种质,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石榴深加工产品涵盖化妆品、保健品等100多个品类;石榴全产业链产值达48亿元。

从田间地头的深入调研到全国首部石榴专项法规的出台,冠世榴园的石榴树郁郁葱葱,年轮里镌刻着一座城市为培育石榴产业守候三十年的定力与智慧。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文章

  • 临报头条丨罗庄加速锻造300亿级再生铝产业集群 在临沂客户端讯走进位于罗庄区的利信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块块来自报废汽车的铝材经过720℃高温熔炼,在精密压铸机轰鸣声中重获新生。短短28分钟后,这些再生铝已变身为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件,即将装车发往长三角的整车制造厂。山东豪门铝业生产车间“我们每天有近300吨再生铝获得‘第二次生命’。”利信铝
  • 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耐材专业对口就业率超90%,产教融合破解就业供需矛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超90%,企业提前一年预定毕业生,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耐材专业何以如此受市场青睐?8月20日,郑州建信耐火材料成套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实验员冯志群正在专心致志做检验。“我的工作就是分析产品的各种性能,用数据为更好地生产提供借鉴。”冯志群说。冯志群今年
  • 爱心汇聚宛城 36万元助学款物温暖学子心 8月19日,宛城区“关爱困境儿童 助力学子圆梦”捐赠活动在红泥湾镇第一初级中学举行,76名困境家庭学子获得爱心捐助。此次活动由宛城区工商联、民政局、关工委、教体局联合主办,宛城区慈善总会、郑州市宛城商会、宛城区郑州点启教育行道34团队等爱心企业与社会组织承办。活动现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牢记嘱托,安徽奋力往前赶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记者 王弘毅 吴量亮8月16日拍摄的巢湖十八联圩。记者 张大岗 摄/视觉安徽历史,在奋斗中铭刻;未来,在奋进中开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殷殷嘱托,厚望如山。循着总书记为安徽发展擘画
  •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庆坪镇:漫山“薯”光促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活,产业旺则百姓富。今年,庆坪镇紧扣“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地条件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龚家沟村、线家沟村2000亩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盛夏七月,走进庆坪镇龚家沟村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连片的马铃薯花海肆意绽放,墨绿的植株在
  • 果然视频|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众人合力施救 7月18日,枣庄,一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部。接到求助,枣庄消防龙泉救援站立即到场进行扩张作业,及时帮男子脱困,并将其交由120送往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蒋君)
  • 辽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5707.9亿元,同比增长4.7% 人民财讯7月19日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1570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4.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438.4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9305.2亿元,增长5.3%。
  • 绵阳涪城:惠民生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安装空调 近日,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清凉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该项目将为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统一安装空调,实现城区和农村学校100%全覆盖。项目完工后,将惠及全区6万名师生,改善教学环境舒适度,进一步提升公办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电力改造先行 筑牢用电基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