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曙创新“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 助力企业重塑诚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58:00    

【来源:中国宁波网_时政经济】

执法队员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招投标、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然而,企业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往往面临信用修复流程复杂、跨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失信状态难以及时消除,经营发展受到掣肘。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及各相关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创新打造优化“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通过流程再造、平台整合、部门协同,构建起覆盖事前预警、事中修复、事后激励的全链条信用服务体系,为企业重塑信用形象按下“快进键”。

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海曙区公共信用信息修复机制协同联动工作方案》,统筹联动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等部门,明确职责清单,打破了跨部门修复壁垒,改变了企业与部门沟通难、反复修复等问题。

2024年以来,累计修复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5633条,授信额度达28.412亿元,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2600余户,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省信用中心调研“海信服”。

事前预警 从“被动修复”到“主动提醒”

信用修复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海曙区通过“信用助企”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提前规避信用风险。

“去年我们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处罚,当时完全不知道信用受损会直接影响招投标资格。”宁波甬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回忆说。今年3月,他收到81890平台推送的信用修复短信提醒,公司按照指引完成修复申请,成功避免了因失信导致的项目流失。“多亏了这条短信,让我们提前行动,挽回了损失。”陈先生说。

在具体工作中,海曙区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清单式指引让修复流程一目了然。编制《海曙区信用修复指引》,系统梳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宁波等平台的修复要求,将5类事项整合为“一类表单、一套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

短信提醒让企业不再错过修复时机。依托81890服务平台,定期梳理行政处罚公示到期企业名单,主动发送短信提醒并推送修复指南。同步优化“三书同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告知修复途径,确保企业“知政策、懂流程”。

网格化宣传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镇(乡)街道为单元,通过基层网格员上门服务、微信公众号推广、线下培训等形式,推动信用修复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事中修复 从“多头跑”到“一次办”

针对信用修复跨部门协调难、流程繁琐等问题,海曙区创新构建“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协同联动机制。

“过去修复信用要跑多个部门,材料重复提交,耗费大量时间。”宁波金逸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表示,他通过“海企办”平台提交修复申请,系统自动流转至交通运输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到一天就完成认定,成为全区首例“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成功案例。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跨部门协同打破修复壁垒。统筹发改、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10余个部门,明确职责清单,建立信用修复专窗和81890服务专线,实现信用修复申请“一口受理、一窗辅导”。

线上平台实现修复“零次跑”。在浙里办海曙频道、海曙区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开通信用修复模块,企业可在线提交申请、查询进度,全程电子化办理。平台上线以来,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统一认定标准,提升修复效率。针对“整改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制定信用修复审核规范,明确材料清单和办理时限。各部门收到申请后30分钟内响应,2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确保修复流程高效规范。

事后激励 从“修复信用”到“用好信用”

信用修复不仅要帮助企业“摘帽”,更要助力其将信用转化为发展动力,使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信用+融资: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出“海个贷”“守重贷”信用融资产品,将信用修复结果与融资服务挂钩。累计为1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93亿元,其中对于无纳税的个体工商户授信户数较原先提升30%,授信额度增加80%。

信用+监管:差异化服务降低执法扰企。对信用修复后企业实施“预约式指导+降低检查频次”的柔性监管模式。海曙区一传媒企业经辅导后开展信用修复,于2024年初成功中标慈溪300万元广告运营项目,企业负责人表示:“信用修复不仅挽回了声誉,更让我们重拾发展信心。”

信用+合规:推动企业从“被动修复”到“主动预防”。打造企业合规服务中心,汇聚31名各领域专业人员作为合规“智库”,健全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和结果运用机制,在梦创集士港跨境电商园、天一商圈企业服务驿站设置2个产业合规点,将守法诚信落实到企业经营各环节。同时结合“预约式”指导服务,对申请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且有合规指导需求的企业及时开展上门指导,规避后续执法风险。

展望 打造信用修复“海曙样板”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海信服”品牌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

优化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线上平台,增加后续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强化宣传推广。结合基层网格管理,推动信用修复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企业从“抢救式修复”向“预防式修复”转变。

拓展结果应用。加强信用修复与招投标、融资、评优等场景的联动,让信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名片”。

信用修复一小步,营商环境优化一大步。海曙区通过“海信服”品牌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更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了新路径。未来,海曙将继续以信用为笔,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温暖答卷。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鲍敬翔 鲍伟波 文/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山西:新能源公交车更新 每辆平均补贴8万元 5月20日消息,山西省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给予定额补贴,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近日出台《山西省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其中,对更换动
  • 搭载1000nits激光显示技术,海信电视探索X1系列发布 | 科技前线 5月20日,海信对外发布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两款新的激光电视产品。其中,探索X1 Ultra首次搭载与IMAX级影院同源的激光放映核心组件——双MCL39激光器与14.5° SST架构DMD芯片。DMD芯片的微型镜面控光技术,配合激光器的高效光输出,使画面解析力、色彩还原度达到影院级标准。同时
  • 强化变更决定适用 提升行政复议监督效能,司法部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司法部今天(5月21日)发布第七批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共5个,均为行政复议机关适用不同情形作出变更决定,体现了行政复议高效监督行政行为,推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作用。一、监督行政机关合理行使裁量权,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不仅审查
  • 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条硬核举措服务保障“双过半”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周康旭 王倩近日,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20条硬核举措,以全流程提升保障水平为抓手,以全链条保障机制为支撑,以全环节快保优供为目标,持续擦亮“自然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破解各类自然资源保障难题,为全市实现“双过半”
  • 下降10个基点!LPR迎来年内首降 5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这是LPR年内首降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居民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 3亿元融资议案遭2董事弃权,光大嘉宝深陷亏损泥潭,负债率居高不下 日前,光大嘉宝(600622)发布公告,董事会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临时)会议,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董事王玉华和严凌对《关于公司对外融资的议案》投弃权票。公告显示,公司拟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范围内向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借款年利率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授
  • 送知识、送服务、送安全!金昌市生态环境局防灾减灾宣传“干货”满满 为切实提升企业环境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灾害风险,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金昌市生态环境局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全市环境安全重点管理企业,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助力美丽金昌建设。金昌市生态环境局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多维度
  • 双校联合招聘会500余人达成意向   本报讯 由市人社局主办,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系联合承办的大型招聘会于5月16日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76家企业提供1700余个岗位,546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本次招聘会“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为学生、学校和企业搭建起高效、多元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