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曙创新“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 助力企业重塑诚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58:00    

【来源:中国宁波网_时政经济】

执法队员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招投标、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然而,企业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往往面临信用修复流程复杂、跨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失信状态难以及时消除,经营发展受到掣肘。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及各相关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创新打造优化“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通过流程再造、平台整合、部门协同,构建起覆盖事前预警、事中修复、事后激励的全链条信用服务体系,为企业重塑信用形象按下“快进键”。

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海曙区公共信用信息修复机制协同联动工作方案》,统筹联动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等部门,明确职责清单,打破了跨部门修复壁垒,改变了企业与部门沟通难、反复修复等问题。

2024年以来,累计修复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5633条,授信额度达28.412亿元,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2600余户,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省信用中心调研“海信服”。

事前预警 从“被动修复”到“主动提醒”

信用修复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海曙区通过“信用助企”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提前规避信用风险。

“去年我们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处罚,当时完全不知道信用受损会直接影响招投标资格。”宁波甬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回忆说。今年3月,他收到81890平台推送的信用修复短信提醒,公司按照指引完成修复申请,成功避免了因失信导致的项目流失。“多亏了这条短信,让我们提前行动,挽回了损失。”陈先生说。

在具体工作中,海曙区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清单式指引让修复流程一目了然。编制《海曙区信用修复指引》,系统梳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宁波等平台的修复要求,将5类事项整合为“一类表单、一套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

短信提醒让企业不再错过修复时机。依托81890服务平台,定期梳理行政处罚公示到期企业名单,主动发送短信提醒并推送修复指南。同步优化“三书同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告知修复途径,确保企业“知政策、懂流程”。

网格化宣传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镇(乡)街道为单元,通过基层网格员上门服务、微信公众号推广、线下培训等形式,推动信用修复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事中修复 从“多头跑”到“一次办”

针对信用修复跨部门协调难、流程繁琐等问题,海曙区创新构建“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协同联动机制。

“过去修复信用要跑多个部门,材料重复提交,耗费大量时间。”宁波金逸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表示,他通过“海企办”平台提交修复申请,系统自动流转至交通运输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到一天就完成认定,成为全区首例“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成功案例。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跨部门协同打破修复壁垒。统筹发改、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10余个部门,明确职责清单,建立信用修复专窗和81890服务专线,实现信用修复申请“一口受理、一窗辅导”。

线上平台实现修复“零次跑”。在浙里办海曙频道、海曙区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开通信用修复模块,企业可在线提交申请、查询进度,全程电子化办理。平台上线以来,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统一认定标准,提升修复效率。针对“整改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制定信用修复审核规范,明确材料清单和办理时限。各部门收到申请后30分钟内响应,2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确保修复流程高效规范。

事后激励 从“修复信用”到“用好信用”

信用修复不仅要帮助企业“摘帽”,更要助力其将信用转化为发展动力,使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信用+融资: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出“海个贷”“守重贷”信用融资产品,将信用修复结果与融资服务挂钩。累计为1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93亿元,其中对于无纳税的个体工商户授信户数较原先提升30%,授信额度增加80%。

信用+监管:差异化服务降低执法扰企。对信用修复后企业实施“预约式指导+降低检查频次”的柔性监管模式。海曙区一传媒企业经辅导后开展信用修复,于2024年初成功中标慈溪300万元广告运营项目,企业负责人表示:“信用修复不仅挽回了声誉,更让我们重拾发展信心。”

信用+合规:推动企业从“被动修复”到“主动预防”。打造企业合规服务中心,汇聚31名各领域专业人员作为合规“智库”,健全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和结果运用机制,在梦创集士港跨境电商园、天一商圈企业服务驿站设置2个产业合规点,将守法诚信落实到企业经营各环节。同时结合“预约式”指导服务,对申请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且有合规指导需求的企业及时开展上门指导,规避后续执法风险。

展望 打造信用修复“海曙样板”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海信服”品牌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

优化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线上平台,增加后续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强化宣传推广。结合基层网格管理,推动信用修复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企业从“抢救式修复”向“预防式修复”转变。

拓展结果应用。加强信用修复与招投标、融资、评优等场景的联动,让信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名片”。

信用修复一小步,营商环境优化一大步。海曙区通过“海信服”品牌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更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了新路径。未来,海曙将继续以信用为笔,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温暖答卷。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鲍敬翔 鲍伟波 文/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离谱!“绝版” 临期饮料炒到 88 元,公司回应扎心:早停产 “红尖叫你怎么这么贵?”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红色包装的尖叫在某二手平台竟然被炒至七八十元一瓶该帖子引发广泛讨论据了解,2024年9月,农夫山泉为庆祝尖叫品牌上市20周年,曾限时复刻红色尖叫,在天猫平台发售1万箱(15瓶/箱,售价75元),单瓶售价为5元,上线3天即售罄。但该饮料因“难喝”频遭吐槽,常被
  • 高新区新增1200余名稀土产业工人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自“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带动区域稀土产业劳动用工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至今,稀土高新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23人,其中稀土永磁行业新增就业超1200人,为“两个稀土基地”建
  • 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上任 合作创新成为中国市场主旋律 “一起加油!”当被问及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时,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石桥响介脱口而出。这句朴素的鼓励,恰是这家品牌成立50周年的日企发力中国市场的注脚。石桥响介,这位与中国结缘二十余年的日本高管,在近期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首次以爱普生中国新任总裁的身份亮相,这也是他第二次来中国赴任。从入职精工爱普生的初出茅
  • 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升至53.3%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7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
  • 阳泉市局深入医美机构开展帮扶指导和法治科普 【来源: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_基层动态】为规范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行业市场经营秩序,提升行业合规经营意识,近日,阳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药物警戒中心深入医美机构、美容美发机构等单位,开展“帮扶指导+法律科普”行动。以科普宣传、引导规范为出发点,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精
  • “浙BA”宁波预选赛开打,一人一句为球队加油! 为期五天的“浙BA”宁波赛区预选赛今日正式开打!作为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赛事不少宁波人早就摩拳擦掌等着抢票了!最高26元的票价一杯奶茶的钱就能体验一场“篮球狂欢”也太值了吧↓赛场上,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赛场外,各支代表队的隔空喊话也是谐音梗频出,火药味十足!网友:别停,爱看↓评论区方言鬼才、
  • 成都以“软实力”构建产业硬支撑 西部智谷是“中国软件名城”基地园区。开栏语国家赋予成都“三中心一基地”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聚焦“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成都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建设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园区里的优秀企业,宛如一个个“显眼包”,它们或拥有硬核技术,或
  • 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使命明确、原始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的使命和责任。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作为海洋创新体系的关键主体,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推动海洋产业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