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乡风文明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0:08:00    

扶 青

一曲《盛世雄风》英歌舞槌影翻飞、步伐铿锵,少年狮舞潇洒利落,诗歌朗诵雄浑有力,乡村非遗文化集市琳琅满目,摄影展记录城乡发展新貌……4月30日,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多场文艺表演赢得阵阵喝彩,多场特色活动让人大饱眼福。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翻开广东地图,全省有2.65万个行政村(社区),3200多万常住人口占全省四分之一。这是“百千万工程”最基层的单元和对象,也是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自从“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开展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广大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农房风貌提“颜”增质,文化空间充盈“精神粮仓”,文旅融合彰显“诗与远方”,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新时尚”……一系列由表及里、塑形铸魂的全面跃升,成为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动力。

文明植阡陌,新风润乡野。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增长,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要看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不仅在塑造文明乡风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更是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系列活动的适时推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几方面需要重点发力。

一是聚焦作用于人,全面释放助力“百千万工程”新活力。随处可见的各地“村晚”“村BA”,村民们纷纷登台“唱主角”;整治乡村环境,一群群跑者自发“捡”出文明、“跑”出风尚;五老乡贤成立“调解队”“理事会”,助力化解矛盾纠纷;小额红包、开门利是成为潮流,鲜花追思、“云祭扫”等蔚然成风……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实现文明乡风靠的是广大村民。开展系列活动,要始终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贯穿系列活动全过程,激发村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最大程度释放乡村的情感张力、内生动力、首创精神。

二是聚焦品牌塑造,全面厚植助力“百千万工程”新优势。广东龙舟比赛“燃”爆互联网,“速度与激情”的名场面持续占据热搜;英歌舞屡屡上演“炸街”,搬上了央视春晚,火到了英国伦敦,走向了全世界;乡村歌手大赛“火”力全开,草根素人和音乐达人都是舞台上的“大民星”……事实证明,“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形式,有深厚群众基础,有潜力打造成更大的IP。开展系列活动,要强化品牌塑造与运营意识,通过创、赛、演、选、展、游、传等七大系列,使“村”字招牌从“出圈”变为“长红”,从“流量”变为“留量”。

三是聚焦常态长效,全面增强助力“百千万工程”新动能。系列活动不是一时的,而是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根据报道,首批将启动38项活动,全省各地也将陆续开展系列活动,实现“一年办一次、一次办一年”,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年年有奖项”。这就需要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省级顶层设计、市级主责推进、县镇村三级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运行模式,提供机制保障。同时,也要鼓励各地立足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全面盘活群众文化活动资源,营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乡村文化氛围。

引领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共创美好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一定能助力“百千万工程”迈上新台阶。

相关文章

  • 齐河县:实施“沃土菁英”行动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近年来,德州市齐河县立足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县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沃土菁英”行动,持续推动农业现代
  • 人文学科何以式微?黄峪、茹国烈、陈秋实共话《文化的故事》 人工智能崛起,AI翻译能完全取代人类吗?文科式微,人文学科还有未来吗?人们常常说起“文化”二字,但文化究竟是什么,又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7月25日晚上,由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下文简称《文化的故事》)新书分享会在广州方所书店顺利举行。译者、跨文化研究学者
  •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这些有特色的农产品,是广大消费者的心头好。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农民增收。小小“土特产”如何更好走向大市场?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3条举措,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
  • 20首“村歌”唱出美好生活,“成渝地·巴蜀情”原创歌曲展演落幕 7月25日,“成渝地·巴蜀情”——“四季村歌”“成渝德眉资”原创歌曲展演在成都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落幕。展演现场展演中,来自五城的原创“村歌”轮番唱起——成都《春风铺开羌寨幸福路》的电子羌笛,是古村落与数字时代的温暖握手;重庆《和美乡村摆不够》唱出了山乡从“脱贫摘帽”到“共富增收”的生活宣言;德阳《情
  • 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 7月19日6时10分,满载着346吨36米、60米两款特型钢轨的55016次列车,从灵山站准时驶出,前往鲅鱼圈北站,随后经由营口港“换乘”轮船,驶向最终目的地非洲南非,该次钢轨的成功运输,标志着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今年以来,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特型
  •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庆坪镇:漫山“薯”光促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活,产业旺则百姓富。今年,庆坪镇紧扣“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地条件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龚家沟村、线家沟村2000亩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盛夏七月,走进庆坪镇龚家沟村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连片的马铃薯花海肆意绽放,墨绿的植株在
  • 扩容+提质!看化州教育优质均衡进阶之路 今年秋季新学期,家住化州市河西街道的李女士不再为孩子的入学问题发愁了。随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附属化州市罗江东区学校近期揭牌,她家附近的这所新学校将新增3500个优质学位。这所总投资2.1亿元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是化州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双百行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志性成果
  • 绵阳涪城:惠民生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安装空调 近日,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清凉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该项目将为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统一安装空调,实现城区和农村学校100%全覆盖。项目完工后,将惠及全区6万名师生,改善教学环境舒适度,进一步提升公办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电力改造先行 筑牢用电基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