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试水“3+4”中本贯通:“粤版”改革,能否破“浙版”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0:06:00    

9日,广州市招办发布中考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在第一批次中,新增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这意味着2025届初中毕业生有望报读七年一体化职业教育——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三年,通过全省统一考试后,升入联合培养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四年。

记者获悉,除广州外,广东省其他地市今年也将在中考招生中,试水“3+4”模式。

广东虽首次试点中本贯通,但在其他省份这并非新鲜事物。自2018年浙江省率先试水“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来,这一衔接中职与本科的职教改革已走过七年探索期,于今年夏天迎来首批毕业生。

中本贯通会是中等生升学的快车道吗?对这类探索,先行先试的中职学校有何评价、思考?作为中本贯通首批试点校代表,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金卫东、宁波外事学校副校长陈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首次披露项目推进中的深层挑战,并为即将启动同类试点的广东省提出建议。

浙江:首批中本贯通热门专业分数线超重点高中

根据广东省此前文件,中本贯通试点本科高校和试点中职学校各有分工:前者牵头制定和实施“3+4”试点工作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后者以“中本贯通班”的名义,面向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照“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和省教育厅批准的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单独编班。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金卫东回忆,2018年浙江省启动“3+4中本贯通”试点时,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已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了近十年的“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职+高职)。这一基础为长学制贯通积累了经验。

“我们早就在探索如何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本科教育的理论性结合,但学制限制始终是瓶颈。”金卫东表示。2018年试点政策出台后,学校迅速调整原有方案,与浙师大共同设计了一体化培养计划,涵盖课程衔接、实践模块和转段考核标准。

事实上,当年浙江从政策落地到招生仅两三个月,时间虽仓促,但成效显著。金卫东回忆,当年杭州市中考满分600分,本校学前教育专业“3+4”班最低录取线达503分,最高分540分,甚至超过部分普通高中录取线。宁波外事学校"3+4"项目录取线也一度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中位数以上,个别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甚至超过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今年夏天,浙江省首批“3+4”中本贯通的学生将走出校园。金卫东说,这些年,自己一直在追踪这批中职学生的走向,如今欣慰地看到,第一批学前教育专业中本贯通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考取了当地幼儿园的编制,这殊为不易。此外,还有个别学生放弃了研究生推免,凭借优秀的成绩获得香港大学录取,继续深造。

“当年和这批中职学生分数线相同的普高学生,最后很多也没能进入浙江师范大学这类高校。”金卫东说,从七年学习历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未后悔当年进入中职的选择。

中职、本科: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对广东省来说,七年一体化培养的中本贯通政策还是新事物。作为该政策的另一主体,本科院校则显得较低调。广东省几家对口接收中职生的高校都婉拒了采访,并对生源质量表达了担忧。一所本科院校的招生官直言:“就怕经过三年的中职培养,生源质量还不如读高中的学生。希望中职能把最好的资源都用在‘3+4’这个班。”

项目争议点之一在于本科计划数的分配。记者采访获悉,中本贯通名额是从省内本科总计划中“切块”支持,导致部分高校被迫缩减面向普高的招生名额,相当于在总量不变前提下“重新切分蛋糕”。

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冲突也影响了高校积极性。“高校考核仍以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为导向,但中职侧重强化技能训练。”金卫东和陈健均坦言,中职生源在语数英等文化课方面的考研竞争力弱于普高生源,而高校也并未建立独立于学术型本科之外的应用型人才考核标准,导致背离技能培养初衷。

而转段考核设置的低标准,让部分学生进入本科后存在落差。

浙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陈芳妮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忆,首届中本贯通班学生虽然都通过了转段考试,但进入本科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基础明显比统招高考录取学生弱,因此高校不得不单独为中本学生开设相关基础课程教学班。

这也是“中本一体化”探索之初出现的普遍现象。202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陈嵩等教育学者在《上海市中本贯通模式下学生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中提到,不少中职生升学至本科初期,都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甚至跟不上课程进度的问题。

事实上,从培养人才质量出发,“3+4中本贯通”模式有其天然优势:它能吸引优质生源,打造中职学校的“金字招牌”。此外,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选择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路径,而不是被“赶鸭子上架”式地推向普高。

但该模式在为职业教育开辟了新路径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绊脚石”。首先是顶层设计的“模糊地带”——由于课程评价与考核指标缺乏明确导向,让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金卫东直言,当前高校考核评价机制仍以理论为导向,未能充分彰显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突出的优势;此外,中职和本科的课程难度设置“脱节”,导致一些学生上了本科后不太适应,“水土不服”。

顶层设计须“扶正”

难题如何破解?几位受访人提到,顶层设计需“扶正”,解决此问题应从国家层面制定本科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明确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不同“赛道”。针对本科计划数的分配问题,陈健建议广东省在本科招生计划中为“3+4”模式单独列项,避免从普高招生名额中“切分蛋糕”,“相关计划落实了,高校的积极性上来了,人才培养的精度和质量也提高了。”

课程改革也得跟上。中职阶段要明确就业导向,增加文化素养类课程,为学生的后续深造和就业提供双重支撑。陈健建议,高校阶段则要“量体裁衣”,增加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维度的评价,不能“一刀切”地用学术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同时,优化转段考核机制,确保进入本科的学生都能“站稳脚跟”。

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需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沟通与交流。“不能以一方的标准来衡量另一方。”金卫东强调,中职在培养人才模式与高校评价体系接轨的同时,不能泯灭自身原有特色。如果合作变成了学术化的单行道,就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他提醒,双方在合作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既能顺利进入职场,也能继续深造。

“要让家长和学生知道,中职生和普高生的‘第一学历’是一样的,未来的发展机会也是一样的。”金卫东建议,广东省应加强宣传力度,打破认知壁垒,为“3+4”模式的推广创造良好环境。通过这些“组合拳”,“3+4中本贯通”模式有望为职业教育注入新活力,为学生铺就更宽广的发展道路,培养出更多“能扛能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 | 记者 崔文灿 实习生 叶沛琪

相关文章

  • 广东试水“3+4”中本贯通:“粤版”改革,能否破“浙版”难题? 9日,广州市招办发布中考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在第一批次中,新增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这意味着2025届初中毕业生有望报读七年一体化职业教育——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三年,通过全省统一考试后,升入联合培养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四年。记者获悉,除广州外,广东省其他地市今年也
  • 学生被孤立,这位教师的硬核喊话引热议 “大家都不跟你玩了!”在学校期间,有些人有过被同学集体孤立的遭遇。这种孤立不打人、不骂人,只是不说话、不接触,看似“小打小闹”,伤害性不强,但其实,稍有不慎就可能演化为更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成为影响青少年一生的梦魇。01学生在班级带头搞孤立中学教师用停课惩治近日,在广东某所学校里,班里有学生因为
  • 南山区试点电动爬楼机 助老人轻松上下楼 打造科技助老应用场景 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品质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_各区动态】老旧小区没有电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如何轻松上下楼?南山区民政局推出电动爬楼机试点服务,依托科技手段破解老年人上下楼难题,受到老年朋友的点赞。这款电动爬楼机的外观类似电动轮椅,底部采用履带式设计,能在楼梯台阶之间平稳过渡。老人系好安全带后,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就可以轻松
  • 云南西畴:“南网知行书屋”点亮3865名乡村师生阅读生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薛家勇)“我的愿望就是在学校里有一间随时可以阅读书籍的小屋,这样我就能在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里,尽情地享受阅读。‘南网知行书屋’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云南省西畴县兴街镇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刘轩开心地说。西畴县位于云南东南部,这里99.9%
  • 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产品!广东开展2025年企业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需求采集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市监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夯实知识产权金融基础工作,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采集2025年度企业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需求信息的通知》,通过采集企业在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质押融资具体需求
  • “泉”在济南过五一系列活动在济南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4月28日电(孙婷婷 周艺伟)“泉”在济南过五一系列活动启动暨“泉在济南·我为泉城代言”大学生泉城推介官颁奖活动28日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号召驻济高校青年学子分享在泉城济南的所见、所闻、所感。4月28日,“泉
  •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今天近距离地感受学校的书香氛围,了解学校发展,也很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真切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彩的校园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老师们用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方法教育引导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深受启发,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不断跟随老师的步伐,调整自己的节奏,与孩子共同成长。”参加了开放
  • 学生向教育局举报“食堂饭菜有蛆”遭辱骂,官方通报 4月27日,四川省苍溪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针对网传我局工作人员接听值班电话辱骂举报人等情况,现将核查情况通报如下。一、我局值班人员范某某接听值班电话时,在规劝沟通过程中存在言语失范的情形。现已对范某某给予停职检查,并进一步接受教育处理。二、关于“学校食堂饭菜有蛆”问题。工作组通过实地检查和走访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