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淄博市李振华老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1:1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喜讯,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李振华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成为继孟祥民、朱彦夫之后淄博市第三位全国道德模范。

1953年,李振华从南京随支教队伍来到沂源县。工作期间,他多次放弃进城、回南京和转行的机会,将青春永远扎根在沂蒙的群山之中。从工作第一个月起,李振华便每月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一直坚持了50多年。2009年后,他每月只留500元作为基本生活费,其余的也都全部捐资助学。退休后,他捐出毕生积蓄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惠及贫困学生1.24万余人次,70多年来,他累计捐资170余万元,直接资助贫困学生2400余名。这位88岁的老党员,用72年光阴在沂蒙山区书写了“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大爱传递希望”的教育奇迹。

(图源:文明淄博)

如今,李振华依然活跃在公益一线:开通“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为290名孩子解开心理疙瘩;发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牵线260名企业家结对帮扶;组建“振华公益使者”志愿服务队,推动捐建225处“希望小屋”……

作为五届山东省人大代表,李振华累计提交200余条议案,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作事迹报告3400余场。先后8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闪电新闻记者 张润泽 报道

相关文章

  • 贾渝同志在南京逝世 【来源:江苏新闻】8月28日,苏交科集团官微“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沥青路面技术专家、国际沥青路面协会首位华人主席,苏交科集团总裁顾问贾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27日6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贾渝同志是我国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与引领者。他毕生致力于沥
  • “苏超”第100天!60633人!又是南京奥体,再次刷新中国业余球赛上座纪录 交汇点讯 60633人!当这个数字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大屏幕上定格,全场瞬间沸腾,旗帜挥舞、掌声雷动,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场馆。继一个多月前7月5日南京VS苏州场60396人,南京奥体在“苏超”百日之夜再次迎来观赛高峰,刷新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作为南京本赛季第二个主场夜晚,本场比赛对手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7月15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盛来运表示,下阶段,要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6亿辆,驾驶人达5.5亿人 7月14日消息,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新能源汽车368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5.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15亿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258万人。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注册登
  • 火车载着汽车跑,全国首个“油罐车驮背运输”试验列车成功开行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启动仪式于 7 月 3 日在东营疏港铁路东营港站举行,标志着全国首创开行的“油罐车驮背运输”进入试验运输阶段。IT之家注:驮背运输是一种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其核心在于货物运输过程中无需换装作业,通过标准化设备实现高效转运。驮背
  • 京津冀三地签署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合作协议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6月29日,主题为“守护特种设备安全,共享美好生活”的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办。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系列创新举措,并组织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京津冀一体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合作协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人员通过头部脑电头环设备用
  • 男子疑勾结高校职工冒充招生办主任 近期@荔枝新闻 接到反映,有一个叫做“高校王主任”的自媒体账号,通过科普宣传中考招生知识,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6月中旬,记者见到了这个所谓“王主任”,他自称是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招生办主任,称可以交钱帮低分中考生上这个公办名校,比如分数在200分左右,会收取24000元的费用 。为取信家长,这个“王主任
  •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职教沃土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大家手拉手,一起来!”在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教学楼底下,上百名学生手拉手,脚踩欢快的节奏,或转圈或牵手向前聚拢。“虽说我是汉族,但特别喜欢跳锅庄,各民族同学手拉手跳舞的感觉真的特别好。”舞蹈圈内,来自陕西的大二学生刘洋兴奋地说。这幕场景,正是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创新推行“锅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