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再现”西汉盛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56:00    

中新网南昌4月2日电 (记者 李韵涵)“漫步”于汉代宫廷建筑、“触摸”海昏侯国的珍稀文物、亲手“点亮”青铜雁鱼灯……2日,《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启幕。

据了解,此次《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以“穿越时空”为主线,通过剧情化叙事串联时空,依托VR、AR、空间定位等前沿技术,打造五大核心沉浸式体验场景:从博物馆奇遇、丝绸之路商贸,到儒家思想启迪、礼仪兴邦,最终揭开海昏侯国财富之谜。

4月2日,游客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体验《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刘力鑫 摄

特展采取多视角自由探索与多人协作模式,观众可自由切换视角,从宏观俯瞰都城全景,到微观解密文物背后的故事,支持多人组队模式,通过团队协作破解历史谜题,增强体验的趣味性与社交性。

“在这里,尘封两千年的海昏侯国触手可及,精美珍贵的海昏文物惊艳再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夏清平表示,《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是推进“数字海昏”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海昏文化的魅力,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陶诚表示,《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展览以“天人合一”“礼乐兴邦”等五幕叙事,串联起汉代文明的精髓。通过大空间自由漫游、多人协同交互等前沿技术,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物理边界,构建起“可游、可触、可感”的历史活化新范式。

4月2日,《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启幕。图为数字特展内展示的场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供图

记者现场体验该展览后了解到,观众佩戴VR设备后,可漫步于巍峨的城墙之下,聆听商队的驼铃声,感受西汉盛世的繁华气象。还可“亲手”触碰海昏侯国出土的青铜器、玉器与金器,通过放大、旋转等操作,细致观察纹饰细节,甚至模拟汉代匠人的铸造工艺。也可身临其境体验“大汉宴会”,领略西汉的礼乐与饮食文化。

活动现场,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与江西省数字文化集团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在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方面做出更多积极探索。(完)

相关文章

  • 三沙:古迹里的南海丝路文明印记 央视网消息:南海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千百年与世界交往的海洋文明史。从“更路簿”的泛黄字迹到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看似普通的礁盘下,到处遗存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截至目前,三沙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存点103处,涵盖唐宋、明清及近现代等各个时期,记者来到位于三沙赵述岛上的珊瑚石屋,透过古人的
  • 隆兴大桥G33主塔“昌”字装饰件吊装准备就绪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作为昌九高铁项目重难点控制工程和我市北二环快速路重要组成部分,隆兴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记者了解到,继隆兴大桥跨赣江西支主桥西岸G32主塔“昌”字装饰件安装完成后,G33主塔“昌”字装饰件将于近日吊装,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昌’字装饰件已经拼装完成,正在进行局部
  • 每日甘肃 | 中国再添1处世界遗产! 北京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为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考古遗址“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陵
  • 闲置地变身“快乐星球” | 民生微实事 点滴暖民心 傍晚时分,已退休的郑求真带着孙子来到离家只有100米的社区儿童公园里游玩。他遇上老邻居、老同事,便一起聚在树下话家常。这个公园不仅可以“遛娃”,郑求真早晨也经常来这里晨练。“这个公园漂亮、方便。不仅我们社区的人来玩,连周边社区的人也被吸引过来。”引得居民连连点赞的公园正是位于天河区五山街道华工社区党
  • 环球墨非上涨6.71%,报2.817美元/股,总市值6508.41万美元 7月8日,环球墨非(GMM)盘中上涨6.71%,截至00:32,报2.817美元/股,成交3.58万美元,总市值6508.41万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9月30日,环球墨非收入总额4136.1万美元,同比增长53.82%;归母净利润1213.74万美元,同比增长85.25%。资料显示,环
  • 江苏盱眙:走进博物馆 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7月2日,演员在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表演。暑假来临,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推出《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等展览,吸引游客前来学习历史知识,感受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7月2日,在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游客参观《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中展出的金缕玉衣(复刻
  • 回眸“十四五”|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 博实智能巡检机器人。□文/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从工厂车间的智能机械臂到油田现场的数字孪生系统,“十四五”期间的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黑龙江制造业破局重生的关键密钥。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1.1%,提前完成我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50%目标,一幅“龙江制
  • 探访东北首家考古主题博物馆 近距离感知红山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沈阳6月21日电 题:探访东北首家考古主题博物馆 近距离感知红山文化中新社记者 韩宏 禹瑞斋“红山人长什么样?”“红山人平均寿命有多长?”“红山人的生存环境如何?”……21日,记者走进辽宁考古博物馆体验“为红山人体检”互动环节。在科技手段的助力下,几千年前的红山人生动地站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