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什么压力一大就胃疼?身体这个“秘密通道” 90% 的人不知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52:00    

今天是4月9日“国际护胃日”。胃,是个很多人关心的器官。胃疼、反酸、恶心……这些常见的不适,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吃坏了”“没吃饱”“吃太多”。

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真正让你“胃不舒服”的,可能不是饭桌上的东西,而可能是情绪、压力?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揭示了我们的大脑和肠道之间,确实存在一条神秘的“隐形通道”,它让情绪波动影响胃的功能,也让胃的不适反过来扰乱情绪。那么这条连接大脑与肠胃的通道,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为何一次情绪波动就能影响到我们的胃?

胃和大脑之间 存在着一条“隐形通道”

胃真的能“听得见”我们的情绪。

2011年发表于《自然评论-神经科学》的一篇综述,总结了大脑和胃之间有一条双向通信通道,被称为“肠–脑轴”,它的核心构成包括:大脑的情绪调控中枢、肠神经系统(被称为“第二大脑”)、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与副交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以及肠道激素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在这套系统中,胃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可谓密切无间。情绪波动,比如压力、焦虑或愤怒,会激活大脑的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等区域,这些区域通过交感神经和HPA轴迅速将“情绪信号”传导到胃部,引起一系列变化,比如胃酸分泌、胃肠蠕动的加快或减缓、括约肌张力变化等。

更有趣的是,信息并不是单向传递的,胃也会“回话”。一篇基于跨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的综述指出,胃里的感受器和肠神经系统能感知化学物质、压力、疼痛等信息,然后通过迷走神经将这些信号反馈到大脑。这种“上行通道”会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警觉水平,甚至决策和记忆。

例如,研究发现,来自肠道的信号会被传送至大脑中与情绪、动机和决策相关的区域,如前脑岛、前扣带回、眶额皮质等,从而调节个体的感受和行为倾向。

这种双向通道解释了很多常见现象:压力大会胃痛、心烦意乱时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时容易便秘,甚至“靠肚子感觉做决定”的直觉反应,其实也可能是肠–脑通信在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大脑和胃之间的这条通道就像一条双向高速路,连接着大脑和肠道。当你感到情绪紧张时,大脑会通过神经信号把这些情绪“传达”给胃,影响胃酸分泌、胃肠蠕动,甚至引发胃痛、反酸、腹泻等不适。反过来,肠胃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情绪。比如当肠道菌群紊乱时,可能让人情绪低落或焦虑。

简单来说,你的情绪可以“伤胃”,胃不舒服也可能让你“心情差”。

压力下 胃真的会“变形”

当我们承受压力时,大脑不会独自受累,肠胃往往是最早“出镜”的器官之一。别看它沉默寡言,一旦情绪紧张,胃真的会在身体里“变样”。

爱尔兰科克大学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一篇专题综述性论文,总结了急性与慢性心理应激对胃的影响:

1、胃酸分泌异常

在急性压力下,大脑会释放一类叫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物质,它能直接影响胃酸的分泌功能。这种紊乱可能导致有些人压力大时胃酸过多,出现反酸、灼烧感,也可能让另一些人分泌不足,影响消化。

2、胃蠕动功能的变化

压力激活的交感神经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削弱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让胃“懒”下来。胃排空变慢,食物滞留更久,就容易觉得胃胀、消化不良。在一些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压力会诱发结肠的异常收缩,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多甚至腹泻。

3、食欲受到影响

除了胃酸和蠕动,食欲也会受到压力“操控”。在急性压力下,部分人会出现“食欲丧失”,这是因为大脑优先启动应激通路,抑制非紧急的摄食行为。而在慢性压力状态中,某些人则可能出现“情绪性进食”,因为压力会影响肠–脑信号通路中的饥饿激素与奖励机制,促使人通过进食缓解情绪。

4、胃肠道出现“结构性变化”

如果压力是短暂的,身体还能自我调节;但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下,胃肠道会逐渐出现“结构性变化”,可能诱发胃呈现“内脏高敏感”状态,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胃痛、胀气、恶心等不适。

一句话总结:情绪压力并不是“气你一下就完事儿了”,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急性压力,还是日积月累的慢性压力,它都会通过复杂的神经和激素网络,真实而持续地改变你的胃,从酸、动到饿,全方位“变形”。

如何保护我们的“情绪胃”?

既然情绪压力真的会让肠胃“受伤”,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这个容易被忽视的“情绪靶器官”呢?

第一步,是识别并正视压力源,规律作息、保持适度运动和心理调节。管理压力,不只是“想开点”,而是对肠胃健康的实质保护。

第二,增强对身体内部状态的觉察力,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提升这种身体觉察力,让我们更早觉察到身体的“预警信号”。

第三,要照顾好肠道微生态。保持膳食均衡、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与发酵食物,有助于稳定菌群,从源头“调节情绪”。

说到底,保护“情绪胃”,不仅仅是吃得健康,更是活得不焦虑。与其让肠胃默默承压,不如主动出手,为它减负。

胃从来不是独立工作的,它既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也是你情绪的“受害者”。

当你焦虑、愤怒、委屈时,它比你更先感知到。所以,别再把胃病全怪在“吃错东西”上了。有时候,它只是帮你承担了心里的“过量负担”。

从今天起,学会照顾胃,也是在照顾你的情绪。别硬撑,也别忽视,那些藏在肚子里的压力,也需要出口。

(来源: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赵汗青

相关文章

  • 通了!阜平县20余个村子的进城路恢复通行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谢雅 李皓)7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保定市阜平县砂窝镇,看到阜平县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207乡道的碎石。据了解,207乡道是连接保定阜平和山西灵丘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沿线20余个村子,3000多名村民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由于砂窝镇地处阜平县西部山区,受25日下午
  •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医生:排便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肠癌通常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高达90%以上晚期却只有13%左右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体表现如便秘、腹泻、腹痛等其实是肠癌发出的早期信号警惕肠癌的4个典型表现肠癌早期症状常被忽视,了解其早期信号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腹泻:健康人群大便规律为每天定时定点一次,且形状正常。
  • 最让人下头的伴侣特质,它排第一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遇到矛盾、争吵,在和伴侣倾诉时,伴侣却说一些听起来“理性、中立”的回应。也许他们的本意是想安慰你,却让你瞬间更委屈、关系更疏离。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那个给出“中立分析”的人,可能会疑惑:“我只是想客观地讲道理,为什么 TA 反而更生气了?”其实在社会关系中,价值中立可能
  • 从“粮仓”到“餐桌”,泛亚航运织密铁水联运通道,筑牢粮食安全生命线 今年6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下简称《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施一周年。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多方正从生产、储备、流通等各个环节努力护航粮食安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粮食全链条减损增效实施方案》。对于粮食运输环节的安全保障明确提出要求。方案称,要重点强化东北、黄淮海
  • LABUBU一只难求!中国潮玩,何以潮向世界? 你可能还没拥有一只LABUBU,但很难没听说过它。从社交平台上的“开箱狂欢”,到海外门店前彻夜排队,再到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108万元的“隐藏款”,这只毛发蓬松、表情狡黠的“龅牙小怪兽”,正成为当代年轻人情绪表达的出口、文化认同的媒介,也带火了一条连接设计、制造、社交与内容的新消费链路。材质不同、形态
  • “警”急3分钟!孩子高烧昏迷,遵义特巡警开辟“生命通道” “警察同志,我小孩高烧昏迷了,要赶去新蒲那边的妇幼保健院!”“别急,打开双闪,跟着我们车!”6月1日19时40分许,红花岗公安特巡警大队合众路巡逻组在开展夜间巡逻防控工作中遇群众求助,其孩子高烧不退且已陷入昏迷,急需前往医院就医。情况危急,巡逻组立即打开警灯、拉响警报为其车辆开道,同时向分局情指中心
  • 哪里易拥堵?冰城交警发布端午出行提示 端午节临近,群众中短途自驾游出行、休闲度假、朋友聚会及回乡探亲等活动增多,道路交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29日,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综合分析研判客流出行情况,发布提示:合理规划出行时间、线路、方式,警惕隐患路段。端午前夜,受踏青风俗影响,友谊路、尚志大街、通江街、经纬街、北安街、景阳街、道外二十道街等
  • 正好侃球丨伊万下达必胜令 王大雷:要减轻压力 海报新闻记者 郑昊 报道为了征战世预赛18强赛最后两个对手,国足重新集结。5月24日,国足众将士在上海浦东足球场外场进行了本次集训的第一次训练,主帅伊万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位目前率领国足处于小组最后一名的教头表示,现在球队没有任何选择,此番征战客场一定要取得胜利,才能有机会进入下一阶段。伊万带领球队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