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六十载碧波南流,东深供水工程何以“解渴”香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17:00    

来源:【人民网】

香港与广东东莞,相隔一百多公里。一百公里割不断的情愫,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全面通水。60年来,东江水从东深供水工程取水口——东莞市桥头镇一路奔流,源源不断注入香港供水系统。

开山劈岭解水荒

东莞市桥头抽水站是东深供水工程最早的起点,年过八旬的桥头镇居民莫康平曾在这里参与工程建设,这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时间回到1963年,香港遭遇罕见大旱,严重缺水。“我的姑姐、舅舅、表弟、表哥都在香港,同胞们没水喝,我很心急!”莫康平时刻关注着香港亲人的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心系香港同胞饮水之苦,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20日,工程全线开工。工程需兴建8个电力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接入香港木湖抽水站。在那个缺机械、少技术的年代,面对工程时间紧迫、施工面大、技术要求高的难题,建设者们只能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

得知工程开工,莫康平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希望早日帮助香港同胞渡过难关。他清晰记得,虽然当时施工现场技术条件落后,但是大家不畏艰辛、干劲十足。“首期工程都是靠我们的双手,凭着一把锄头挖土、一担簸箕挑泥,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没有人去计较做工的报酬。”

据水利部统计,从1964年2月动工到1965年3月建成通水,东莞出动1万多人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

“东深供水首期工程之所以能够在短短1年内顺利建成,离不开东莞的无私奉献。工程沿线百姓舍弃家园、主动搬迁,广大群众不计报酬、奋战一线,东莞各级政府鼎力支持、大力协调,为工程顺利建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广东省水利厅原负责人动情地说。

“功勋水”重焕光彩

流经东莞48公里的石马河,曾是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输水渠道。工程建设前,石马河的自然流向是从南到北注入东江。为了将东江水引入香港,工程建设者在石马河上建成8个梯级抽水泵站,实现了“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迈誓言。

“我们改变了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独立治理的传统做法,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为导向,提出综合性、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措施。”东莞市水务局局长陶谨说。

“河长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加强河道管理,加大‘清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力度,全面清理沿河岸外延6米范围内一切违法搭建、种植、养殖活动。”东莞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科科长郑铁钢介绍。

“河长负责的河段出现任何问题,河长必须出面协调解决。”东莞市樟木头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主任黄培真说,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河长必须做好劝导工作,并且协调多部门帮助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行政管理和专业治理相辅相成,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2019年是我们治污攻坚的关键一年,实现了当年中标、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达标。”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东莞石马河总包部总经理李彬介绍,我们贯彻中国电建“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治水思路,紧抓电建治水“六大系统(雨污分流截排管控系统、内外源污染管控系统、工程补水增净驱动系统、生态美化循环促进系统、河湖防洪防涝与水质提升监测系统、水环境治理信息管理云平台系统)”指导施工,解决传统工程设计施工脱节问题,全方位促进工程建设高标准、高效率推进。

幸福河湖展新颜

黄昏时分,石马河畔的竹塘水闸公园,居民刘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这里玩耍:“这几年河里的水变清了,公园也建起来了。小孩有地方可以玩,大人也有地方锻炼,变化很大。”

为打造人与水互动、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水利文化综合型公园,公园所在的东莞市凤岗镇充分发挥河长牵头统筹、协调督导作用。

东莞市凤岗镇竹塘水闸公园。受访者供图

“相关河长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参与其中,根据责任河道存在的短板以及周边居民反映的意见,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凤岗镇水务中心副主任何奕锋介绍。

从竹塘水闸公园一路向北,石马河流经东莞市清溪镇长山头村。三面临河不仅给村里带来了“河水清清、绿草悠悠”的美景,也带来了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新机遇。

“石马河综合整治后,河水变清了、河岸更美了,全村群众发展的劲头更足了。石马河畔,翠山碧水,自然风光盛美,让现代化产业园区落户水到渠成。石马河是安全河、生命河,更是造福群众的幸福河!”长山头村党总支书记殷勇强感慨万千。

如今的石马河碧树倒映、清波微漾,黑天鹅结对造访、白鹭成群觅食,市民群众在河边惬意地散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石马河畔徐徐展开。昔日的“功勋水”蜕变成了如今的幸福河。

石马河旗岭水闸处白鹭纷飞。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绵阳涪城:惠民生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安装空调 近日,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清凉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该项目将为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统一安装空调,实现城区和农村学校100%全覆盖。项目完工后,将惠及全区6万名师生,改善教学环境舒适度,进一步提升公办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电力改造先行 筑牢用电基础这
  • 基层“智”理在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引入AI巡检机器人 小型工程监管迈入智能时代 为破解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简称“小型工程”)“点多、面广、监管难”的痛点,今年以来,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在辖区小型工程监管中引入创新科技手段,试点部署便携式AI巡检机器人,以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为城市安全管理注入智慧动能。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线 24小时在岗的“安全卫士”“请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遵守安全规
  • 李兆基之子李家诚旗下公司被罚款249万元,被罚金额刷新央行小贷罚单新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小雨点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249.1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时任小雨点小贷风控中心首席风控官曹某,对该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14.2万元罚款,处罚公示期限均达五年
  • 今年澳门入境旅客已破两千万人次,内地客占比超七成 澳门特区政府治安警察局8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25年7月8日早上11时,入境旅客突破两千万人次,日均10.6万人次;较去年8月3日,提前了26日达到此纪录。从客源来看,内地旅客占比最高,达到71.6%;其后依次为香港旅客、台湾地区旅客及外籍旅客。从通关口岸来看,旅客较多选择关闸口岸、港珠澳大桥澳门口
  • 船舶进港 防范“丹娜丝” 7月6日,一批海上作业工程船舶进入乐清湾内停泊,防范“丹娜丝”来袭。(蔡宽元 摄)
  • 广州南沙红土网球赛活力开赛,多所湾区高校竞逐“图南杯” 南都讯 记者郑雨楠 通讯员南宣 罗慧敏 青春无极限,图南向未来。7月5日,“图南杯”2025湾区大学生红土网球团体赛在南沙国际网球中心燃情开赛。本次比赛为图南杯·2025湾区大学生系列赛之一,吸引了来自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多所高校大学生参与。赛事的举办为高校学子们搭建了展示体育竞技风采的
  • 反中乱港组织“社民连”宣布解散 据香港“东网”等港媒报道,反中乱港组织社会民主连线(简称“社民连”)29日宣布解散。来源:环球时报
  • 互联网平台涉税报送有新规,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爆市场丨一周热点回顾 互联网平台涉税报送新规出台国务院23日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将在今年10月份开启。为了减轻互联网平台企业报税负担,《规定》明确在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