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鹅养不好?养鹅是要注意以下这些禁忌。
第一、没做好准备就养鹅
养鹅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首先,需要建设育雏舍和成鹅舍,并对育雏舍进行严格的清扫和消毒,确保墙壁和天棚经过消毒处理。育雏舍应完全封闭并进行甲醛熏蒸消毒,次日开放门窗进行通风。垫料必须经过消毒并晒干,确保不发霉。此外,还需准备充足的饲料、药品和饲养用具。在引入雏鹅前1-2天,应提前对育雏舍进行加温预热,以确保雏鹅的健康和舒适。

第二、没有干净的饮用水
养鹅时,确保鹅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是至关重要的。鹅作为水禽,对水的需求和品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每天,鹅需要摄取大量的清洁水。特别是在采用干饲料喂养的现代养鹅场中,清洁水的供应尤为重要。缺水不仅会导致鹅变得烦躁不安,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规律,进而减缓生长速度并降低产蛋量。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鹅甚至可能因脱水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确保养鹅场附近有流动的大型水源是提高养殖效果的关键。

第三、避免高温和低温
避免高温和低温对鹅的生长和产蛋量有重要影响。尽管鹅具有出色的耐寒性,冬季的羽绒毛和蜡质可以阻挡寒风和水浸泡,但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提高鹅的警觉性,进而影响其生长。为了确保鹅快速生长,维持恒定的温度是关键。在夏天,鹅也怕无水的暴晒,因此需要有遮阳篷。总之,保持温度稳定是优化鹅养殖的关键因素。

第四、不及时预防疫情
不及时预防疫情是养鹅的10大忌之一。尽管成年鹅的抗病能力较强,但小鹅苗和鹅疫苗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容易受到鹅流感的影响。防疫疫苗对于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防疫不及时,有时会导致鹅群受到重大损失,这是非常遗憾的。因此,对小鹅苗和鹅疫苗的定期防疫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以避免防疫不及时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五、不注重消毒
不注重消毒是养鹅的10大忌之一。在农村,许多养鹅户对环境卫生不够重视,鹅的生活区域与人类居住地相近,导致粪便和农作物肥料长时间不清理。这种状况容易使鹅感染疾病。为了防止污染和鹅的健康问题,应每天进行打扫和清理。

第六、不注重光照
不注重光照会影响雏鹅的新陈代谢、食欲和钙的吸收。光照可以提高雏鹅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采食和增进食欲,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在育雏的前两天应实行24小时光照,之后每两天减少1小时,直至达到自然光照。合理的光照强度是每40平方米的雏鹅舍使用一盏40瓦灯泡,灯泡应悬挂在育雏舍中间,离地面约2米高。白天光线过强时,可用红纸遮挡,以避免雏鹅发生啄毛、啄肛现象。

第七、饲料单一,鹅吃百样草
饲料单一并不是鹅吃百样草的唯一解释。鹅是草食水禽,以食草为主,但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有限,因此只能吃嫩草和某些特定种类的蔬菜。例如,雏鹅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能超过6%,以保证其营养均衡和健康。虽然鹅可以吃多种青绿饲料,如苦荬菜、鹅头稗、细绿萍等,但莎草科和蓼科等含粗纤维量高的植物则不宜饲喂。因此,为了鹅的健康,饲料选择应多样化,但也要确保其消化系统的需求得到满足。

第八、不要给鹅喂发霉或变质的饲料
养鹅时,避免给鹅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仅会影响鹅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其死亡。这些不新鲜的饲料通常含有有害的霉菌毒素,这些毒素会破坏鹅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此外,发霉的饲料还会导致鹅的营养吸收不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因此,为了鹅的健康和福利,应始终确保其饲料新鲜、无霉变。

第九、不要让鹅过度饮水
养鹅时,过度饮水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鹅过度饮水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因为过多的水分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此外,过度饮水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腹泻或体重增加。因此,为了鹅的健康,应确保它们摄取适量的水,并避免让它们过度饮水。

第十、不要让鹅群过度拥挤
养鹅时,避免鹅群过度拥挤是非常重要的。过度拥挤会导致鹅群压力增大,影响其生长和健康。拥挤的环境容易导致鹅只之间产生争斗和攻击,增加受伤和死亡的风险。此外,拥挤的环境不利于空气流通,可能导致鹅只窒息或患上呼吸道疾病。因此,为了确保鹅只的健康和福利,应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