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福州 >
  • 满树金黄相思浓!惊艳了福州的初夏!
    2025-05-25 11:25:00
    连江融媒/供图在连江县黄岐镇,五月的海风吹开了相思树的新花,满树“鎏金”。相思树,又叫台湾相思树,开花时芳香扑鼻,金黄色的小花缀满枝头,宛如繁星坠入人间。连江融媒/供图有诗人曾这样写道:“海峡两岸郁郁苍苍的相思树,每一片绿叶都是一封深情的家书,同根同源,同叶同花。”沿着海岸线蜿蜒生长的相思树,与流动
  • 福州海关在旅客托运行李中查获三袋大青鲨鱼翅
    2025-04-06 16:50:00
    来源:海关发布 近日,福州海关所属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在进境航班监管中,在无申报通道发现两名同行旅客托运行李过机图像异常。经开包查验,从中查获疑似鲨鱼鱼翅三袋,现场称重共1.72千克。经专业机构后续鉴定,上述鱼翅来源于大青鲨,列入2023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海关提醒:根据《中华
  • 注意!中考期间福州这些路段交通管制!
    2025-06-18 14:18:00
    福州交警最新发布中考期间,这些路段交通管制!福州城区中考出行提醒福州交警2025年福建省中考将于6月19日—21日举行为确保全市各考点及周边道路有序、安全、畅通最大程度方便考生顺利抵达考点中考期间福州交警将对城区考点周边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根据道路情况设置临时停车路段各考点具体管制及临时停车情
  • 我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抵榕
    2025-04-13 09:34:00
    淼天汇公司代表展示印尼鲜食椰子。记者 林双伟 摄12日,一批印尼鲜食椰子乘航班抵榕,经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现场检疫,迅速运往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作为中印尼椰子产业园的生产原料。这是全国首票进口的印尼鲜食椰子,也是中印尼两国深化贸易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全国首票”意味着什
  • 休渔期海鲜不断档!连江5亿粒夏鲍陆续上市
    2025-06-21 06:06:00
    休渔期海鲜不断档!连江5亿粒夏鲍陆续上市2025-06-20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嘉琪 通讯员 颜园金 吴其法眼下,“中国鲍鱼之乡”连江县迎来夏鲍丰收季,渔民在海上养殖的5亿粒鲍鱼陆续上市,每公斤售价在六十至七十元不等,可一直采收到8月底,保障休渔期市民餐桌海鲜不断档。松芦湾海
  • 当代柴烧器物美学展福州开幕
    2025-04-18 14:06:00
    4月18日,福建福州,市民参观展览。当日,“陶火绮梦——当代柴烧器物美学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展览以“风、雅、颂、赋、比、兴”六大主题为脉络,展出16位艺术家创作的68件柴烧精品,通过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的碰撞,展现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的绚丽重生。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4月1
  • 郭宁宁吴贤德带队赴马尾区开展“亮晒比学”活动
    2025-07-01 09:23:00
    福州新闻网6月30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严鑫/文 张人峰/摄)6月30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郭宁宁和市长吴贤德带队赴马尾区开展2025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亮晒比学”活动,察看国脉未来科学城、供销高新·新马市集、马尾海洋精工产业园(一期)等项目,了解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打造和未来产业培育、农文旅商融合发
  • 台江举办城市定向越野赛 用体育方式解锁“福”文化主题街区
    2025-04-28 11:24:00
    在台江创业生活的台胞积极参与定向越野赛。27日,“福脉传承·寻福之旅”城市定向越野赛在台江“福”文化主题街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台江区委宣传部指导,台江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台江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台江区苍霞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本次活动在台江区的3公里文化轴线及腹地上设置23处打卡点。除
  • 海上台风“集结”福州持续降雨 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启动
    2025-07-26 11:25:00
    强降雨来临前,连江农户抢收早稻。眼下,海上呈现“三台共舞”格局。受台风影响,福州将迎来持续降雨天气。福州市气象局于7月25日15时1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预测,台风“范斯高”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25日傍晚移入东海南部海面,并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
  • 追踪:福州西洪路“罢工”路灯已修复,恢复照明
    2025-05-02 00:4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毛朝青 实习生 彭艺航 文/图4月27日智慧海都平台报道了《福州一路段路灯“罢工”,部门:将尽快恢复照明》。针对市民反映的沿街路灯连续两日不亮的现象,福州鼓楼区城管局市政维护管理所在接到消息后马上前去检修,完成整改。路灯已恢复照明4月30日晚上7时左右,记者回访该路段时,在现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