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行山深处,藏着怎样的新闻密码?百名记者进山寻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58: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战强 程帅星 文 李博 摄影摄像】“应该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放在人堆里应该很难发现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很朴素。”

辉县市委党校教师鹿秀春的父亲曾与穆青一起参加老干部服务队,通过父亲此前的一些描述,他向记者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穆青轮廓。

穆青,著名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原社长。自1973年起,他十进辉县,写出影响几代人精神世界的新闻作品,用笔触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苦难抗争、与命运搏斗的动人故事。作品穿越数十年,依旧闪耀着不朽光芒。

透过泛黄文字表面,真实的穆青是什么样?穆青的文章,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身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在当前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大背景下,又该如何传承这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流量时代如何突围?

基层人物才是新闻的“黄金算法”

4月18日,“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的学员们来到太行山下的河南辉县市,在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回龙村等地,通过聆听、参观、调研、学习、感悟,踏寻穆青足迹,寻找心中答案。当120名媒体记者在太行山腹地偶遇这些时空坐标,一场关于新闻初心的对话就此展开……

“勿忘人民。”

穆青手书“勿忘人民”,忘字少一点,民字多一点,寓意少一点遗忘,多一点为民。

在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的入口处,四个穆青手书的大字镶嵌在墙壁上。这是穆青一生的情怀和行为准则,也是他新闻实践最重要的内核。

“采访笔记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修改,陈旧书桌上的搪瓷杯、暖水壶等,通过这里每一个物件,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出穆青对于人民的那种深沉的爱,感受到他与人民群众的息息相通。”科技日报记者夏凡是一名90后,她说,穆青的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其实答案就在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中,一段段用情至深的文字内。它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要站在大地上,走进人民群众中,用脚底板跑新闻,才能写出更多有血有肉和受众产生共鸣的作品。

“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学员走进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

辉县人民干得好,山河巨变,换了人间。岁月流转至今,生产方式极大改善的同时,传播方式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讲究流量的时代,媒体人又该如何践行穆青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主编孙琪有自己的看法:“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用更多时间打磨作品的真实质感,用更深思考穿透事件的表象,用更温暖的笔触传递时代的力量。这既是对穆青精神最好的传承,也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初心的最好方式。”

“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学员认真聆听穆青故事

孙琪表示,穆青常说“离泥土越近,新闻越有生命力”。我们不应被算法和流量完全裹挟,而要像穆青那样抵达现场,走到基层中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记录时代。“那些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村党支部书记、那些专注科技创新的‘小巨人’企业、那些在乡村振兴路上默默耕耘的普通人——是真正值得被时代铭记的故事和人,更是我们应当聚焦的新闻主角。”

绝壁上的回响:

新太行故事中的“精神IP”启示录

与太行山为伴的辉县,不乏逆天改命的故事,更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富矿”。

前有穆青笔下的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原拍石头公社党委书记孙钊,后有带领村民开辟“天路”,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

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向大家分享回龙村克难发展之路

在回龙村崖壁上的会议室里,记者们见到了张荣锁。年过六旬的他还保留着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和乡亲们“扳倒穷山,挖掉穷根”的故事。

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与学员追忆回龙村修路历程

回龙村地处太行深山,被40多道山梁隔离成17个自然村。村民出山不便、生活艰难,深受其苦。20世纪90年代,已经走出大山、挣得100多万元的张荣锁回到家乡回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先架电、后治坡,修通公路通汽车”,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甚至有人献出生命。最终,回龙村不仅开辟出通往外界的公路,更走上了产业致富的大道。

乘车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村庄时,记者们连连发出“了不起”的感叹。而当了解了“回龙精神”的由来后,大家又开始寻找新的故事。

张荣锁告诉记者,如今的回龙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农产品种植业,年集体收入达600多万元。

回龙村村民王治全向记者介绍自己种植的连翘

村民王治全说:“以前下山上山,一趟要一整天;现在坐车十几分钟就下山了。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天让收多少,才能收多少;现在在山上管理连翘,每月都有约3000元工资。妻子在附近的景区打零工,也有一些收入。等到连翘成熟后,收入会进一步提高。”

在采访完王治全后,江西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张雪说,穆青前辈教会我们,到群众中去,去了解他们的心声,才能写出更接地气的文章。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李佳说:“穆青老师把基层人物写得那样生动感人,对我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非常值得借鉴。花时间去打磨作品是很考验人的,也是非常磨砺心性的,但是,用真心换真心,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作为记者的信念。”

时代造就穆青,时代也需要“穆青式”的好记者。

当记者在回龙村最高点放飞无人机时,镜头记录下震撼一幕:穆青当年走访的村庄旧址旁,一座座民宿、一道道水渠与一棵棵古柏并肩而立。

暮春时节,八百里太行山麓,苍苍横翠微。微凉山风自千仞绝壁上吹过,吹动年轻记者们的采访本,纸页间密密麻麻,摄像机持续工作,这既是十进太行的新闻基因,也是破茧重生的传媒新章。

对于如何保持人民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时代精神?或许,践行“四力”的新闻人,此刻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 注意!这些账号都是假新闻媒体→ 近期,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新闻信息内容管理,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假冒仿冒新闻单位。新浪微博账号“黑龙江新闻观察网”“互联网新闻网”、微信视频号“直播忻州”、百度百家号“上游皖观察”、今日头条号“时代之声”等1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将于9月1日下午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消息,9月1日(星期一)下午3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请华侨华人代表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
  • 记者体验:“人工智能+”的狂飙与激情 从今天(8月29日)起,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数博会上,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前沿科技,“人工智能+”又有哪些新突破?继续跟着记者去数博会上体验。每小时350公里的虚拟时速,是什么感受和场景?这两天,2025虚拟F1中国公开赛贵阳大奖赛正在开赛。该赛事分为全民挑战赛和精英赛,
  • 大气儿不敢喘,如厕得遮脸,街头公厕怎么避免脏与尬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点评京城公共厕所的帖子不少,最常被“挑刺儿”的是胡同里的公厕和街头的移动公厕。这些公厕的实际情况如何,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记者多路走访,探寻问题“病根儿”,并倾听市民、保洁员对公厕设计的改进建议。望看着别人的“作品”真膈应如厕之前,如果看到坐便器、蹲便器内有别人遗留的“作品”是什么
  • 贾渝同志在南京逝世 【来源:江苏新闻】8月28日,苏交科集团官微“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沥青路面技术专家、国际沥青路面协会首位华人主席,苏交科集团总裁顾问贾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27日6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贾渝同志是我国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与引领者。他毕生致力于沥
  • 辽宁持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主办的“家风的力量”宣讲活动现场,一部名为《大婚当前》的情景剧落下帷幕,以鲜活的表演引发全场热议。这部聚焦借子女婚礼大肆收礼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剧目,是西岗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
  • 两个落马“蔡光辉”竟是亲兄弟,一个正厅一个副处,父亲称长子曾改名 2025年7月25日,贵州省黔南州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黔南州贵定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蔡光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黔南州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巧的是,半年前的2025年1月10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显示,也有名为蔡光辉的厅官落马。通报称,“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
  • 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访谈弘扬沂蒙精神 发挥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专访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在临沂客户端讯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城市底蕴、千万人口、商贸物流、民营经济、丰富资源、城乡融合等优势,加快建设实力强劲、活力迸发、开放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