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畅谈地方志 传承弘扬南阳历史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1:12:00    

近日,一场特别的专题讲座在南阳梅溪沙生活书店举行,南阳文化学者、地方志专家郭文学以《古代志书的校点及对现代地方志的一点意见》为题,畅谈古代方志编纂与校点,分享自己在校点古代方志方面的心得体会。

土生土长的老南阳郭文学对南阳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退休前他从事的是审计工作,非文史类专业出身,但自2005年起,他着手发掘南阳历史文化,20年间收集整理了大量史料,撰写了大量文史稿件,力争为人们留下老南阳的记忆和印象。自2012年至2023年底,他先后完成了《卧龙区军事志》的校订、《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校点,并与南阳师院教师欧阳光合作完成康熙《南阳县志》的校点,成为南阳著名文化学者和地方志专家。

讲座中,郭文学从“古代方志的编纂”“南阳地方志的前身后世”“古志的校点”“现代志书的缺憾”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地方志的起源、编纂的意义、南阳现存方志,讲述了自己参与志书校注的过程及存在的缺憾,指出部分现存志书存在的错误,并对新修地方志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听众也踊跃发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受益匪浅,拓展了大家的视野和研究思路,也加深了对南阳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兴趣。

全媒体记者 李萍

相关文章

  • 畅谈地方志 传承弘扬南阳历史文化 近日,一场特别的专题讲座在南阳梅溪沙生活书店举行,南阳文化学者、地方志专家郭文学以《古代志书的校点及对现代地方志的一点意见》为题,畅谈古代方志编纂与校点,分享自己在校点古代方志方面的心得体会。土生土长的老南阳郭文学对南阳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退休前他从事的是审计工作,非文史类专业出身,但自20
  • 南阳:倾力打造中心城区内河“月季廊道” 丨南阳月季 香飘五洲 今年以来,市城市河道治理中心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市城管局“月季名城”建设战略部署,秉持“城市绣花”理念,充分利用我市内河水系资源独特优势,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对中心城区内河沿线绿道空间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月季种植提升工程。同时,我市全方位、多举措加强新植月季管养,全力确保月季最大成活率,为打造“月季名
  • 读创今日荐书 | 故宫里的神兽有怎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故宫建筑中有多少种神兽?故宫建筑神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何种造型?故宫建筑神兽有何种文化特征及特定含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主要从事古建筑、馆藏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在《故宫里的神兽》这本书中,他以“强政神兽”“消灾神兽”“纳福神兽”“宠物神兽”四大维度,辅以近400
  • 南阳兰花闪耀长安兰博会 斩获两项大奖 4月15日,第32届中国(长安)兰花博览会在西安市长安区开幕。南阳市兰花协会在本届兰花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不仅参展作品斩获特金奖,协会还荣获最佳组织奖,可谓是双喜临门。据了解,南阳市兰花协会携百余盆精品兰花参加本次兰博会。展会上,南阳展区以春兰之清雅、蕙兰之雄浑、建兰之绮丽构筑视觉盛宴,参展兰花植株品
  • 南宫:文旅融合绘就多彩新画卷 来源:光明网 近年来,南宫市依托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立足“文化兴市”战略,持续塑造推广城市文化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厚植文化底蕴、推动绿色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方位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平原文旅示范区。高位推动,擘画文旅融合新蓝图南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工作,将文旅多元融合发展作为“
  • 解码南阳军事血脉:透过一场国防展,重新认识一座城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4月12日,2025河南省国防教育科技展(南阳站)(以下简称“国防展”)将在南阳市花境公园开幕,这个春天南阳最“硬核”的打卡地来了!为什么是南阳?本届国防展落地南阳的背后,是这座中原古城三千年从未熄灭的军事DNA。南阳诸葛草庐 图片来源:河南广电中国军事史中的“南阳血脉”南阳,这片
  • 货通四海枢纽兴——我市加快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探析|春涌南阳 社长(总编)“五聚五提”报道基层行 晨曦初露,物流业又从忙碌中开始了新的一天:新华城市广场的卷闸门嘎吱声此起彼伏,商户们早早来到店铺,整理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准备迎接纷至沓来的客商,中心城区80余家专业市场也上演着同样的场景;与各专业市场交错分布的35座大型物流园区,20多万辆各式货车装货卸货,经由直达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物流专线,将
  •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寄语赊店书会——出人出书走正路 曲艺赋能乡村兴 3月30日,刘兰芳为父老乡亲送上《诸葛亮出山》。申鸿皓 摄醒木一拍风云起,折扇轻摇说春秋。3月30日,社旗县赊店酒乡小镇再次迎来赊店书会。“河南社旗好地方,赊店书会美名扬,说段评书来祝贺,祝您身体更健康!”当天上午,81岁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乡亲父老奉上《诸葛亮出山》,引起全场欢呼,久久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