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芳杰
这个周末起,跨省进入广西的外省籍小客车,高速费用将省下一笔钱。据新华社,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布信息,自2025年5月9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每周五(00:00)至周日(24:00)(法定节假日减免除外),广西对外省籍小客车实行通行优惠,“引客入桂”扩消费。

广西新规
在上述时间段内,对跨省进入广西、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任一收费站出口驶出并使用ETC支付方式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免收特定省界高速公路路段车辆通行费。同时,对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行驶且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任一收费站出口驶出、使用ETC支付方式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给予广西境内高速公路(含南宁及桂林机场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半优惠,使用非ETC支付方式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给予广西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8折优惠。
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是不少自驾族的出发动力。但是,节假日之堵,也成为了车主们的“痛点”。广西此举,正是在尝试从“节假日普惠”到“周末精准引流”,避开法定节假日拥堵,精准吸引珠三角、云贵川“4小时经济圈”上班族,预计将带动周末游客增长200万人次。可谓既有吆喝又有赚头。
客流引来了,还需要服务的联动。随着桂林部分民宿乘势推出“高速费抵房费”,北海银滩路段免费开放等促销手段,有望形成“交通减免—住宿引流—景区消费”闭环。
用交通成本的“减法”,换来消费扩容的“加法”,广西的精打细算,对旅游市场带来了正向激励。肉眼可见,优惠政策降低了游客赴桂旅游、探亲、商务等综合成本,释放“自驾游”“周末经济”潜力,激发了跨省消费新活力。
会“算账”的,不止是广西一家。云南针对老年团推出了“慢游专线”,搭配“景区门票免票+导游陪同补贴”的政策;上海迪士尼推出“学生票+工作日票”组合,周一至周四票价降40%,带动非节假日客流增长25%;四川发放6800万元文旅券,覆盖“哪吒IP”嘉年华、熊猫主题夜游。这些政策,同样体现了对特定客群的定制优惠,效果更加明显。
降低交通成本不是简单的价格补贴,而是通过对旅游要素的深度整合,重新构建产业价值链条。从“小切口”撬动“大市场”,我国的文旅产业正在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政策赋能、市场进化,文旅市场开始突围,深度参与供给侧改革。期待更多的旅游地,走出不一样的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