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东昌府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起源与身世
相传秃尾巴老李是东海龙王三公主与南海龙王二公子的私生子。三公主因抗拒与西海龙王大公子的婚约,与二公子私奔,后被东海龙王逐出龙宫。流落凡间的三公主在道口铺王海子村生下一条黑龙,其凡人父亲因恐惧黑龙的龙尾,用镰刀砍断其尾。
黑龙负痛化作闪电飞往东北,后定居于黑龙江(原名白龙江),战胜作恶的白龙,成为山东移民闯关东时期的精神寄托。
祭母与“冰不砸堂”
每年七月,秃尾巴老李会携风雨回乡祭母,形成“连风夹雨”的奇观。因王海子村原属堂邑县,当地传说其庇佑下“冰雹不砸堂邑”(冰不砸堂),且村中龙母三娘庙附近的“神井”永不干涸,求雨灵验。如今,道口铺舞龙队表演前必至该井“游井”并祭拜龙母三娘,否则龙灯会被烧毁。
二、凤凰集村的由来
凤凰仙子报恩
古时闫寺街道一带有一座大山,村民树根夫妇救下一只受伤的凤凰。凤凰实为仙子化身,为报恩移走大山并引溪水成河,使此地变为沃野。次年,群凤盘旋庆贺,村庄遂名“凤凰集”。元代起有人定居,明初因战乱仅剩郎、刘两姓,后山西移民迁入。村中还以清代书法家解岚题写的光岳楼匾额“就日瞻云”闻名,并是抗日红色堡垒村,建有东昌府区烈士陵园。
三、金冠传说:孝感动天
梁巧儿的孝行
明朝大旱时,王海子村梁巧儿为赡养公婆乞讨度日,甚至偷喂马的高粱熬汤奉亲,自己仅饮半碗稀汤。其孝行感动上天,雷雨骤停后一顶金冠从天而降,刻有“增孝顺儿媳妇梁巧儿”八字。金冠现世后,旱情解除,草木复苏。此传说成为当地弘扬孝道的典范。
四、鲁义姑义举退敌
战国时期,敌军追至博平鹅子屯(今韩屯乡罗屯村),村妇鲁义姑怀抱侄子、手牵亲儿逃难。敌兵质问其“抱大牵小”,她答:“宁舍亲子,不弃孤侄。”敌军感其仁义,弃兵器于井中退兵。后人建鲁义姑祠纪念,祠周十里风调雨顺,无雹灾之患。
五、白胡苍龙舞龙习俗
起源与特色
清代状元傅以渐回乡时,道口铺舞龙队以“跪行舞龙”技惊四座,获赐白须龙灯,成为东昌府舞龙最高象征。龙须白色象征长者尊崇,表演前需“游井祭母”,龙腹点牛油蜡烛,夜间如火龙翻飞。经典动作“龙盘柱”寓意富贵,“卧龙”展现蹲步舞技。1987年当地重启技艺传承,现为省级非遗。
六、东昌葫芦雕刻的传说
工艺起源
宋代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后,结合本地葫芦资源,首创雕刻工艺。题材涵盖四大名著、民间故事(如桃园三结义、八仙过海),技法融合范制、雕刻、火绘。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吉祥,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现代传承人王树峰推动技艺进校园,作品《水浒故事》《梁祝》屡获奖项。
七、王泓阳的传奇轶事
明代沙镇王楼村神童王泓阳,七岁通晓经典,年少中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机智故事包括:
1. 庙台应试:以“逮鱼”诱老人下庙台,智胜考题。
2. 智索休书:假称修改错字,骗回休书并劝和夫妻。
3. 严惩轿夫:以土坯压轿惩戒戏弄他的轿夫。
4. 嬉赢宰相:借下棋摸娘娘脚,令宰相认输。
八、东州湖的诞生
古时聊城梧桐林栖居凤凰,东海恶龙夺地引发洪水,雄凤战死,雌凰携孕逃离,百鸟散尽,此地遂成汪洋“东州湖”。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感恩今日头条平台分享正能量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