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奋战春天里!山东港口日照港实干争先开新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25:00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

今年以来,在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日照港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全面深化年”各项任务目标,满弓劲发向前冲,聚力攻坚谋突破,以奋进之“姿”谋发展之“势”,奏响了改革创新、奋斗攻坚的最强音。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量均实现同比稳步增长。

高效组织,货畅其流通八方

走进日照港石臼港区码头前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生产景象:各类机械设备高效运转,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泊位上大船齐靠,现场各个生产环节紧密衔接……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开年以来,日照港牢牢锁定“业绩为王”,强劲发力、强势突破、强力攻坚,从纸浆船舶单舱口作业创下全国同类型船舶纸浆接卸作业新纪录,到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四艘船舶同时在泊作业,刷新船舶昼夜吞吐量纪录;从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作业区煤炭接卸量创新高,到石臼港区火车疏港连刷四项新纪录……一项项新成绩,一次次新突破,助力货物畅通流转。

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日照港持续优化生产布局,科学配置生产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组织质效。合理规划泊位使用,保障件杂货船舶作业高效顺畅;加快流程设备调试运行,东区流程化、粮食基地项目作业量持续增加;打破思维定式,统筹流程泊位提高煤炭货种接卸量,推动煤炭货种在港全流程作业,有效保障生产降本增效。

聚“链”成势,澎湃发展新动能

近日,一批新能源汽车从日照港运往海外,标志着日照港“新三样”出口业务实现新跃升。此次业务突破以“海事监管智慧化、海关服务集成化、港口业务创新化、板块联动融合化”四位协同机制为核心支撑,持续畅通物流通道,助力新能源装备高效出海。

今年以来,聚焦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日照港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优势,联合海事、海关、边检及兄弟单位优化服务流程,通过整合监管、通关、物流和服务环节,推出覆盖报关申报、运输方案设计、货物全程跟踪的汽车出口专项服务,并与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针对性解决新能源汽车出口中的操作难点。同时,集聚全链条生态合力,积极为广大客户量身定制多式联运、“一箱到底”等“管家式”物流方案,助力更多“中国制造”通达全球。

春天服务,书写客户满意答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日照港持续深化“春天服务”品牌建设,以春风态度、春雷效率、春雨价值,全面提升全链条、全要素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优化流程,保障煤炭供应——面对近期电厂能源需求旺盛与船舶集中到港,日照港加大煤炭保供力度,采取“以疏促卸”策略,持续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前分解卸船计划、检查设备状态、预判作业难点,压缩交接班时间,全力提升生产作业质效,保障电厂原材料供应。

真情服务,打造暖心驿站——针对中韩旅游航线旅客,日照港推出系列“暖途”举措和“暖心”行动,从方言翻译到文化解码,从志愿服务到人文关怀,确保服务接地气、冒热气,全力打造中韩暖心“中转站”,为旅客提供温馨、便捷的出行体验。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走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港口“全面深化年”,日照港将锚定各项任务目标,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一往无前的拼劲,创造新业绩、实现新突破,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全球首发!“四臂机器人”问世 效率狂飙200% 身高1.56米,体重280公斤,续航6—8小时,单手负载3—16公斤,能在超大立体空间从事任意角度作业,操作精准,能适应多变复杂的工业环境……近日,闵行飒智智能发布“超人形四臂具身机器人”,智能升级200%,作业360°无死角!编辑: 潘窈窈责编: 顾怡玫
  • 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 7月19日6时10分,满载着346吨36米、60米两款特型钢轨的55016次列车,从灵山站准时驶出,前往鲅鱼圈北站,随后经由营口港“换乘”轮船,驶向最终目的地非洲南非,该次钢轨的成功运输,标志着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今年以来,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特型
  • 果然视频|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众人合力施救 7月18日,枣庄,一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部。接到求助,枣庄消防龙泉救援站立即到场进行扩张作业,及时帮男子脱困,并将其交由120送往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蒋君)
  • 果然视频|女子被压面机“咬”住手,消防员拆机施救 7月16日,德州,一女子不慎被压面机“咬”住右手。接到求助,德州消防具丘山救援站立即到场进行破拆作业,及时帮女子脱困,并将其交由120送往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贾学健)
  • 船舶进港 防范“丹娜丝” 7月6日,一批海上作业工程船舶进入乐清湾内停泊,防范“丹娜丝”来袭。(蔡宽元 摄)
  • 国内首款!太重自主研发紧凑型七节伸缩臂随车起重机惊艳亮相 刷新中国工程机械极限纪录太重新型随车起重机专治各种“够不着”  本报讯 太重集团6月26日发布消息,太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紧凑型七节伸缩臂随车起重机惊艳亮相,以硬核科技实力刷新中国工程机械极限纪录,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在都市高空作业场景中,传统吊机常因空间限制在复杂工况下“束手无策”。但太重这款
  • 破局海上碳转运难题,全球首单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在洋山港完成 又一全球航运绿色转型“首单”落地上海洋山港——6月19日,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OCCS)系统完成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LCO₂)接卸作业,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的完整生态闭环,为全球航运减排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船舶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 洪楼片区吹起巨型“气球”,工地扬尘噪音关进里面 施工工地紧邻生活区,如何防尘降噪,减少对周边的影响?济南市历城区洪楼1905项目施工现场给出了一个答案,用“大气球”把工地罩起来。6月16日,记者到现场探访,看看这个“大气球”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这是济南第一座基坑式气承气膜。”洪楼1905项目负责人王禄仁介绍,该处是洪楼1905项目施工现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