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那些做了近视激光手术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9:49:00    

不戴眼镜,世界一片模糊;戴上眼镜,生活又有诸多不便……不少有近视的人们会动做近视激光手术的心思。

然而,很多人想做却又不敢做。他们担心在小小的眼球上做手术不安全,也担忧做完手术后会有后遗症,更恐慌未来近视反弹等等。那么,近视激光手术到底安不安全?

01

近视激光手术能“摘掉眼镜”

但有一点要注意

近视激光手术学名叫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一类主要针对成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其目的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操作,使患者矫正屈光状态,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

通过近视激光手术治疗,患者的视力通常可以矫正到术前检查得出的理想矫正视力(例如术前戴眼镜的视力为1.5,那么通常术后的视力水平也能达到1.5),真正实现摘掉眼镜的愿望。

有研究统计了1630万接受手术者后续情况,发现术后有97%的患者裸眼视力达预期矫正,给患者带来了良好舒适的裸眼视力和生活视觉体验,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满意率平均为95.4%(87.2%~100%)。我国北京协和医院也曾对术后10年患者临床效果进行了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有效,98.70%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预期的屈光矫正。

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近视激光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只是将术前存在的近视度数矫正过来,并不能预防术后新增长的度数,也不能预防或者治疗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

很多人误以为做了近视手术就进入“近视免疫”的状态,眼睛就变成了“火眼金睛”,就开始忽略了对眼睛的保护,肆无忌惮地刷手机、玩游戏……殊不知这样会导致近视又悄悄地出现,所以做完手术后依然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02

近视激光手术安全吗?

随着年龄增长会不会度数反弹?

首先说结论,近视激光手术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安全。

20世纪80年代末,激光近视手术兴起,其利用准分子激光改变角膜曲率,使光线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这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较高,迅速成为了矫正近视的主流。2004年,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诞生,利用飞秒激光精准切割角膜来改变角膜曲率,手术方法更为安全、有效。

很多人担心手术后度数会反弹,其实大多数人是不会出现度数反弹的,仅有小部分患者会出现屈光回退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度近视患者及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的患者。有国内研究发现,术后10年屈光回退量≤50度和≤100度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64%。可见手术后度数反弹的风险是偏小的。

至于还有人担心做了近视激光手术,到老时眼睛会不会瞎?这种担忧是完全没必要的,这种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近视激光手术是对角膜进行精准切削,并不会影响眼内结构和组织的安全,即使有些人到老了出现严重视力下降,也多是因为高度近视本身相关的并发症所导致,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等,与手术并无直接相关性。

03

做近视激光手术

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

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近视激光手术也不例外,但它的风险很小,并且通常可控。激光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

  • 视觉干扰

包括一过性或永久性眩光或光晕,尤其在夜间或者暗环境下视力下降、眩光会比较明显;有的人在夜间驾驶车辆时会有明显症状,但这种症状一般数月后会适应或缓解,不必过于恐慌。实在担心的话,及时找医生沟通就好。

  • 对比敏感度降低

这种情况通过专门的检查设备可以查出来,适应后基本感知不到。

  • 干眼症

干眼症是术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通过补充人工泪液是可以缓解相关症状,一般会使用至术后3~6月。

  • 需要提早配戴阅读镜

一般来说,眼睛在40~50岁左右会出现调节力下降,具体表现为近距离看较小字体出现吃力的情况,类似于“老花眼”的症状。近视的人因为看近的时候眼睛不需要动用调节,所以症状不明显。但做完近视手术后就相当于不近视了,因此可能会同正常人一样出现近距离阅读困难。不过这种情况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可以通过调节力训练来改善。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也不必过度恐慌、害怕,大部分人都能够很快适应。不必进行过度对比,以免焦虑情绪导致视觉不适症状加重。

04

所有人都能做近视激光手术吗?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有疑惑,只要想做近视激光手术,就都能做吗?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的群体

1. 年龄≥18周岁(除特殊情况,如择业要求、高度屈光参差、角膜疾病需要激光治疗等);术前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患者本人及家属需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屈光状态基本稳定(每年近视屈光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时间≥2 年。

3. 屈光度数:近视≤1200度,散光≤600度,远视≤600度。如果选择表层切削手术建议近视度数≤800度。采用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者,建议矫正屈光度数+近视散光度数≤1000度。

不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的群体

手术前需要进行完善详细的眼部检查。如果发现存在以下情况,那么即使近视度数符合条件也是不适合进行激光手术的。

1. 疑似圆锥角膜、已确诊的圆锥角膜或其他类型角膜扩张。

2. 眼部活动性炎症反应和感染。

3. 角膜厚度无法满足设定的切削深度:中央角膜厚度<450μm、预期切削后角膜瓣下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250μm(建议280 μm)、预期术后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小于术前角膜厚度 50%。

4. 重度干眼。

5. 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如眼睑缺损、变形等。

6. 尚未控制的青光眼。

7. 影响视力的白内障。

8. 未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

9. 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10. 疤痕体质者。该类群体伤口愈合后容易形成疤痕疙瘩,进行近视激光手术可能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情况,进而导致角膜瘢痕增生,进而影响视力恢复。

进行近视激光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按照医生要求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2. 合理适度使用电子产品,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6米远以外眺望1~2分钟。

3. 避免随意揉搓眼睛。

4. 避免佩戴“美瞳”。

5. 避免眼部意外伤害、如撞伤、戳伤等。

6. 若有突发眼红、明显视力下降及时就医。

7. 每年定期眼底检查

总结:近视激光手术是一项成熟且安全的手术,术后真的能帮助患者提高视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大家需要理性看待。

而且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如果术后用眼方式不对,度数还会像正常人一样加深。所以即便做了手术,日常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避免过度用眼而“重蹈覆辙”。

相关文章

  • 全国知名斜弱视专家颜建华教授于5月3日在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坐诊 掌上春城讯5月3日,全国知名儿童眼病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颜建华教授将亲临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坐诊。患斜视、弱视、眼眶病等困扰的患者,可提前联系昆明普瑞眼科医院预约抢号。据介绍,斜视与弱视是常见的眼部疾病,尤其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它们犹如隐匿的视力“杀手”。斜视,不仅仅是眼球位置的异常偏移,若不
  • 中国科研团队历经十年调查发布研究成果——中国有多少棵树? 郭庆华团队成员在进行野外调查。郭庆华(中)与团队在进行测量。郭庆华团队采集生成的数据图。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写照。截至2023年底,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那么,中国到底有多
  • 与肥胖抗争 在一个专业减重营里,学员正在上运动燃脂课。负责人表示,来参与减肥营的学员大都是重度肥胖者,想通过集中的脱产式训练,实现减重(伊凡/图)在中国,成年人存在体重超重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2018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而在
  • 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国家卫健委要求为护士减负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人手不足”“待遇不高”“倒班频繁”“非护理工作多”“医患冲突”“分工、分级不明”……近期,第一财经对多地临床护士、护理学学生开展调研,多名一线护理工作者反映了前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和重症医学科、儿科等科室更为凸显。为切实给临床护士减负,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在25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
  • 蓝莓价格“腰斩”!每天吃一盒会发生什么?皮肤真的会变白吗?  近期正是蓝莓大量上市的季节,全国多地蓝莓价格出现“腰斩”。据央视记者报道,进入 3 月以来,市场中蓝莓的供应量逐步增加,目前蓝莓价格比刚上市时出现明显回落,一盒 125 克的蓝莓,根据规格不同,售价从十元到十几元不等。  最近几年,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蓝莓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很多
  • 富县:药店推行电子处方 便民服务再次升级 4月23日,走访富县部分药店时发现,多家药店醒目位置主动亮出电子处方开具流程指引,为群众购药带来全新便捷体验。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纸质处方的限制,让群众买药“少跑腿”,进一步提升了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以前,群众如需购买处方药,往往需要专程前往医院挂号、问诊、开具纸质处方,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对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豪杰:前列腺癌发病逐年上升,亟需推进早筛早诊早治|21CC肿瘤周 编者按: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主题为“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
  • 服用减肥药后被送急诊 滥用医疗手段减肥乱象何以屡禁不止? 法治日报在北京市海淀区警方近日破获的一起有毒减肥食品案中,涉案“网红”主播销售含违禁成分“布噻嗪”的“减肥神药”,导致消费者出现呕吐、肠胃痉挛等不良反应。“布噻嗪”是一种利尿剂,虽有让人短期减重的效果,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无独有偶,此前,江苏的倪女士在某聊天软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