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作金额超3000亿元,业务覆盖重庆东站等门户枢纽——中国中铁助力重庆织密立体交通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0:36:00    

5月15日19时,山城重庆迎来一场震撼的光影盛宴——备受瞩目的重庆东站正式亮灯。整座高铁站流光溢彩,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星际战舰,完美诠释了“山水千里,智慧光韵”设计理念。

这场融合“赛博朋克”风格与科技美学的视觉奇观,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建工集团的匠心设计密切相关。

5月21日,中铁西南区域总部传来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中铁与重庆携手深入合作,截至今年4月底,合作金额超3000亿元,业务覆盖重庆东站等门户枢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城市建设等领域,参与并见证重庆从“蜀道难”到“立体交通网”的华丽蜕变。

助力打通大通道

为基础设施建设强筋壮骨

回溯历史,中国中铁与重庆的缘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结下。1950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破土动工,中国中铁的前身——铁道部工程总局西南铁路工程局勇挑重担,带领10万军民,仅用两年时间便建成这条505公里的钢铁动脉。成渝铁路打破了“蜀道难”的千年困局,成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如今,这份基建情缘在新时代持续深化。

在重庆打造“米”字型高铁网方面,中国中铁抢抓机遇,参与建设了郑万、渝厦、渝昆、渝万、成达万、成渝中线、渝西、渝宜等10余条铁路,合同总额约826亿元,占全市铁路合同额的52%,助力和加快重庆打通出渝高铁大通道。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中国中铁累计参与了重庆12条轨道交通线路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其参建总里程达239公里,其中已运营里程197公里,占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的34%。其中中铁开投重庆轨道指挥部参建的15号线一期,累计完成97.3%;27号线一期,累计完成75.5%。

在高速路网方面,中国中铁投资参与建设了永璧、永津高速、渝湘复线高速等13条线路,建设里程达1028公里,并承建果园港、江津港等8个港口码头项目,以及江北机场T3B航站楼等项目。

擦亮“桥都”名片

创下多个第一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一座座重庆桥梁突破地理限制,与城市相融共生,让重庆成为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桥都”。

“桥都”亮丽名片的背后,不乏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的身影。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重庆市公路勘察设计所。2020年8月,响应重庆国资国企改革号召,中国中铁战略投资13.76亿元重组重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成立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

之后,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在深耕重庆的同时,积极走向全国,实现跨越式成长。如今,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较重组前增长超80%,成为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截至目前,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已经在渝规划设计5000余公里高速公路、300余座特大桥,100余项大型港口、2000余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众多桥梁隧道创下多个“最”——

在建的奉节至湖北建始高速公路大溪河特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最高桥塔316米,为重庆高速公路最高桥塔,首创了国内外置式锚管索梁锚固体系;

在建的武隆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武两高速)凤来特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钢拱桥;

在建的江龙高速复兴长江大桥,为长江上游最大跨径桥梁;

已经通车的江津至贵州习水高速公路(江习高速)笋溪河特大桥,为重庆第一高桥;

江津鼎山长江大桥,是重庆绕城高速的重要跨江通道,为长江上游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斜拉桥;

由其设计的城口至开州(城开高速)高速城开隧道被称为“隧道不良地质博物馆”,全长11.472公里,为目前重庆市运营隧道中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在建的奉建高速龙骨坡隧道,全长12.354公里,被称为“重庆第一隧”,隧道最大埋深约1036米。

智慧赋能

助力重庆打造智慧城轨网

在数字重庆建设中,中国中铁以科技重塑市民乘车体验。

5月20日上午,在4号线石船车辆段,一位轨道交通巡检新“新成员”——列车巡检机器人,正自行行走在段内巡查。

这台机器人与普通巡检人员相比,功能极其强大,巡检时“身兼多职”:拥有灵活的机械臂,携带着高清3D相机,可以360°无死角对车底、车侧关键部件进行“CT”式拍片扫描。

它不仅能把控正线运营车辆走行部关键数据,还能微观分析轨道交通运用库检修列车下传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精准分析,可以预判车辆可能存在的故障,并指导维修工作“直击病灶”,巡检效率是人工的3-5倍。

这个“强悍”的机器人,由中国中铁参与组建的PPP项目公司——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号线公司)引入的设备。这也是重庆智慧城轨建设的缩影。

4号线起于民安大道站,终点为黄岭站,于2022年6月实现全线贯通运行,单程运行时间约69分钟。

目前,四号线公司正推动4号线向“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慧城轨升级。

如在铁山坪站推出智能安检机,这是重庆轨道线网运营车站中唯一一个配置智能安检机的车站,融入了太赫兹毫米波人体成像探测仪等前沿技术,即便乘客随身携带小包等物件,也无需特意停留,短短3秒便能完成安检程序。

打造的基于BIM平台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对各个车站的生产系统,如电扶梯系统、站台门系统等实时监测分析,提供设备故障状态报告,分析关键设备的亚健康状态,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应对等。

数据显示,4号线自2022年6月贯通运营以来,累计运送乘客7455余万人次,大大便捷了沿线群众出行。

相关文章

  • 合作金额超3000亿元,业务覆盖重庆东站等门户枢纽——中国中铁助力重庆织密立体交通网 5月15日19时,山城重庆迎来一场震撼的光影盛宴——备受瞩目的重庆东站正式亮灯。整座高铁站流光溢彩,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星际战舰,完美诠释了“山水千里,智慧光韵”设计理念。这场融合“赛博朋克”风格与科技美学的视觉奇观,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建工集团的匠心设计密切相关。5
  • 因看江景像“维港”,武汉一商场露台走红,回应:联动香港很意外,约10家餐厅可看江 最近,武昌万象城的7楼露台走红。由于在露台可以俯瞰江景,它被市民称为“武汉维港”。不少人选择在“蓝调时刻”前来拍照。九派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处露台被称为落日剧场。作为一处商场高区的罕见空中露台,武昌万象城的落日剧场是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牺牲购物中心内部空间,它在长江附近留出一处场所,让消费者欣赏武汉
  • 濮磊:用画笔展示成语魅力 近日,邯郸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内,一幅幅以成语为主题的国画作品引人驻足。从“一言九鼎”的庄重到“邯郸学步”的诙谐,再到“胡服骑射”的恢弘,百余幅成语作品以笔墨为媒,将邯郸深厚的文化底蕴跃然纸上。这些成语国画作品均出自邯郸市口腔医院原纪委书记濮磊之手。“当成语文化邂逅现代创意,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正焕发出
  • 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盛大开幕 5月19日,SIAL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由法国高美艾博展览集团、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北京爱博西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中国、法国、西班牙、波兰、意大利、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匈牙利、比利时、丹麦、土耳其、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
  • 中国暂停自巴西进口鸡肉!泰国或迎来出口新机会! 据泰媒消息,近日,泰国畜牧厅厅长颂川先生透露,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鸡肉出口国家,但由于该国一家农场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导致如中国及欧盟等贸易伙伴宣布暂停从巴西进口鸡肉及鸡肉制品。而据巴西肉类出口企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和欧盟自巴西进口了达793,000吨鸡肉,占总出口的近15%。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上游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国新网商务部部长
  • “00后”欧洲背包客冀做当代徐霞客:因“China Travel”爱上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宁波5月19日电 题:“00后”欧洲背包客冀做当代徐霞客:因“China Travel”爱上中国作者 张斌 刘子琳“我希望像徐霞客一样,把看到的景色和体验到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近日在浙江宁海,来自荷兰的“00后”背包客阿提拉(Attila)受访时说。几年前,
  • 南阳国际家纺产业园开园投产——金梭银线织锦绣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行 全市首个采用“代建+租赁回购”模式建设的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重点项目;采用太阳能发电、污染物零排放等清洁生产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推动我市形成织造、染色、家纺缝纫等绿色生态纺织全产业链条;项目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达10亿元,实现年利税超7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