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派出所民警给她的糖,如今都化成了海风里的温柔。真好!”
“24年前那双手为她擦去眼泪,24年后她用这双手为整个海岛撑起晴空。原来爱的传递,才是母亲节最好的定义!”
“听过曹警官的宣讲,非常感人,非常励志。爱心的传承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个故事具象化,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女警致敬!”
……
记者注意到 ,5月11日,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养马岛派出所民警曹园媛的爱民故事在“山东公安”微信公众号刊发后,感动了很多网友,不少网友线上留言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曹园媛,这名在派出所民警帮扶下长大的女孩,如今已成为辖区的“警察妈妈”,持续着跨越血缘的深情守护。

图为曹园媛。
派出所养大的女孩成了海岛“警察妈妈”
24年前,一群穿着公安边防制服的人走进15岁女孩的家中。从此,她不必再为生活发愁安心读书,还考上了研究生。
24年后,女孩也早已穿上警服,名字传遍小岛的家家户户,成了海岛的“警察妈妈”……
“曹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从您的课堂,我学到了如何用爱心去帮助他人,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母亲节当天,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养马岛派出所民警曹园媛的手机不断弹出祝福短信,办公桌上摆满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和手工艺品。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尊女警蜡像是“园媛爱心联盟”首批帮扶对象小燕特意为她烧制的作品,连警徽上的麦穗纹路都刻画得一丝不苟。

图为孩子们准备的母亲节礼物。
这些带着海岛温度的心意,背后是“警察妈妈”与孩子们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将“家”的概念延伸到整个海岛
曹园媛的故事要从2001年的秋天说起,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父母,留下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生活的重压下,为了补贴家用,还在上学的曹园媛利用课余时间到海边的养殖场偷偷打零工,柔嫩的双手变得伤痕累累。
命运的转机始于养马岛派出所民警的到访:“你这么小怎么能干这么重的活,学费我们来解决,你只管安心读书!” 当年的老所长钟宏胜的一句话,让曹园媛的求学路不再孤单。十年间,派出所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资助从未中断。
研究生毕业时,曹园媛放弃留校机会,回到养马岛:“派出所是第二个家,我想成为像钟叔叔那样的人。”

图为曹园媛与孩子们在一起。
从边防军人到海岸警察,她带着布包、自行车和走访笔记,将“家”的概念延伸到整个海岛,把曾经收到的温暖传递下去。
把“认亲式工作法”刻进海岛每一寸土地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曹园媛,把“认亲式工作法”刻进了海岛的每一寸土地。
她按辈分与村民“结对认亲”,管独居的李大妈叫“奶奶”,帮着晒鱼干、修漏雨的屋顶。给留守儿童扎辫子,在作业本上画满鼓励的小红花,让孩子们拥有了“警察妈妈”的关爱。不足20平方米的“爱心课堂”里,她不仅教授英语、开展法治讲座,还发起“大手牵小手”公益活动。

图为曹园媛与村民“结对认亲”
如今,这个课堂已发展成为拥有多门课程、百名志愿者的“园媛爱心联盟”,成为烟台公益版图上最温暖的坐标。
被爱浸润的海岛上幼苗向阳生长
在帮扶的学生中,最令曹园媛牵挂的还是初三学生小孙,这个因家境贫寒而敏感倔强的初三少年,总把自己裹在宽大的校服里独来独往。
曹园媛没有直接资助,而是以“爱心课堂助教”的名义,鼓励小孙辅导低年级孩子,再用“工作报酬”的方式为他购置学习用品。当小孙第一次站上讲台,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目光,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如今,他不仅主动申请成为长期志愿者,还在作文里写道:“原来被人需要的感觉,比接受帮助更让人踏实。”

图为曹园媛给孩子们上课。
警服上的肩章换了又换,曹园媛的荣誉证书摞成厚厚的一沓。“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但她最珍视的是孩子们悄悄塞进她口袋的糖果、画满爱心的明信片,还有那句带着海岛口音的“曹妈妈”。
这个母亲节,曹园媛依旧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海岛的村巷间,为孩子们送去中考复习资料。她说:“母亲节不只有血缘的牵挂,守护这些孩子成长,也是另一种‘母爱’的延续。”
在这座被爱浸润的海岛上,跨越血缘的“母爱”正随着浪花奔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向阳生长的幼苗。
来源:法治日报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