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柳林县:智慧渔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7 11:53:00    

“我们这个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它和传统的养殖模式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环境控制、养殖效率与产量、成本与技术要求、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资源利用等方面。”东虹智慧渔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李志志介绍着他们公司智慧养殖鲈鱼的情况。

在柳林县留誉镇杜家庄村东虹智慧渔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鲈鱼养殖基地,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巨型鱼缸”格外引人注目,一尾尾鲈鱼在巨型鱼缸里欢快地游动,工人们正忙着往里面中投喂鱼饲料,成群的鱼儿争先恐后地鱼跃觅食,激起阵阵水花,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了解,鲈鱼养殖关键在于喂养和排污,在东虹智慧渔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养殖基地里,这种“巨型鱼缸”俗称高位池,是一种高密度、高位池内循环流水的养鱼技术,不受水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采取了循环用水的生态养殖,有独立的增氧、供水、控温等系统,制氧系统、排污系统、水循环净化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100个养鱼池,可实现24小时持续增氧、水循环,APP智能操控更能确保每天水质的更新。

李志志说:“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水温、水质、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确保鲈鱼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同时我们采用高密度养殖和科学投喂系统,产量是传统养殖的数十倍。通过封闭循环水系统,养出的鱼口感也更加鲜美。”

利用技术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属于生态养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专业处理后,与周边的农业产业相结合,将养殖尾水用于灌溉农田,尾水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天然的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东虹智慧渔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智忠说:“目前咱共有水产养殖池100个,每池投放鱼苗大致4000余尾,预计今年8月中旬出池投放上市。”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智慧渔业用新技术撬动新产业,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100个养鱼池可实现年产鲈鱼300吨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预计今年鲈鱼产值可实现1400余万元。在公司打工的工人高乃元说:“以前我们在外面打工,现在年纪大了,出外面打工也难,如今村里面有了这个养鱼场,我们不用出村就能打工,不但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可以照顾家里,挺好的。”

智慧渔业的发展,是杜家庄村生态养殖的新探索,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李智忠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通过提升科学养殖技术、改善绿色养殖模式,推动杜家庄村水产养殖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周边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实习记者 王卫斌)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文章

  •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庆坪镇:漫山“薯”光促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活,产业旺则百姓富。今年,庆坪镇紧扣“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地条件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龚家沟村、线家沟村2000亩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盛夏七月,走进庆坪镇龚家沟村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连片的马铃薯花海肆意绽放,墨绿的植株在
  • 美媒: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面临短缺,很难在短时间内交付给乌克兰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承诺向乌克兰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乌克兰正迫切希望得到更多防空武器,以抵御俄罗斯的空袭。但美国《军事观察》杂志7月14日发文称,由于美国自己也面临严重的弹药短缺,预计这些武器系统的交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虽然特朗普提出计划要欧洲把现有的美制武器转交给乌克
  • 校企共同研发智慧医疗医护机器人在邵阳学院正式发布 发布会现场。红网时刻新闻6月26日讯(通讯员 余晓冬)6月18日下午,邵阳学院举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暨智慧医疗医护AI机器人发布会,正式推出由微视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该校联合研发的WS—242型智慧医疗医护机器人。据了解,该款医护机器人通过AI指令执行临床医护工作,帮助医护人员从简单重复劳动
  • 造房子像搭积木 河北装配式农房成乡村新样板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郭洪杰 张艺萌 曾丝雨 姚佩珊)你能想象吗?盖房子竟然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河北宁晋县北河庄镇西沙良村第一书记靳银聚家的新房子,最近成了村里的“明星”。10天前,他家的宅基地才刚刚打好地基,如今一栋2层小楼的装配式农房架构初见雏形,墙体已接近3米高。施工现场有一台吊车精准地将
  • 乐山市抓实三个聚焦 加快推动“三农”工作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_重要转载】(1)聚焦问题补短板。聚焦粮食单产偏低、畜牧增量偏少、经作价格波动较大等突出问题,新建主要粮油作物千亩高产展示片43个、市级“双百”攻关方100个,新(改、扩)建投产畜禽养殖场27个、盘活闲置养殖场50个,加快推进7个省级农产品加工专项项目建设,筹备第六届国际(乐
  • 云南建成首个光储直用系统 电力赋能打造零碳乡村“样板房” 在乡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里山乡芭蕉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作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建设点,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芭蕉村的零碳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如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由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推动。
  • 合肥乡村治理,有了“民意直通车” “这路你们可能给修下,方便我们老年人出行。”日前,在庐江县乐桥镇乐桥村王庄村民组的“小板凳”议事会上,村民王应兰老人反映,村里的一处涵洞路面,因为雨季冲刷出现凹陷,存在安全隐患。得知情况后,村“两委”立即行动,组织施工队对凹陷路面进行修复,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2米路面的混凝土浇筑和涵管加固,如今
  • 老外眼中的肇兴侗寨 当一位埃及姑娘在肇兴体验民宿老板的一天,会邂逅怎样的奇妙际遇?首次学唱侗族大歌、刺绣、蜡染的她,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一站,肇兴侗寨,珍宝带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也看到了海归侗家女罗嘉梅的坚持与奋斗,更看到了中国乡村最美的样子。#老外眼中的肇兴侗寨 #埃及姑娘在肇兴侗寨遇见最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