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快看】6.2%!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甘肃信心与底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20:22:00    

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甘肃客户端4月21日讯(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李杨 郭秀睿 万及敏)2025年一季度甘肃省经济运行“成绩单”新鲜出炉!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11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022.7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9亿元,增长5.2%。

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三大需求同向发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民生保障支撑有力……2025年一季度,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稳经济各项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释放政策效应,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一季度全省经济发展呈现高开高走、向上向好、全面进位的积极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冶炼车间。

【最大亮点】

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1%

2月27日,2025年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兰州新区举行。此次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47个,总投资43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43亿元……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批新兴产业崛起发力,为我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强力支撑、蓄积强大势能。

一季度,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达6.6%,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1%,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有色、电力、医药、建材等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形成有力支撑。主要工业产品持续增量扩产,其中,黄金、铅、精炼铜、镍、集成电路产量两位数增长,原油产量增速居全国第5位,天然气产量增速达89.3%,居全国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信息传输、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接待游客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11.7%和16.5%。

【招商引资】

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

4月9日,中景欢途与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成功举办兰州·看见山海经沉浸式演艺文旅综合体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将在兰州新区文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兰州新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旅游体验。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一季度,我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7.5%。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新设立市场主体同比增长8.4%,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21.7%,日均新设立企业比去年同期多4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户,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数达3285户。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项目民间投资增长17.4%,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7.8%,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甘肃推介会在兰州举行。

【动能转换】

经济含“新”量更足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比去年全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和19.2%。同时,新能源持续扩容,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2.4%。科技创新动力增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和6.5%,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增长37.2%。新动能不断积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2.6%和54.1%。

【增速为正】

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项目投资全面推进

项目建设一直是我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季度,我省各市州坚持以“起步就要奋进、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全面推进续建项目开复工,一季度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项目投资增速全部为正,陇南、庆阳等10个市州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省各市州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新入库项目855个,完成投资增长43.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加强项目调度实施,编印“三个项目清单”,组织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04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84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1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5%。民间投资增长8.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长17.4%,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双向发力】

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进、出口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

在诸多政策中,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该政策不仅直接刺激了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更促进了消费信心的提升。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增速为3.6%,比1—2月提高2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9.5%、98.9%和47%。网络消费需求旺盛,限上批零住餐业网络零售额增长28.2%。全省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9%、12.2%。

另外,今年以来,我省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有效推动外贸固稳提质,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一季度我省进出口总值高速增长,进口、出口双向发力,分别增长50.7%、45%,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78.5%。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增长13.6倍。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踏青赏春热潮。

相关文章

  • 投影仪卖不动了!极米科技连续两年营利双降,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投诉 曾一度被认为会取代电视机的家用投影仪,突然不香了。“投影一哥”极米科技近日披露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05亿元,同比下降4.27%;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0.30%。这是继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降之后,极米科技又一次双降。从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极米科技的投影整机产品收入29
  • 新增11个特种作业复审项目 本地从业人员不用再去外地参加复训 本报讯(记者阳聃甫)近日,记者从桂林市应急管理局处获悉,通过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沟通协调,现在我市已经开通数个特种作业操作项目的复审权限,有相关特种作业证复审需求的市民不用再花时间、财力奔波至异地参加复训。此次新增的项目主要包括继电保护作业、压力焊接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
  • 10台核电新机组获核准上海独揽500亿订单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压水堆1、2号机组、山东海阳三期工程、广东台山二期工程、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这是自2022年以来,我国连续第四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
  • 建工修复:联合体中标总投资约11.4亿元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4月30日,建工修复(300958)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城镇管理和生态保护中心发来的“第四师七十一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主体)服务采购项目”的成交通知书,成交单位为新疆鼎源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牵头人)及联合体成员方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南财早新闻|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多家国有大行不再设置监事会 南财早新闻,早听早知道。今日关注1、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等15种类型。2、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充分发挥“两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
  • 灼言丨好客山东绘就文旅发展新画卷 暮春时节,岱青海蓝。秉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好客山东,正澎湃着文旅产业的不竭活力。2025年首季经济数据显示,山东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8.2%,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20%的增速领跑服务行业,文旅消费的强劲动能成为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重要引擎。从“流量”到“留量”,从“网红”
  • 4.27 亿元!“中国绒都”羊绒产业再迎重大签约 4月28日,在 “中国绒都” 第二届优质优价奖补大会暨首届“阿尔巴斯” 杯种羊选美大赛上,来自意大利羊绒顶奢品牌COLOMBO、国内知名企业康赛妮、浙江新澳等7个企业与我市7个绒纺企业,共同签订了购销合同,意向金高达4.27亿元。此次签约企业涵盖了羊绒产业的各个环节,从原绒采购到高端制品生产,形成了
  • 阜阳科技创新成果闪耀第三届安徽科交会 4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阜阳市生物医药、智能驾驶领域2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众多展品在大会上展出,集中展示了我市“6849”产业发展创新成果。    本届科交会开幕式上,我市“右旋糖酐铁绿色制造及其深层次开发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融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