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年三访中国,西班牙首相在国际风云突变之际“用脚投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20:00    

导读

在中国与西班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之际,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于4月10日至11日访华。多年来,中西两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了西班牙经济的多元化和强劲增长。未来,在国际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两国应继续保持对话与合作,西班牙也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作者:苏傲古(Augusto Soto)

西班牙“与中国对话”项目负责人

原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专家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于4月10日至11日访华,将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三年来的第三次会晤,以纪念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过去几个月,西班牙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取得了质的飞跃。

中西两国持续表现出的善意及其合作取得的具体成果,与某些国家针对人员和货物流动设置越来越高的障碍形成鲜明对比。西班牙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有近65万中国人访问了西班牙,较2023年增长了约66%。此外,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更紧密的双边关系推动下,西班牙有望进一步改善领事服务,大幅提升接待中国游客的能力。

2005年建立的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双边关系重新焕发生机。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更包含一系列具体行动,中欧班列义新欧铁路就是例证。2024年,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501亿美元,超过了西班牙与英国、比利时和荷兰的贸易额。因此,贸易联系十分重要,需要各方进行更多的对话,付出更多的行动来实现更平衡的贸易。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西班牙经济增长3.2%,比欧元区平均水平0.9%高出两倍多。经合组织预计,2025年西班牙GDP将增长2.6%,远高于欧洲主要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处于全球技术的前沿。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横空出世;3月,中国多个突破性创新产品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惊艳登场;5月,中国品牌还将亮相拥有106年历史的巴塞罗那国际车展。

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有300多家中国公司展示了他们的最新创新成果。其中,华为、中兴、小米、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斩获第30届全球移动大奖的多个奖项。

去年4月,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和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签署协议,在巴塞罗那创立了一家新合资企业,将引领下一代汽车的未来发展。另据路透社和西班牙《塞维利亚日报》报道,今年3月底,零跑B10电动跨界车的欧洲制造中心可能落户西班牙萨拉戈萨,这将巩固西班牙在欧洲大陆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地位。在两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背景下,中国在西班牙电动汽车、电池和绿色产业仍有广阔的投资空间。

桑切斯首相此次访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为费利佩六世国王和莱蒂齐亚王后今年晚些时候可能的访华行程打前站。西班牙王室首次访华是在1978年6月,几个月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西班牙视自己为跨文明的桥梁。桑切斯首相在较短时间内三次访华,充分证明了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的持久友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天都会有一些“大新闻”发生,促使世界各国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有时会打开新的机会之窗。因此,我们不光要回顾上述一些重大成就,关注此次访问的成果,同样重要的是要继续加强中西两国之间的对话桥梁,并在欧盟与中国关系的框架下审视其重要意义。如今,西班牙在欧盟中的地位比过去更为重要。

与此同时,在中欧共同努力下,《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可以重启,这一决定宜早不宜迟。

最近,曾于2004年提出“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倡议的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参加了一系列有助于推动中西、中欧双边和多边关系的活动。今年的博鳌论坛聚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和“全球南方”60个国家的2000名代表。西班牙与“全球南方”中的拉丁美洲有着紧密的文化、政治、外交、商业和投资联系,而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其中的协同效应值得探索。

在西班牙方面,除了官方层面之外,西班牙多位前任驻华大使通过参加会议、撰写文章甚至出书,继续积极推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其中三次出任驻华大使的欧亨尼奥·布雷戈拉特(Eugenio Bregolat)放在整个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都是个佼佼者。此外,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担任驻华大使的拉斐尔·德兹卡拉(Rafael Dezcallar)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崛起:另一个大国》的书。他在结束语中写道:“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寻求与中国协商解决重大的全球问题。没有中国的贡献,这些问题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他还指出,这需要考虑中方的利益,否则就不可能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Bridges of dialogu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编辑:郑健龙

来源:中国日报

相关文章

  • 以事实为锚 破认知迷局 立清醒中国观 七年深耕、立足事实,9月8日《这就是中国》迎来第300期。本期节目中,主持人何婕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副院长范勇鹏围绕“中国战略预测精准性”、“不干涉原则下的国际影响力”、“青年战略思维培养”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探讨,为观众拨开认知迷雾,搭建读懂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谈及普通人如何提升对中国与世
  •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项科研成果获“创客中国”湖北大赛决赛创业组三等奖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郭爱)9月4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荆门落幕。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噬菌突围——破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生物科技革命”项目斩获创业组三等奖。典礼现场。 通讯员 供图该项目由第四临床学院桑明教授领衔的“循噬未
  • 台湾游客打卡榕江 盛赞“村超”独特魅力 感受大陆乡村蓬勃生机 中国台湾网9月9日讯 9月6日至7日,一支来自宝岛台湾的旅行团抵达榕江县,开启了一场别样的乡村体育文化体验之旅。他们不仅在现场沉浸式体验“村超”友谊赛的火热氛围,更走进“村超”历程馆,探寻这项乡村足球赛事背后的人文故事与精神内核,亲身感受大陆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台湾游客现场观看“村超”。(中国台湾网
  • 21对话|李稻葵:“国家队”要承担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伍素文 实习生王硕 姚文琪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两年来,从概念萌生到写入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各行各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正不断释放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既需要突破硬科技‘卡脖子’环节,更需构建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使链主企
  •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人士:中国抗战的贡献不只是胜利,更为世界创造了和平发展的机遇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9月8日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巨大贡献,并强调中国在当前全球事务中仍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刚果(布)总统萨苏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二战的胜利是全世界
  • 石破茂后,谁将接任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石破茂7日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这意味着石破茂也将辞任日本首相。石破茂怎么说?新任自民党总裁将面对哪些难题?谁有可能成为下任首相?石破茂怎么说  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表示,作为自民党总裁,他对该党在今年7月举行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负责。  
  • 双会龙城圆满收官,全景回顾精彩瞬间 伴随新质生产力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人工智能+”行动实施领域不断深化,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场景拓展、行业赋能、产业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首度联袂,于2025年8月30-31日在江苏常州搭建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产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龙东升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9月2日消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龙东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龙东升(资料图)政事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