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夜”态激发城乡“灯光下的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3 10:40:00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消费提振确立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背景下,夜经济正从餐饮、购物的街巷夜市逐渐扩容升级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约60%的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从傍晚六点到凌晨两点,8小时的“黄金消费带”正重塑城市、乡村的经济脉动。业内人士表示,夜经济正逐渐走向全方位发展的新“夜”态2.0时代,城市运行系统需尽快完成从“日间城市”向“全时城市”的转换,让夜晚真正成为充满体验和机遇的“黄金时段”。

盘活城市存量资产

  以往提到夜经济,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美食街、小吃摊,如今的夜经济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休闲元素,正以城市活力新坐标的角色,加速从单一的夜间时段消费模式向时空场景重构的全域化消费生态转变。

  每当璀璨灯光次第亮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河南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的“夜篇章”也渐次拉开帷幕。“这里的夜晚比白天还热闹!”正在读大三的学生小陈指着灯火通明的街区说。他的身后,民谣酒馆里觥筹交错,吉他声与欢笑声交织成片。

  从北京返郑创业的90后设计师小林,在这里开了一家国潮工作室。“白天做设计室,晚上变身为餐吧,钢架结构和酿酒罐成了天然布景,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工业风。”小林说。

  “曾经的工业锈带已成为生活秀场,六大特色市集深受大众喜爱。园区年游客量近1000万人次,夜间消费占比超六成。”油化厂创意园总经理曹心荷介绍,园区通过打造“文艺+新场景”消费模式,使工业遗存与潮流消费深度融合。这里汇聚了各类经营主体130余家,其中“日咖夜酒”“前店后厂”的复合业态商户就占半数以上,共同助推夜间消费活力在这片承载着独特工业记忆的老厂区里持续攀升。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节假日经济与夜间经济的战略地位,多地将夜间经济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以重庆为例,2024年,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夜间消费规模居全国商圈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西部率先突破千亿元,竞争力居全国第四位。6月6日,上海市商务委与市文旅局、重点商圈及商业综合体共同启动上海“66夜生活节”,以“商业+文化+旅游”多维共振的方式,激活城市夜间经济新势能。

  数据显示,中国夜经济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0.25万亿元。这也正契合了当前消费扩容需要突破“时间”与“空间”约束的趋势——时间维度通过新场景延长消费时段,空间维度通过载体创新释放消费潜能。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提出:“夜经济通过创新时空场景和消费供给模式,正在成为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促进内需释放的有效途径之一。持续推动夜经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点亮乡村富民新图景

  乡村夜生活同样亮眼。随着夕阳隐入群山,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长约200米的特色美食街亮起霓虹,野菜火锅升腾的雾气与烧烤架上的烟火交织,将这个喀斯特山区村寨装点成流光溢彩的“不夜村”。这个曾经寂静的村庄,如今正借着旅游业的东风,大力发展夜经济,让“沉睡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屯味人家”餐馆,返乡创业的夏德军正指挥后厨备料:“野菜火锅日均接待40余桌,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营业额能达到1万元。”在韭黄村夜市一条街,这样的餐馆有42家,仅今年新开业的就有17家,经营内容涵盖火锅、家常菜、烧烤等,独特的口味引得游客纷纷点赞。距离美食街百米处,一家由民居改造的精品民宿早早进入预订高峰。

  大量游客的到来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每天晚上的游客量都在1000人以上,现有的200多户商家,每户每天平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也给我们韭黄村带来了经济上的帮助。”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介绍。

  改变不止发生在这个布依族村寨,不少乡村正以夜的律动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红雁湖村开展“夏日米东·稻香幻境”乡村篝火烟花秀展演活动,为游客带来集烧烤、音乐与娱乐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笆篱镇,以当地特色农产品牛猪羊为奖品的“村BA”篮球赛从黄昏打到深夜,掀起乡村夜经济热潮,带动了笆篱高山黄牛、藏香猪、跑山羊等特色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脐橙、高山蔬菜等特色果蔬也走进了游客视野……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各地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大力发展乡村夜经济,打造出别具魅力的夜游新场景。业内人士表示,点亮乡村之夜,将田园特色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正在打开“乡村+”的各种可能。把乡村夜间经济的热度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动能,推动乡村发展“出圈”,必须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独特性,让每一盏灯火、每一场活动、每一项体验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让“秩序感”融入“烟火气”

  业内人士介绍,夜经济延长了城市的活跃时间,延伸了消费场景,但也对城市配套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平衡“活力”与“秩序”成为新的治理课题,需要重视并加以应对。

  街边流动摊点,一头连着个体经营者的生计,一头连着居民的生活。然而,流动摊点难以监管到位,食品安全问题偶有发生;餐饮垃圾、油污残留,影响市容市貌;部分摊点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这些看似细微却在不断重复的不佳体验,被叠加放大为影响消费信心的关键变量。

  近期,广西南宁市持续推进对流动摊点的整治,督促流动摊贩规范经营。“我们以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既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保障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冯忠明说,为了促进良性发展,南宁全市设置了210个规范摊区,可容纳1.4万个摊位,引导流动摊贩有序经营。“我在埌西夜市集中摆摊一年多,省去了游击摆摊的困扰。这里人气旺,我每周末都能卖出200多个辣椒芒果花。”埌西夜市摊主刘女士说。

  通过完善夜间标识体系、休闲设施等配套保障,上海的夜经济运营正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根据刚刚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持续位列全国第一。2024年,上海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的面积,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

  业内人士表示,夜经济逐渐走向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全方位发展的新“夜”态2.0时代。但一边是不断上升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边是还未跟上的基础设施供给,供需错位呼唤城市运行系统尽快完成从“日间城市”向“全时城市”的转换。业内人士表示,构建适配的基础设施、措施保障和文化表达,这些细节累积的温度,终将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让夜晚真正成为充满体验和机遇的“黄金时段”。夜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界协同发力。政府需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文商旅融合;经营主体则应聚焦消费体验升级,打造更多示范性项目,实现 “烟火气”与“文明风”的良性互动。

  “答好繁华夜色下的治理考题,‘夜经济’方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夜间流量’与‘幸福增量’。”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系教授孙晓东说。

相关文章

  • 齐河县:实施“沃土菁英”行动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近年来,德州市齐河县立足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县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沃土菁英”行动,持续推动农业现代
  •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这些有特色的农产品,是广大消费者的心头好。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农民增收。小小“土特产”如何更好走向大市场?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3条举措,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
  •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庆坪镇:漫山“薯”光促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活,产业旺则百姓富。今年,庆坪镇紧扣“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地条件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龚家沟村、线家沟村2000亩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盛夏七月,走进庆坪镇龚家沟村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连片的马铃薯花海肆意绽放,墨绿的植株在
  • 致敬!高温下的城市“守护者”丨图集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7月21日,成都烈日灼灼,热浪翻涌。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在最近持续的高温下,总有一些身影在滚烫的空气中执着前行,修补坑洼、加固护栏、检测桥梁,维护路灯……他们坚守在高温一线,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和美好。在地表温度突破50℃下维护道路。高温下修补路面坑洼。高温下
  • 隆兴大桥G33主塔“昌”字装饰件吊装准备就绪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作为昌九高铁项目重难点控制工程和我市北二环快速路重要组成部分,隆兴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记者了解到,继隆兴大桥跨赣江西支主桥西岸G32主塔“昌”字装饰件安装完成后,G33主塔“昌”字装饰件将于近日吊装,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昌’字装饰件已经拼装完成,正在进行局部
  • 沈阳新就业群体思想状态与需求状况调查问卷来啦!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增加,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就业形态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城市数字化服务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切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深入
  • 大姚火把节集章地图④|挖到一个“宝藏民宿”!还不快来~ 编者按:小暑刚过,意味着离火把节又近了一步。彝族千年的古韵,到处都留下了火把的痕迹。这个夏天,注定是徜徉水与火海洋的季节,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境内的三潭瀑布景区,被称为“西南第一高瀑”,是火把节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除了可以探秘峡谷深处的瀑布奇观、体验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与动人心魄的娱乐项目、还可
  • 中小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 试点城市、企业“群聊”火热 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士雄 实习生 李昭仪)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答题。今天,第二届中部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平行论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协同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政企面对面畅谈数字化发展,共同探索试点城市协同发展新路径。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