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小说推荐 >

《闻时小筑》苏晚陆知夏精彩内容在线阅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22:55:04    

“鬼?”她终于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轻蔑的冷笑,“以此等凡俗之见称呼我,未免太过无知。”

苏晚被她那高高在上的态度噎了一下,心里的恐惧反而被一丝莫名的火气取代了。都这种超自然情况了,还讲究起礼数来了?

她定了定神,把手电筒的光往下挪了挪,免得直射对方的眼睛,然后壮着胆子又问了一遍:“那你到底是什么?”

女子虚不理会她的问题,反而自顾自地说道:“此宅名为‘闻时小筑’,乃汝外祖母苏绣匠人‘闻时’之故居。你既承其血脉,能见我之形,闻我之声,亦在情理之中。”

苏晚愣住了。外婆确实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但她从不知道外婆还有个“闻时”的名号。而眼前这个“东西”,竟然对自家的事情了如指掌。

“你认识我外婆?”

“自然。”女子虚影淡淡道,“我在此宅中已有些时日,和历代主人都有些交往。你外婆的针线,颇有几分灵气,可惜,终究是凡尘俗艺,未得精髓。”

这口气!说得好像她外婆那在十里八乡都出名的手艺,只是不入流的玩意儿似的。

苏晚心里的火气更盛,胆子也更大了几分:“那你又是谁?说得这么厉害,你又是什么‘精髓’?”

女子虚影似乎对苏晚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态度感到有些意外,但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孤高的姿态。她缓缓站起身,虚幻的裙裾在空中划过一道无声的涟漪。

“吾名陆知夏。”她微微扬起下巴,眼神飘向窗外的月亮,语气里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曾任……大唐尚功局司制。”

“大唐?尚功局?”苏晚咀嚼着这几个字,脑子里那些看过的历史剧和小说立刻开始飞速运转。尚功局,那是唐代掌管宫中工艺、礼法、膳食等事务的六个机构之一,而“司制”,更是其中的高级女官,专门负责监督管理宫廷的服饰**和刺绣。

这……这简直比恐怖片还离谱!

她眼前这个虚影,自称是唐朝的宫廷绣师?一个活了一千多年的……灵魂?

“所以,你……”苏晚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她艰难地组织着语言,“你是一个……滞留在这里的古代人的……魂魄?”

“魂魄?”陆知夏似乎不喜欢这个词,她蹙了蹙眉,她的目光从苏晚身上移开,缓缓落向了隔壁房间——那个放着紫檀木针线盒的房间。她的眼神,第一次,流露出一丝极其复杂的、混杂着怀念与沧桑的情绪。

“我之一缕执念,寄于旧物之上,随其沉浮于时光之海,至今……已逾千年。”她的声音悠远,像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传来,“我曾见过朱楼起,亦见过宴宾客,更见过那楼塌了。朝代更迭,人间变换,于我而言,不过是栖身之盒外的四季轮转,看多了,也就倦了。”

苏晚听得云里雾里,但隐约抓住了一些关键信息:寄托在东西上?活了很久?

“你的意思是……”苏晚艰难地组织着语言,“你是一个……寄托在那个针线盒里的……灵魂?”

“可以这么说。此盒机缘巧合,流转至你外祖母的一位先人手中。”她缓缓说道,“你苏家血脉,似乎有些特殊……千百年来没有人可以感知到我。但你那位先人,好像天生便能感知器物灵韵,竟能察觉到我的存在。”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原来,自己不是第一个!

陆知夏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故人的怀念。

“她应承于我,会为我寻一处清净安宁之所,以养我残魂。最终,她寻遍江南,才觅得此地,建下了这座‘闻时小筑’。”

故事说到这里,一个惊人的真相被揭开了。

原来,“闻时小筑”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安放陆知夏和她这个针线盒而建造的!

陆知夏的虚影微微转向,仿佛在“环视”这个为她而生的宁静院落,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罕见地,染上了一丝暖意,一种类似于“归宿感”的柔和。

“我喜欢这里。”她淡淡地说道,语气却不容置疑,“此地的气息,清净、温润,能安我魂,能养我神。千百年来,我从未遇见过比此地更合我心意之所。”

她再次看向苏晚,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所以,我不愿离开这方院墙。你既承了此宅,亦承了这份因果,当知此节。”

苏晚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

一、眼前这位名叫陆知夏的女士,是寄魂于那个紫檀木针线盒里的唐代“器灵”。

二、她并非被困在这里,而是因为极度喜爱此地的“气息”,主动选择留下。这个“不愿”,和“不能”,是天壤之别。

三、她见证了千年历史,是个活化石级别的“旁观者”,难怪自带鄙视链顶端光环。

四、自己为什么能看见她,似乎是因为血脉作用。

搞清楚这些,苏晚那颗快要跳出胸膛的心,总算稍稍回落了一些。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宏大历史的敬畏,和对眼前这个……“钉子户”的无奈。

辞职回乡,想过安生日子,结果家里凭空多出来一个挑剔又毒舌的古代“室友”。这算什么?买一赠一吗?

就在苏晚胡思乱想之际,陆知夏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她的身上,那眼神,就像最苛刻的教导主任在审视一个不及格的学生。

“罢了,”她用一种施舍般的语气说道,“既为宅主,你我日后免不了要共处一室。你且过来,让我看看你这身……‘衣裳’。”

她特意在“衣裳”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充满了不屑。

苏晚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对方毕竟是个“千年老鬼”,她也不敢公然反抗,只好磨磨蹭蹭地走了过去。

陆知夏的虚影微微俯身,伸出半透明的手指,在距离苏晚T恤几寸的地方停下,并没有触碰。她仔细地“观察”着那只印在胸口的卡通猫,眉头皱得更深了。

“以彩墨作画于布上,倒有几分新奇。只是这图案……稚童之戏,毫无章法。”

她又“看”向T恤的针脚和面料。

“针脚粗疏,松垮无形,毫无筋骨可言。这料子……轻浮、单薄,一扯即破。在我大唐,这等布料,唯有家奴囚徒方才穿着。你竟以此为常服?”

苏晚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这件一百多块买的纯棉T恤,在她嘴里简直成了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

“这叫T恤,穿着舒服方便,现在的人都这么穿!”苏晚忍不住辩解道。

“舒服?方便?”陆知夏冷哼一声,“衣者,礼也。蔽体、塑形、显仪,方为正道。如此松垮之物,将人形之美尽数遮掩,何谈仪态?简直是斯文扫地!”

苏晚彻底无语了。她觉得跟一个活在唐朝的古人讨论现代时尚,本身就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她决定放弃沟通,保持沉默。

陆知夏见她不语,以为她已知错,于是用一种“我来拯救你这可怜人”的眼神,飘进了苏晚的卧室。

苏晚跟着进去,眼睁睁看着这位唐代女官的虚影,用嫌弃的目光扫过她那为了“躺平”而准备的、一水的卫衣、运动裤和T恤。

最后,陆知夏的目光,停留在了苏晚刚刚打开的那个行李箱上。箱子的最底层,压着一件被塑料袋仔细包裹着的衣服。那是她这次收拾东西时,顺手从母亲衣柜里翻出来的。是母亲年轻时,外婆亲手为她做的一件旗袍,真丝面料,藕荷色,款式有些老旧了,但保存得很好。

陆知夏的虚影飘到箱子前,指着那件被包裹的旗袍,一直紧绷的脸上,神色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

“这件……尚可。”

她转过头,重新看向苏晚,那眼神里带着一丝“孺子尚可教也”的意味。

“罢了,看在你外婆还算有几分功底的份上,我便不与你计较了。”她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下了结论。

“明日,你就将此衣取出。我便以此衣为例,让你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裁衣’,何为真正的‘针法’。”

说完,她不再看苏-晚一眼,身形一晃,化作一缕青烟,缓缓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室的寂静和满脸错愕的苏晚。

苏晚呆立在原地,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猫咪T恤,又看了看箱子里那件老式旗袍,最后望向隔壁空无一人的房间。

所以……自己辞职归乡,不但没能成功躺平,反而要开始跟着一个唐朝女鬼……学做针线活了?

这世界,真是越来越魔幻了。

她疲惫地叹了口气,关上房门,把自己重新摔回床上。但这一次,她却没有了丝毫睡意。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流淌在闻时小筑的青瓦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苏晚知道,她的人生,连同这座沉寂多年的老宅,都好像要不一样了啊!

《闻时小筑》苏晚陆知夏精彩内容在线阅读 试读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