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男子为博取眼球散布“火灾系人为”谣言,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19:37:00    

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散布“九龙坡石桥铺大火系人为”的谣言。目前,散布谣言的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6月14日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经查,2025年6月12日,张某(男,34岁)为博取眼球,将捏造的不实信息在网络平台散布,致谣言信息迅速传播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

相关文章

  • 通风报信帮朋友出逃境外 国安机关披露一起泄密案件详情 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处了一起故意泄露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秘密导致案件侦办受到影响的案件。张某因出于朋友“义气”,向案件嫌疑人通风报信且拒不配合国家安全机关执法工作,依法受到处罚。擅自通风报信,讲“义气”一错再错国家安全机关对某工作对象的境内关系人张某依法开展问询。问询期间,
  • 女子直播辱骂母亲被拘7日:因被从田间劳作返家的母亲责备了几句,在直播间持续辱骂 7月14日,湖北咸宁。大坪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辖区内一名主播在网络直播时当众辱骂自己的母亲,言辞粗俗不堪,相关直播视频被录屏后在网络上大量传播,引发网友强烈不满。经查,陈某利当日在家中直播时,被从田间劳作返家的母亲责备了几句,陈某利因不满母亲的责备便与其发生争执。随后,她竟在直播间内持续对母亲进行
  • 私拆法院已查封财产 法官劝阻并现场释法 岳阳晚报7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小骅)近日,在接到有人擅自拆除法院已查封的钢管的电话后,临湘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立即赶赴案涉现场进行阻止。经耐心释明法理,私拆人员认错态度良好并停止拆除行动。据悉,临湘某建材贸易部申请保全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产保全一案,临湘法院依法查封了财产价值40余万元的钢管等建
  • 暑假警惕5类电信诈骗   愉快的“暑假模式”已开启,需要提醒的是,不管如何安排暑假活动,预防诈骗这根弦不能松!近日,南昌警方经过梳理历年暑期发案情况,总结5类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提醒广大群众小心防范。  A  兼职刷单类诈骗  近日,家住青云谱区的刘同学想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刷帖,并通过某平台的“
  • 新增万余车位让电动自行车“有地停”!“边角料”空间变便民停车区 让电动自行车“有地停”,看似是解决停车位的小问题,实则是关乎民生便利、城市治理效能的大文章。7月10日,记者获悉,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通过“挖潜+靓化”的方式,近期已组织完成东风路-黄埔大道、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西等市管八条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划线工作,挖潜新增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超万个。记者实地
  • 14~18岁违法可拘留,新治安管理处罚法来了 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2005年8月审议通过的,历经20年,如今,这部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从打破“未成年人违法不拘留”的刚性惯例,到重构“被殴打还手即互殴”的认定
  •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全文2万余字,共6章144条,本周五,在历经两年三次审议后,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对比2005年制定的现行法律,新修订的法律,在条款数量、内容覆盖、处罚程序等方面,都有显著突破,堪称一次“系统性大修”。特别地,针对未成年人等
  • 11次容留他人吸毒 这对夫妇获刑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6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海法)把自家出租屋变成“毒友圈”据点?以为是“讲义气”,实则是犯罪!昨日,海沧法院发布这样一起典型案例,一对夫妇在短短两个月内竟11次容留朋友吸毒,最终双双锒铛入狱。2024年9月到10月,租住在某小区的林某和万某夫妇,多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