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对丹顶鹤进行动态监测。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徐刚报道 为科学监测野化放归丹顶鹤的生存状态与迁徙规律,8月20日,盘锦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利用鸟类追踪技术,共同启动野化放归丹顶鹤的动态监测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科技手段,为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盘锦市鹤类繁育保护站负责人介绍,项目核心内容是为放归的丹顶鹤佩戴重量约40克的轻量化鸟类追踪设备,这款追踪器如同“飞行黑匣子”一般,能通过卫星系统,近乎实时地回传丹顶鹤的精确地理位置、飞行高度、移动速度、活动范围及周边环境温度等关键数据。研究人员可借助专业平台,远程、持续地掌握放归个体的动态,精准绘制其详细的迁徙路线图。
负责人介绍,此项监测工作意义重大。首先,它能够填补我国西部丹顶鹤种群迁徙路线上的关键信息空白,清晰揭示其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完整的迁徙廊道。其次,通过精准识别迁徙途中极为重要的停歇湿地,有助于推动构建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协同保护机制,切实降低栖息地丧失和人为干扰的风险。此外,开展长期跟踪工作,能够客观评估笼养繁殖个体在野外的生存适应能力以及野化放归的实际成效,为未来的种群复壮策略提供坚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项目监测工作正有序推进,首次放归的45只个体的活动数据已成功回传并开始分析。相关成果将为进一步构建更完善的丹顶鹤国家保护网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