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四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10:34:00    

新四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武装力量,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作为华中人民的子弟兵,造福人民、服务人民、关心人民是新四军情系于民的不变情结。无论战事多么频繁,新四军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华中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解民忧惠民生的佳话,彰显着新四军深厚的为民情怀。

一道宋公堤,根治水患立丰碑

华中地区水网密布,老百姓经常遭受水患之灾,兴修水利成为新四军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1941年新四军第三师帮助盐阜人民修筑海堤阻海安澜的事迹便是其中的一个历史见证和生动缩影。

新四军第三师所在的苏北盐阜区地处黄海之滨,每到夏季台风来临就会遭遇海啸、海潮的侵袭,1939年的一场特大海啸更是给沿海民众带来巨大灾难。1940年10月,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黄克诚率领部队来到盐阜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老百姓对新政府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请求政府帮助修筑海堤。修筑海堤需要大量人力财力,面临重重困难。黄克诚明确指示:这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再难也要帮助群众修堤。1941年2月,修堤委员会成立,阜宁县县长宋乃德亲任修堤总指挥。为了击破敌伪散布的新四军筑堤是假、骗钱抽壮丁是真的谣言,宋乃德作出“修堤全部费用不用人民负担,以盐税作抵,发行一百万元公债,由政府偿还”的承诺,不增加老百姓一分钱负担。

1941年5月,工程开工。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粮食匮乏、灾民又多,工地上民工粮食一时难以供应,新四军第三师立刻将新采购的军粮及时运到工地,解了燃眉之急。工程施工中款项公开透明,民工工资按所做的土方数给价,每日公布于各工棚前。工地上军民齐上阵,黄克诚、张爱萍、曹荻秋、宋乃德等党政军领导人亲自到场参加劳动,政府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同在一个工棚睡觉,广大民工十分感动,敌人谣言不攻自破。

经过军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战,一道九十华里长的捍海大堤如期完工。竣工不久,牢固结实的新海堤即经受住了当年的海潮冲击,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老百姓万户欢腾,人人称赞共产党、新四军和以宋乃德为县长的抗日民主政府的功德,公议将此堤命名为“宋公堤”,以与宋朝名臣范仲淹修筑的“范公堤”相媲美,勒石立碑,永久纪念。著名作家阿英曾写《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宋公堤》一文,纪念新四军在修堤中的伟大功绩。这条捍海长堤成为共产党和新四军为民造福的历史丰碑,至今在苏北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群众还传颂着这样一首民谣: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逢潮声思宋公。

一场防疫战,驱除病魔聚民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苏北地区流行一种现已绝迹的“黑热病”。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一旦感染此病,病人会迅速发高烧、流鼻血,皮肤发黑,日渐消瘦,肚子里还会长出一个大硬块。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人将不治而亡,故此病又被老百姓称为“黑死病”。当时的苏北几乎村村有病人,甚至有的全家染病而死。

由于缺医少药,老百姓束手无策。黄克诚得知瘟疫肆虐的情形,命令师部医院抓紧想办法为群众驱除病魔。第三师卫生部部长吴之理和主任医师章央芬夫妇二人带领医务人员,冒着被传染的危险,积极投身于黑热病的防治工作,专门编写了有关黑热病传染途径、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的科普宣传材料,在当地群众中广泛宣传,以便及早发现病情。为了培训医护人员,他们开办了黑热病专题轮训班、化验训练班、制剂培训班,普及诊断治疗知识。他们还自行研制蒸馏水、生理盐水和特效药三价锑制剂,以克服药品匮乏的困难。

得知新四军免费为老百姓治病,附近的患者纷纷前来求医。一个治疗过程需要一个月左右,病人越来越多。师部医院就借用民房开办了黑热病疗养所,二十多个医护人员分散住在附近老百姓家里,每人专门负责三五个病人;每天上午给病人喂药、观察病情,下午集中讨论和解决治疗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当时,章央芬大夫的大儿子三岁,小儿子才几个月还在喂奶,她白天把孩子托付给村民帮忙照看,忙到天黑才顾上接孩子回家睡觉,这种连轴转的工作节奏持续了数月之久。

一年多的时间,新四军治愈了上千名黑热病人,基本扑灭了疫情。许多治愈出院的群众以最质朴的方式——磕头,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新四军医务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全心全意为盐阜人民治疗黑热病的无私行为,感动了根据地的老百姓,从而也坚定了人民群众跟党走、信赖和拥护共产党的决心,在新四军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首《白菜心》,唱出军民鱼水情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这是一首抗战时期在华中大地广为流传的歌谣,歌词以鲜嫩、好吃的白菜心比喻人民子弟兵,生动而又形象地表达了新四军和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

新四军挺进华中之初,沦陷区民众的抗日信心极为低落,对这样一支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部队是否能打仗是持怀疑态度的。新四军积极寻找战机,主动出击,用战斗的胜利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人民的胜利信心。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安徽巢县以南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巢县守备队,初战告捷;6月17日,粟裕率先遣队在江苏镇江西南韦岗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江南首战获胜……胜利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广大民众群情振奋,新四军在人民心中的威望迅速提高。

为保护华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四军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展开殊死较量,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战斗间隙,新四军帮助老百姓垦荒种地、救灾抗疫,解决华中人民实际困难。为赢得华中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新四军颁布拥政爱民十大公约,严格建章立制,对广大指战员进行纪律教育;结合华中实际情况,把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修订为“三大纪律十项注意”,“十项注意”中,第一条到第九条都是关于群众纪律的具体要求。

在事实教育下,华中人民改变了过去“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观念,大批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唱着“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谣,告别父老乡亲投身抗日,成为新四军的一员。新四军也在华中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地成长壮大,从1937年成立之初的一万余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二十一万人,地方部队十万人,另有民兵九十六万人,成为华中敌后抗日的中流砥柱。

(作者:陈蓉)

相关文章

  • 防汛总动员!拉好生命“警戒线” 受季节性气候持续影响,防汛工作成为七里河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辖区的安全稳定,有效遏制潜在的安全风险事故。七里河区积极部署,落实落细防汛工作,旨在从源头上降低风险隐患,全面保护辖区内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好,我是社区网格员,近期雷雨天气较多,一定要随时注意房屋漏水裂缝问题,有问题及时联系社
  • 重庆秀山:夏日“村晚”热闹一夏 7月1日,由群众自编自演的“村晚”节目在重庆市秀山县花灯广场精彩上演,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围观。当天,重庆市秀山县2025年四季村晚夏季专场开启,来自洪安镇、兰桥镇的村民们通过“秀”村歌、“秀”村舞、“秀”村货、“秀”村景、“秀”村趣五个环节进行PK,以群众喜闻乐见、全民广泛参与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
  • 霍山震情通报 大皖新闻讯霍山县应急管理局(地震局)6月20日通报,安徽地震台正式测定:2025年6月20日 5时20分,安徽六安市霍山县诸佛庵镇(北纬31.41度,东经116.18度)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经排查,附近部分乡镇有震感,截至目前,无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地震发生后,
  • 南阳宛城区法院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 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李亚瑾/文图6月14日是第18个“信用记录关爱日”。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公众的信用意识,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6月13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开展诚信建设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
  • 1号台风“蝴蝶”肆虐,云浮郁南多地展开救援与保障工作 Transparency6月15日11时42分,随着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逐渐离开云浮市,该市结束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这场台风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记者从郁南县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6月15日12时,全县已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48人,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据悉,15日当天,郁南县1
  • 《烟台日报》:芝罘区法院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提升群众环保法治观念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陈宇)6月5日,芝罘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积极性。活动现场,干警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环保普法手册、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普及《中
  • 新四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 新四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武装力量,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作为华中人民的子弟兵,造福人民、服务人民、关心人民是新四军情系于民的不变情结。无论战事多么频繁,新四军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华中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解民忧惠民生的佳话,彰显着新四军深厚
  • 陕西移动延安分公司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筑牢群众防诈“安全网”​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切实提升群众反诈 “免疫力”,陕西移动延安分公司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近日,陕西移动延安洛川公司在新安广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他们在显眼位置悬挂反诈宣传横幅,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