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欧洲安全架构加速重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09:34:00    

5月下旬,欧盟委员会所属欧洲防务局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

近期,俄乌冲突延宕胶着,美俄关系有所缓和,美欧分歧日益加剧。欧洲各国在防务领域迅速从依靠美国转向重新“再武装”,各方势力在台前幕后展开激烈角逐,欧洲安全架构在重重压力之下和内外张力之中加快重塑步伐。

欧盟应对防务变局

在今年3月欧盟布鲁塞尔特别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高调宣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5月27日,在布鲁塞尔欧盟理事会会议上,欧盟27个成员国批准上述计划,并于29日正式生效。冯德莱恩称,这是欧洲迈向战略自主的决定性一步。根据这项计划,欧盟将在金融市场筹集首批1500亿欧元(约合1700亿美元)贷款,以支持成员国振兴国防工业。这批贷款将向武器装备生产和技术研发领域倾斜,涵盖火炮弹药、导弹、无人机、防空系统、军用运输机、网络防御和人工智能技术。

分析认为,这一资金分配导向排序,仍主要着眼于解决俄乌冲突导致的欧盟成员国常规武器库存紧张的状况,其次才是备战“高端战争”。这仅是欧洲各国重整军备的第一步。欧盟委员会总共要筹集高达8000亿欧元的资金,时间跨度涵盖未来10年。这预示着欧盟共同防务政策正由倚重美国及北约,转向谋求独立自主。

欧盟这一战略转折,还将在6月下旬北约海牙峰会上得到体现。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北约成员国防务开支GDP占比须提升至5%”的极限施压,经北约秘书长吕特居中斡旋,5月14日的北约外长会推出2032年前防务开支GDP占比“3.5%+1.5%”的折中方案,前者属于国防和装备预算,后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与防务相关的支出。吕特希望这一方案能够在北约海牙峰会上正式敲定。欧盟及北约“欧洲支柱”出台庞大军费预算,不仅是特朗普直接施压、美欧关系摇摆不定乃至渐行渐远的必然结果,也是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重要举措,以及因应地缘变局的主动选择。

欧洲大国竞相塑局

安全和防务成为欧洲各国的主要议题后,由谁主导防务领域建设随即成为博弈重点。老牌欧洲强国表现强势,希望将这场武装欧洲的联合行动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纷纷加紧投棋布子。

欧洲政治共同体是根据法国总统马克龙2022年5月的倡议而成立的机制,折射出法国引领欧洲安全走向的野心。5月16日,第六届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在阿尔巴尼亚举行,44个国家的首脑或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主题是“新世界中的新欧洲:团结、合作、联合行动”,显然意在为欧洲防务大联合搭台造势。此前的5月9日,马克龙与波兰总理图斯克在法国东北部城市南锡签署条约,加强两国在防务、能源等领域合作。法国承诺在核威慑领域与波兰进行合作,彰显出法国将核保护伞欧洲化乃至辐射至“对俄前沿”的意图。

“脱欧”的英国则加速“借势”重新入局欧洲大陆防务。相较推动“脱欧”的保守党,英国工党政府处理对欧关系无历史包袱,可放手调整政策。5月19日,英国“脱欧”5年来的首次英国—欧盟峰会在伦敦举行,欧盟同意英国参与“欧洲再武装”贷款计划。根据计划,获贷款支持的军工项目,至少65%的零部件须来自欧盟或欧盟候选国、潜在候选国及与欧盟签署安全防务协议的国家,英国即身居其列。6月2日,英国发布新版《战略防务评估》报告,旨在确定未来几年国防优先投入领域和事项,为英国分担乃至深度插手欧洲防务“背书”。

欧洲本轮强化防务一个重要的“晴雨表”,是德国这个经济实力强大的欧盟国家及北约欧洲成员国,正脱离本土防御和“克制主义”的传统防务政策和军事文化轨道,向欧洲防务引领者角色转变。德国默茨政府上任伊始,即在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方面推出多项举措:改变以“债务刹车”为核心的财政政策,允许政府大规模举债投资国防,预计未来10年军费总投入将达约1万亿欧元。5月22日,德国陆军第45装甲旅开始进驻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的鲁德宁凯军事基地,全旅编制约5000人,预计2027年全部到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首次向海外部署大规模常驻军队。5月26日,默茨又宣布解除对乌克兰使用受援远程武器的所有射程限制,标志着德国正式跨越红线,成为继美英法之后第4个允许乌克兰攻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的西方国家。

中小国家借机谋局

欧洲新崛起的中小国家也在争取提升自身影响力。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召开当天,东道主阿尔巴尼亚总理在红毯上单膝跪地迎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引发外界热议。这从侧面折射出意大利在欧洲事务上的权重不断增加。梅洛尼借助与特朗普“价值观相通”这一特殊关系,试图扮演有别于法德的独特角色,主动表示愿成为欧美沟通桥梁,在欧洲安全议题上表现抢眼。地处欧亚之交的土耳其,则充分利用自身特殊身份, 扮演起美俄、俄乌矛盾“调停人”角色。

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等北约东翼国家,则致力于以继续“拱火”俄乌冲突来提升自身话语权。6月2日,波兰大选经两轮角逐最终尘埃落定,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纳夫罗茨基当选总统,预示着波兰将更加基于本国利益参与欧洲防务。5月29日,曾两次出任立陶宛总理的欧盟国防和航天事务专员库比柳斯,公开响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观点,明确主张乌克兰和英国应成为新欧洲安全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重振防务”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目前,欧洲各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军事化倾向愈发凸显,且已成为政治分歧的主要议题。这意味着欧洲安全架构正处于新的“十字路口”:欧洲各国是继续强化和扩大防务同盟、维持与俄罗斯的长期战略对峙,还是及时止损、与俄罗斯达成全面和整体的和平?这考验欧洲各国政府的政治意志和博弈策略乃至战略判断。

来源:中国国防报

相关文章

  • 孙颖莎/王曼昱夺得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双冠军 北京时间24日凌晨,2025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双决赛中,孙颖莎/王曼昱以3-2战胜日本组合张本美和/大藤沙月,夺得女双冠军,这也是国乒本站赛事的第二冠,比分:9-11、13-11、11-8、11-13、11-2。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倒计时三天!伊朗与欧洲将再会谈 当地时间8月22日,伊朗外交部宣布,伊朗与英法德三国以及欧盟的副外长级别代表将于26日举行伊核问题会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2日与英法德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通电话,通话中各方同意于26日举行伊核问题会谈。法国外长巴罗当天证实,欧洲领导人将于下周与伊朗代表会面,就伊核问题展开磋商。欧盟外交
  • 乌鲁木齐至英国第四条货运航线成功首航   乌鲁木齐晚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宁艳报道)7月23日,一架装载88吨服装、饰品摆件等日用百货的B747货运航班,经乌鲁木齐天山机场海关(以下简称“机场海关”)验放后,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顺利起飞前往英国东米德兰兹机场,标志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至英国的第四条货运航线—乌鲁木齐至德比货运航线成功首航,为
  • 美媒: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面临短缺,很难在短时间内交付给乌克兰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承诺向乌克兰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乌克兰正迫切希望得到更多防空武器,以抵御俄罗斯的空袭。但美国《军事观察》杂志7月14日发文称,由于美国自己也面临严重的弹药短缺,预计这些武器系统的交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虽然特朗普提出计划要欧洲把现有的美制武器转交给乌克
  • “贵阳人”大卫:我带老外逛贵州丨在线等,贵州美景美食你有啥推荐的?求安利! 高鼻深目,蓝色眼睛,满脸络腮胡却说着一口地道的贵州话问你“克哪点、吃哪样”?(意思:去哪里,吃什么?)他,就是有着英国脸,贵州心的英国小伙大卫。1995年,大卫就跟随研究民族文化的父母第一次来到贵州。一转眼,2023年,大卫已经在贵州定居、工作,成为贵州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贵州也早已成为大卫的第二故
  • 多国民众抗议北约峰会 质疑北约变成“军事推销公司” 2025年北约峰会于6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这座素有“和平之城”之称的城市,如今却成为全球地缘对抗的聚焦点。不少抗议者走上街头,举行反对北约的示威活动。总台记者 顾鑫:在北约领导人讨论如何强化武装的时候,街头响起了不同的声音。在海牙,我们看到来自荷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欧洲各国的不同人
  • 伊朗获得以“敏感文件” 消息人士称行动由被招募以定居者完成 伊朗情报部长伊斯梅尔·哈提卜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将公布获取的以色列“敏感文件”,文件包括以色列涉核敏感情报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方面这次的情报行动,是伊朗近年来对以色列最大规模情报行动之一。尽管截至目前,以色列官方并未对此作出回应,但多家以色列媒体证实了伊朗获得以“敏感文件”的说法,并称这表
  • 欧洲安全架构加速重塑 5月下旬,欧盟委员会所属欧洲防务局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近期,俄乌冲突延宕胶着,美俄关系有所缓和,美欧分歧日益加剧。欧洲各国在防务领域迅速从依靠美国转向重新“再武装”,各方势力在台前幕后展开激烈角逐,欧洲安全架构在重重压力之下和内外张力之中加快重塑步伐。欧盟应对防务变局在今年3月欧盟布鲁塞尔特别峰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