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农具”为各地春耕春管按下“快进键” 希望的田野上“科技范”满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41:00    

央视网消息: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全国春耕春管关键期,这两天,福建福州的早稻插秧工作正在加紧开展,插秧机等农机也是纷纷“铁牛下田”,为春耕按下“快进键”。

在福建福州长乐区的一处200多亩水稻种植区,此时此刻,插秧工作正在进行。农机手驾驶着自动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所过之处,一株株的秧苗整齐划一地“扎根”水田。现在记者手上拿着的就是一盘培育好的秧苗。在插秧前,这些秧苗都是成块的,像是一块块绿色地毯一样。那么,一整块的秧苗怎么能一株株插到地里?诀窍就是自动插秧机的“灵巧手”。

在机器的下方可以看到8个“小爪子”,这个装置叫做“秧针”。机器行进时,秧针会来回转动,轮流从秧台的底部来抓取秧苗。秧针非常灵巧,就像是人的两根手指,取秧苗的时候动作精准,力度柔和,不会损伤秧苗根系,能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其实,插秧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保持插秧深度一致。因为过深,会减缓秧苗的生长速度;过浅,秧苗又容易从土壤里脱出。不仅如此,插秧的间距和行距也需要精准控制。固定的行间距可以让秧苗分布更加均匀紧凑,提高秧苗密度,从而提升亩均产量。在过去,农民都是凭借多年的经验来插秧,但即便是有充足经验的农民,也难以精准控制插秧深度和间距。但有了插秧机,只需要一键设置,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片水田通过插秧机作业,秧苗的深度可以精准的控制在2厘米,间距在16厘米。

不仅如此,插秧还要和时间赛跑。福建的水稻主要是双季稻,早稻需要在5月前插好,这样可以在7月中旬收获,有效避开台风期,同时也能保证晚稻的顺利耕种。因此,为了抢抓农时,连晚上也要充分利用。插秧机上就装有4个LED灯,在夜晚可以照亮田间,满足夜间工作需求。过去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插一亩地,但有了自动插秧机,一天就可以插秧60—80亩,像这块200多亩的水田,2台插秧机2天就能插完。

插秧结束后,农机手还会用到植保无人机来进行施肥等田间管理,也就是说,这里的春耕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这些都得益于当地的数字农业园区为农户们提供的农事“一条龙”服务,从一粒种子到水稻收获,可以实现全程“托管”。

在采访中,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农业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改善了农民生活。直播开始之前,记者试着在农田里插了十分钟的秧,不一会儿就感觉腰酸背痛,这是从前人工耕作的常态。但是今天,有了科技赋能,种地变得便捷起来,农民们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辛苦。这两年来,福州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今年,福州将播种早稻11.2万亩,水稻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84.8%。

辽宁:水稻育秧机械化 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水稻是辽宁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介绍,近期,随着气温持续回暖,辽宁全省各水稻主产区已陆续开展育秧工作。

铁岭市是辽宁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今年,铁岭市水稻计划种植面积52万亩。眼下,当地水稻育秧工作已进入高峰期。

这是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的一家水稻种植合作社,自动化育苗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一盘稻种不到10秒钟就装盘完成。随后,种植户会将一个个育苗盘送入大棚里进行催芽。育苗大棚里装有自动控温和喷灌系统,可以保证秧苗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育出的秧苗壮实,抗逆性强,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更利于机械化插秧。

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育苗盘里就会长出一片喜人的新绿来。35天后,便可以移栽到水田里。目前,合作社共启动了两条智能育苗生产线,一天育苗6000余盘,可满足近200亩水田所需。

在鞍山海城市的水稻主产区温香镇,水稻种植户殷家良今年通过流转土地,承包了1400亩水田。他新购置了一台全自动上料育苗机,只需要按动手中的遥控器,机器就可以完成以往由人工操作的育秧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据了解,截至目前,辽宁全省水稻育秧面积已达2.4万亩,完成计划面积的三分之一。

湖北襄阳:喷灌智能化 给小麦精准补水

在湖北襄阳,580多万亩小麦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但由于近期当地干旱少雨,给小麦及其他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当地迅速开启智能喷灌设备,为小麦及时补水。

一大早,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吕镇村的千亩麦田里,已经是机声隆隆。大型智能电控喷灌机正在运行,随着180度可旋转智能喷枪的匀速旋转,从伞状喷头喷洒出的水雾,滋润着麦苗。据了解,这种智能电控喷灌机,只需要在手机上输入水压、农田面积、墒情分析等,农户不需要到农田,就可以完成规定农作物地块的无死角喷灌。

从3月上旬开始,襄阳市持续高温少雨,给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供电、水利、农技等部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指导种植户使用新型智能抗旱装备,提升抗旱效率。除了这种智能电控喷灌机外,岗地、坡地等灌溉难度大的地块,则使用可移动喷水机、新建移动临时中转储水池,以保障小麦正常生长。

四川绵阳: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 飞防作业治病虫害

四川多地的小麦现在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一阶段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易发期。这几天,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利用植保机科学精准施药,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在盐亭县富驿镇铜泰村的这片麦田里,当地种植户正抢抓晴好天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据介绍,当地的小麦目前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阶段,小麦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是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重点是水肥调控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麦穗籽粒的正常发育。

今年,当地的种植户除了自己找飞防作业外,还可以交给社会化托管服务机构,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目前,盐亭县已有20多万亩小麦采取了托管服务,预计4月中旬可完成全部飞防作业。

编辑:刘嘉文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文章

  • 全球首发!“四臂机器人”问世 效率狂飙200% 身高1.56米,体重280公斤,续航6—8小时,单手负载3—16公斤,能在超大立体空间从事任意角度作业,操作精准,能适应多变复杂的工业环境……近日,闵行飒智智能发布“超人形四臂具身机器人”,智能升级200%,作业360°无死角!编辑: 潘窈窈责编: 顾怡玫
  • 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 7月19日6时10分,满载着346吨36米、60米两款特型钢轨的55016次列车,从灵山站准时驶出,前往鲅鱼圈北站,随后经由营口港“换乘”轮船,驶向最终目的地非洲南非,该次钢轨的成功运输,标志着全国首例特型钢轨海铁联运试验成功。今年以来,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特型
  • 果然视频|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众人合力施救 7月18日,枣庄,一男子因事故被困货车底部。接到求助,枣庄消防龙泉救援站立即到场进行扩张作业,及时帮男子脱困,并将其交由120送往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蒋君)
  • 果然视频|女子被压面机“咬”住手,消防员拆机施救 7月16日,德州,一女子不慎被压面机“咬”住右手。接到求助,德州消防具丘山救援站立即到场进行破拆作业,及时帮女子脱困,并将其交由120送往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贾学健)
  • 国家统计局: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夏粮生产情况。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一、夏粮播种
  • 金湾!大丰收!大丰收了! 盛夏时节,稻谷飘香金湾区迎来早稻丰收季各镇抢抓晴好天气科学组织夏收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金湾区的早稻集中在盐碱地经过持续改良这片盐碱地的土壤肥力不断提升加上今年天气适宜盐碱地早稻亩产已突破900斤达到历史最高!随着盐碱地持续改良亩产数据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金湾区平沙镇水稻种植基地,金黄的稻浪随
  • 船舶进港 防范“丹娜丝” 7月6日,一批海上作业工程船舶进入乐清湾内停泊,防范“丹娜丝”来袭。(蔡宽元 摄)
  • 这次把课堂搬到江边上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蓝天、唐晶)夏季来临,到汉江纳凉戏水的人多了,如何有效防范溺水并增强安全意识?7月3日,襄阳市襄城区古城街道西街社区联手襄阳市蓝天救援队,对辖区小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知识培训。在社区会议室,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向学生和家长们讲授溺水应急救护专业知识,针对部分家长和学生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