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年廊坊经洽会·深度 | 降低物流成本,河北物流集团找到一把“金钥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7 17:15:00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公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钥匙典型案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 摄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

6月16日,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河北廊坊开幕。在上午举行的“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成果发布会”上,首次发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钥匙典型案例”,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案例——“融合与求变,河北物流集团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之路”,成功入选。

国际通道+国内协同+数智化

据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钥匙典型案例”由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CILT)、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北京)等权威机构联合推荐,这也是物流领域全球首发。

这些案例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丹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航运、陆运、多式联运等全链条物流环节,从技术创新、模式突破、应用效果、适配场景、推广难易、潜在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阐述,充分展现了全球物流业在降本增效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物流集团)通过“国际通道拓展+国内产业协同+数智化赋能”组合策略,建成供应链集成服务、现代物流、再生资源、产业加工增值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

作为5A级综合物流企业,河北物流集团为客户提供“集采-物流-仓储-加工-配供”等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多式联运、高效仓储运营、河北净菜“基地+物流+平台”等多维度综合物流服务模式。

2024年,河北物流集团服务境内外客户3万多家,全年营业收入840.63亿元,同比增长12.21%;资产规模292亿元,同比增长10.4%;海外资产23.84亿元,同比增长13.8%。

聚焦精细物流 降低运输成本

据介绍,河北物流集团聚焦精细物流,降低物流运输成本10% 。

该公司依托石家庄国际陆港,拓展国际通道,与海关紧密合作,通过铁路转公路运输直接换装、直抵口岸的无缝衔接方式,平均每个集装箱至少节约3000元口岸通行成本。通过海铁联运降低成本,集拼运输解决痛点,数字赋能提升效率。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案例入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钥匙典型案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 摄

整体来看,石家庄国际陆港已开通18条国际线路,联通8个出境口岸,直达亚欧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物发行可节省整体出口时间3天左右,物流成本节省10%。2024年全年开行中欧(亚)班列839列,同比增长151%,其中去程班列336列,回程班列503列,实现“重去重回”,提升班列运营效率。

2025年一季度,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中欧班列302列,同比增长239%;发送标箱32122个,同比增长230%,为“京津冀制造”外贸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聚焦数智物流 降低仓储成本

该公司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投入。实现了从车辆入厂到货物到达的物流全流程的调度跟踪。设计智能天车,纳入库管系统统一管理,将库区整体建设成智能化物流库,保证整个吊运过程物料跟踪的有效性,贯通与衔接上下游信息流与销售发运系统,提升库区运行效率。

仓储运行效率同比增长20%,年物资转运量同比增长30%,仓储人工成本同比减少20%,年运输量同比增长10%,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5%,利润同比增长72%,经营实物量同比增长30%。

廊坊经洽会河北物流集团展台。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 摄

该公司还同时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打造“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降低了客户采购、运营成本。该公司经营团队深耕南非、巴基斯坦、阿曼、几内亚等国外市场,与嘉能可、萨曼可、亚钢、优利时、来宝等国际矿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通过集采方式,年铬矿进口量超150万吨,供应内蒙古、湖南等地铁合金厂,平均为工厂节约采购成本30元/吨。同时,为铁合金厂提供代销服务,提高了其产品及资金周转率。

聚焦绿色物流 降低综合成本

河北物流集团积极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链上企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通过全链条的资源复用、逆向物流整合和智能化管理,提产降耗,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0%-15%,同时提升供应链可持续性。

该公司承担了“净菜进京入津”的责任,按照“基地+物流+平台”模式,架起供需两端对接桥梁。打造信息化平台、完善仓配体系、整合河北净菜资源,培育“河北净菜”品牌,组织生产、加工、仓储、销售、配送等环节,通过“产地直采+商超直供”模式,减少物流运输与周转环节,避免重复作业,提高净菜进京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从效果来看,该公司的创新模式降低了蔬菜损耗率7%,提升仓储空间使用率20%,降低运输成本10%,既鼓起了河北农民的“钱袋子”,又丰富了京津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了“朝时河北田中菜、午时京津盘中餐”。

相关文章

  • 133万人!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见底了吗?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5年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代理人“清虚”进展如何?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上半年末,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五家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合计133.02万人,相比2024年末的138.52万人减少5.5万人,降幅为3.97%。可以看
  • 创新驱动出海潮 上市公司全球布局显成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5年中报季刚刚落幕,一批A股上市公司通过在技术与模式上的创新突破,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实现了业绩的增长。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创新驱动出海战略,在全球市场寻找增长新动能。从光模块产业到创新药,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已成
  • 福田汽车: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3.7亿元 8月28日,福田汽车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03.7亿元,同比增长26.7%;归母净利润为7.77亿元,同比增长87.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94亿元,同比增长415%。
  • 【新闻早茶】河北综合算力指数保持全国第一,还有这些热点…… 8月25日星期一农历七月初三【早安你好】◆慢慢改掉一个坏习惯,渐渐掌握一项新技能,偶尔尝试一些新挑战……那些微小的改变也许不会让你立刻焕然一新,但只要坚持去做,就能在一点一滴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早安!【看河北】◆河北综合算力指数保持全国第一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举行。会上发
  • 福建省早稻单产蝉联全国第一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早稻产量数据。福建省早稻单位面积产量连续7年在全国10个生产早稻的省份中保持第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福建省早稻生产实现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三增长”:面积144.45万亩、同比增长1.45万亩、增幅1%,增幅位列全国第一;单产426.5公斤/亩、同比增长
  • 特色种植 助民增收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市民在邢台经济开发区鑫汇家庭农场采摘葡萄。果农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晶旺家庭农场采摘鲜桃。近年来,邢台经济开发区依托良好生态优势,推动“一村一品”种植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葡萄、草莓、黄桃等特色水果,让甜蜜经济助力村民增收。通讯员 李院红 摄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中信建投:泛人形机器人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中信建投指出,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建议关注有望凭借二次开发能力获得超额溢价的整体方案解决商、商业化落地进展领先的本体厂对应的核心供应商。
  • 河北解除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河北新闻网8月17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宋平)今天9时,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解除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