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华股份净利润暴跌60%,卖资产自救,与海康威视差距拉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12:00    

近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大华股份营收321.81亿,同比减少0.12%;净利润29.06亿,同比减少60.53%。毛利率方面,受需求收缩、竞争加剧影响,全年实现毛利率38.84%,同比下滑2.8%。

公告称,2024年较2023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公司处置了对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7.88%股份,增加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37亿,此项收益均为非经常性损益。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大华股份2024年的净利润为23.47亿元,同比仍下降20.74%。

业绩增长乏力,靠卖资产拯救利润

分业务板块看,2024年大华股份国内业务实现营收158.87亿元,同比下滑5.95%。其中,政府侧投资总体处于低迷期,叠加地方化债压力,公司政府业务全年实现营收40.57亿元,同比下滑6.37%。

企业业务方面,客户经营预期和扩产需求相对谨慎,资本开支表现克制。全年公司企业业务实现营收87.1亿元,同比下滑4.15%。其中,工商企业、能源行业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受预算制约的公共部门文教卫、金融行业承压;智慧建筑领域增长动能依然较弱,对整体业务有一定拖累。中小企业业务受宏观需求疲软影响最大,整体表现最弱。

海外业务在地缘政治的持续波动中展现出较强韧性,全年实现营收162.94亿元,同比增长6.31%,对冲了国内需求收缩的压力。

分产品来看,2024年大华股份来自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的收入为257.75亿元,同比减少3.26%,占营收比重为80%;创新业务收入为55.66亿元,同比增长13.44%,占营收比重为17.3%;软件业务营收为16.85亿元,同比减少6.22%,占营收比重为5.34%。

大华股份分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可以看出,2024年创新业务是大华股份唯一正向增长的业务板块,核心业务智慧物联和软件业务均出现下滑。创新业务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及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和存储介质等相应业务。

但在今年3月,大华股份却将旗下智能生活业务子公司华橙网络剥离出,这是创新业务板块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华橙网络的核心业务包括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与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网络业务相似,但萤石网络已于2023年上市,而华橙网络最终选择了“出售”的路径。

3月3日晚间披露,大华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出售控股子公司杭州华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橙网络”)股权,交易完成后华橙网络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上市公司预计将借此收益5.3亿元。

此次收购华橙网络控股权的上海挚澄,两股东均为晨壹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晨壹基金”)下属的持股平台。目前晨壹基金的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实际控制人为刘晓丹,被誉为中国投行界的“并购女王”。

从公告来看,华橙网络的业绩并不差。2023年度,华橙网络营收19.76亿元,净利润为1.162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华橙网络营收16.58亿元,净利润为1.156亿元。剥离华橙网络意味着大华股份将失去接近一半的创新业务,2023年华橙网络在大华股份创新业务中的占比为40%,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为45%。

此外,交易双方还约定,自华橙网络股权交割日起3年内,大华股份及其子公司不通过经营或投资实体、品牌的方式从事家庭监控摄像头、智能门锁等面向消费者的相关智能家居业务。也就是说大华股份在3年内彻底告别智能家居业务领域。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华的策略是紧跟海康威视的模式,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网络已经上市,且市值突破300亿,按照此前的策略,华橙网络会走向上市,但回顾萤石网络的上市之路异常坎坷,多次中止后又重启,历经2年多的时间才最终上市,预计华橙网络也将面临同样的难关。

而让大华股份剥离华橙网络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家用安防主业“腹背受敌”。近年来,消费级安防领域涌入了大量新玩家。华橙网络的竞争对手除了萤石网络外,还出现了小米、TPLINK、华为、海尔等企业,大量家用安防产品的涌入,显然挤占了华橙网络的生存空间。

另一边,大华股份也急需资金回笼。2022年以来,安防行业陷入低迷,虽然各家业绩还在增长,但是利润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大华股份采取的措施是“卖资产救财报”

2015年,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朱江明创立了零跑汽车,大华股份参与了投资。2022年,零跑汽车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大华股份的投资价值水涨船高。在投资零跑汽车和之初,大华股份就对外宣布不参与零跑汽车的实际经营。2023年10月26日,大华股份出售了持有的7.88%零跑股份,套现41.37亿元。直接拉动了大华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0%。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华股份早早清仓了零跑汽车这棵“摇钱树”略显可惜。2023年10月25日零跑汽车股价为36.8港元,目前已涨至接近50港元。今年3月,零跑汽车发布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保持强劲增长,达到321.6亿元;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双双转正,在手资金充裕,达到204.2 亿元。其中,公司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创新业务成为增长支撑,规模不及海康威视三分之一

大华股份被称为A股市场安防领域的“千年老二”,与“老大”海康威视的业务结构高度相似。在传统安防业务的基础上,海康威视大力推进智能物联(AIoT)战略,大华股份则致力于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

创新业务方面,海康威视主要包括机器人业务、智能家居业务、热成像业务、汽车电子业务、存储业务等;大华股份主要包括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存储介质等创新业务。

回顾过去十年,两家公司你追我赶,形成了国内安防行业的“双雄格局”,但近年来,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叠加市场需求饱和,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从市值来看,两者市值差距从2016年的1056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2500多亿元,截至发稿时,海康威视市值达2800亿元,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最新市值550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两家均不乐观。2024年海康威视利润下滑15%(详见此前报道>>>),但净利润规模仍远远领先于大华股份。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2017年-2024年净利润及增速对比。

营收方面,海康威视2024年全年营收924.86亿元,增速降至3.52%,低于上半年的9.68%。大华股份2024 年营收 321.81 亿,同比减少 0.12%。二者营收规模的差额从2017年的230.61亿元扩大至2024年603亿元。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2017年-2024年营收及增速对比。

其中,创新业务是两家近两年的转型重点,也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3年,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收入从41.16亿元增加至49.07亿元,海康威视的该项业务收入也从150.7亿元上升至185.53亿元;2024年,两家公司的创新业务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近三年创新业务对比。

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创新业务收入103.28亿元(全年数据尚未披露),同比增长26.13%,贡献了25%营收;其中海康威视旗下萤石网络已于科创板上市,海康机器人2023年初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2024年,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收入为55.66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7.3%。其中承载大华股份机器视觉及移动机器人业务的是华睿科技,2021年下半年,大华股份曾筹划将华睿科技分拆上市,但最终未有进展。随着华橙网络的出售,预计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将进一步收缩。

虽然两家的机器人业务均未成功上市,但财务数据显示两家业绩差距较大。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睿科技资产总额为7.65亿元,负债总额5.8亿元,净资产1.85亿元;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华睿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6.8亿元和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12万元和470万元。另据招股书显示,同期海康机器人实现营收分别为27.68亿元、28.1亿元,净利润为4.82亿元和4.28亿元。海康机器人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的扣非净利3.56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67亿元,同比下降23.80%。

针对2024年业绩情况,大华股份于3月29日举办沟通会,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大华股份董秘、高级副总裁吴坚吴坚等高管出席。

谈及创新业务时,大华股份高管未提到出售华橙网络带来的影响,重点提及了“子公司华感和华消去年收入增速较快,热成像业务 2024年在应急场景中的需求较多,带动了收入快速增长。消防业务子公司华消近年来的收入表现也颇为强劲。华锐捷所在的汽车电子业务表现平稳,前装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未来华锐捷将重点突破后装市场、海外市场。”

此外,大华股份高管表示,负责机器视觉和机器人业务的华睿去年受下游光伏、锂电行业影响承压,业绩有一定的下滑,但考虑智能制造是刚需,华睿也在新拓展更多汽车、3C 及芯片领域业务,逐步介入国际市场,未来业绩仍有望回升。

“公司希望上述创新业务子公司2025年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且部分亏损子公司有望迎来盈亏平衡。”大华股份高管在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表示。

南都记者 马宁宁 发自上海

相关文章

  • 阿里巴巴,突传重磅! 据证券时报,9月9日,市场突然传出,阿里将于明后天正式宣布上线全新团购产品及评价体系。而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周三(9月10日)上午,在杭州西溪C区,阿里的确有一场重磅业务发布会,活动时间是上午半天。但阿里方面并未说明是否为团购业务发布会。港股下午开盘,阿里巴巴股价直线拉升。截至发稿,阿里巴巴股价报14
  • 矩子科技(300802.SZ):回购完成 累计耗资2.09亿元回购1227.79万股 格隆汇9月8日丨矩子科技(300802.SZ)公布,截至2025年9月7日,本次回购期限届满,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227.78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2440%,最高成交价为19.7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12元/股,成交总金额
  • 民乐县自然资源局:以不动产登记服务之笔 绘就营商环境优化新图景 2025年以来,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落实国家及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从流程、服务、模式、党建四方面发力,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流程再造,打破壁垒提效率。设立“不动产登记办税综合受理窗口”,联合税务部门实现“一窗联办”,企业群众“一窗提交、一次办
  • 创新驱动出海潮 上市公司全球布局显成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5年中报季刚刚落幕,一批A股上市公司通过在技术与模式上的创新突破,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实现了业绩的增长。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创新驱动出海战略,在全球市场寻找增长新动能。从光模块产业到创新药,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已成
  • 119亿元!暑期档票房、观影人次超去年,《南京照相馆》成档期票冠 财联社8月31日讯(记者 崔铭)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等多部影片推动下,今年暑期档票房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今日18时,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过119亿元,去年同期为116.43亿元。其中,中国电影(600977.SH)、横店影业、上影集团等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票
  • 经贸成果新突破,达成合作成果331个,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8月31日,记者从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获悉,本届中阿博览会聚焦务实合作,达成合作成果331个,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戴培吉介绍,本届博览会更加聚焦经贸务实合作,精心策划举办了经贸洽谈、产业对接、场景招商、技术转移等投资促进活动40余场次,达成
  • 南昌3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南昌市3家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上榜企业中,江西双胞胎控股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1038.6846亿元排第96位,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1007.3262亿元排第104位,中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280.6157亿元
  • 福田汽车: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3.7亿元 8月28日,福田汽车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03.7亿元,同比增长26.7%;归母净利润为7.77亿元,同比增长87.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94亿元,同比增长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