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方城:手机直播助力月季经济丨南阳月季 香飘五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8:37:00    

近日,方城县博望镇沙山村月季示范园区内,数十名农民正在用灵巧的双手嫁接多彩月季。

“过去,不少村民因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家庭,而今,以月季为主的‘花经济’快速发展,无论男女都能在家门口就业,有的姊妹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带货主播。”该镇妇联会主任刘红伟说。

近年来,博望镇着眼“科技兴花”,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培训电商人才、拓展“云端”市场,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充当“新农具”。仅2024年以来,就举办互联网营销培训班5期,花木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培养农民470多人。

沙山村村民沈坤万掌握了一整套月季繁育技术,繁育的月季花色品种多,但是,销售市场变幻莫测。2022年,他的妻子董丽梅参加互联网营销培训班,加上本身就具备手机直播功底,昵称为“花姐”的董丽梅很快走红,不但把自家种植的月季推向“云端”,还帮助邻居们推销月季,“花姐”卖月季声名远扬。

“老铁们,欢迎您来到‘花姐’的直播间,我身后是藤状月季育苗棚,月季月月都开花,可用来美化庭院、扮靓道路,欢迎网上订货……”正在直播的董丽梅神采飞扬地讲解,吸引着粉丝们“步入”花的海洋。

该镇的“网红”们还技术互补、联手销售农产品。沙山村另外一位“网红”赵雯雯与村民郑霞联手,做“云端”销售,把直播间搬进大棚,以直观的方式推介月季,一人直播帮助多户销售。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台补光灯,就是这些主播的“家当”,他们通过视频号、抖音号介绍月季品种、种植技巧、花色展示等。“每到农闲季节,我就到月季示范园里开直播卖月季,不需要囤货,先预约后起苗,省心又省力还能卖个好价钱。”董丽梅说。(全媒体记者 李 辉 通讯员 李善喜)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相关文章

  • 汉中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企业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 汉中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企业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汉中市内各有关企业或机构:为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全面掌握我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企业基本情况,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对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企业开展调查摸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摸底的对象1.从事网络安全
  • “新新”向荣 “链”接三秦产业图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公示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陕西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3 陕ICP备05003022号-2 版权所有:Copyright © ishaan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
  • 瓜香四溢、热度“爆棚”!北滘黄龙村第七届冬瓜文化节启幕 草坪市集、民艺圩、龙舟竞速、水上拔河、冬瓜宴、音乐会……7月5日,“水月瓜韵·绿美黄龙”北滘镇黄龙村第七届睦邻冬瓜文化节正式启幕。这场延续七载的乡村文化盛事,以“黑皮冬瓜”为情感纽带,深度融合水乡生态、非遗传承与产业活力,绘就一幅“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本次活动由黄龙村党委、村委会主
  • 西峡县桑坪镇:疏通公路排水“脉络”,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章东丽 符金辽近日,随着雨季的到来,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积极行动,全面开展公路排水系统清理疏通工作,提升汛期道路安全,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进入7月,桑坪镇农村公路管养站工作人员与道路养护人员迅速投入工作,加班加点对养护路段内的边沟、涵洞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疏通,并对安全隐患
  • 会议室静悄悄,干部去哪儿了? “得要这么深,才不怕暴雨。”跳进排水渠,姜旺用身体作尺,量了量渠深。“放心!这渠深1米、宽80厘米。”一旁的黄狮村党支部书记张青云说。抢夏收、忙夏播、抓防汛,这段时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镇党委书记姜旺奔忙在田间地头,“现在会议少了,有更多时间抓具体工作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
  • 互联网平台涉税报送有新规,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爆市场丨一周热点回顾 互联网平台涉税报送新规出台国务院23日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将在今年10月份开启。为了减轻互联网平台企业报税负担,《规定》明确在互联网平台
  • 合肥乡村治理,有了“民意直通车” “这路你们可能给修下,方便我们老年人出行。”日前,在庐江县乐桥镇乐桥村王庄村民组的“小板凳”议事会上,村民王应兰老人反映,村里的一处涵洞路面,因为雨季冲刷出现凹陷,存在安全隐患。得知情况后,村“两委”立即行动,组织施工队对凹陷路面进行修复,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2米路面的混凝土浇筑和涵管加固,如今
  • 今天,如何为孩子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近期,《中国教育报》聚焦青少年“远离网络黑话烂梗”刊发系列报道,引发师生热烈讨论。青少年在通过网络便利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除了受到网络语言环境的影响,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如何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技术赋能,为孩子上网装上“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