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妙手匠心“治愈”古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34:00    

李玉波

凝神,一贴一补,轻轻压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师胡雅婧正将一沓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铺展在工作台上。“这是我最近在修复的明刻本《南史》,残损不算严重,但脆化比较严重。”胡雅婧拿起毛笔,蘸上糨糊,将补纸粘贴到缺损处,再用镊子把多余的补纸剔掉……一旁的压书板下,已经修复好的书页平整舒展,古籍悄然新生。

胡雅婧的工作台上,摆着镊子、剪刀、排刷等工具,完整的一套修复工具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不少都是修复师根据需要自己制作的。

古籍修复的过程异常烦琐,从封皮开始,修复师要为古籍清洗脏污,部分缺损严重的封皮还要用配纸进行托裱。之后,要对每一卷书进行拆线、拆纸钉、拆包角、清洗书页、处理虫眼等。到了复原阶段,还要对书页进行喷水、压平、修剪等20多道工序的修复。直到装订步骤完成,一本古籍才算真正修复完毕。

马天歌也是这里的一名修复师。她告诉记者:“每一次修复,都是全新的挑战。面对不同问题,要用最适合的方式做出最优的修复。每每看到一页页朽烂的古籍在自己手中被‘治愈’,是最满足的时刻。”

马天歌介绍说,修复古籍的每一步,都要求修复师足够细心、技术娴熟。例如,修复残缺古籍的纸张,不同年代的书籍所使用的纸张大不相同,补纸要找到和原有书页材质、纹理、颜色一样的纸张。另外,成百上千年的时光,让书籍变色发黄,修复师要使用合适的染料将补纸染成和原有纸张相近的颜色。

古籍修复无法用速度和效益衡量。面对珍贵的古籍,所有动作必须细心再细心。修复一张破损严重的书页,技艺纯熟的修复师往往需要一到两天甚至更长时间。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古籍,整个修复过程,修复师严格遵循“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的基本原则。这样,如果将来有更好的修复技术出现,可以随时清除之前的修复状态,将古籍恢复原状,改用更为先进的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是全区最大的古籍收藏单位,有着非常丰富的古籍存藏,其中有1/3左右的古籍存在“疾病”,需要抢救性保护和修复。这里的古籍修复师年复一年地与时间赛跑,为古籍“疗伤”,让古籍走出库房获得“第二次生命”。

相关文章

  • 妈妈去世21年后,女儿意外翻到了她留下的日记 近日,网友“一颗芝麻园子”在妈妈去世21年后,收到了一份跨越时空的礼物。“一颗芝麻园子”最近准备搬家,上周末,父女俩在家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一张平时很少使用的书桌里藏着一沓信封,信封上印着不同酒店的名字。她拆开信封,很快便泪目了:原来,每一个信封里都夹着一张酒店的便笺,每张便笺上都是已经去世的妈妈模仿女
  • 内蒙古一地山洪,有野外露营人员失联,已8人遇难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8月17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有关部门了解到,8月16日22时左右,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上游突发山洪,造成野外露营的13人失联。截至8月17日10时,1人获救,8人遇难,4人失联。目前失联人员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来源:新华社、北京日报
  • 内蒙古启用“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系统”小程序助力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提质增效 8月1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了解到,内蒙古首次启用“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系统”小程序助力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提质增效,这标志着志愿者入库工作迈向智能化、便捷化新阶段。据了解,8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联合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举办“以爱之名 传递生命火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主题活动。活
  • 向百年·向胜利丨淬羽 来源:中国军网在成为鹰的路上,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腾飞。对飞行员而言,天空是瞬息万变的战场。伴随着引擎轰鸣,空军飞行员徐晓武和战友上高原、赴远海、巡边境,用航迹诠释飞行的意义——为了头顶这片天,为了脚下这片地。微视频《淬羽》,讲述战斗机飞行员振翅奋飞、搏击蓝天的故事。协助拍摄:闫政旭 邓栋之 刘进 张
  •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出版学术座谈会在重庆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7月25日,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中州古籍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出版学术座谈会”举行。本次座谈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浙江大学文学
  • 致敬!高温下的城市“守护者”丨图集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7月21日,成都烈日灼灼,热浪翻涌。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在最近持续的高温下,总有一些身影在滚烫的空气中执着前行,修补坑洼、加固护栏、检测桥梁,维护路灯……他们坚守在高温一线,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和美好。在地表温度突破50℃下维护道路。高温下修补路面坑洼。高温下
  • 呼和浩特市多方力量联动开展暑期安全教育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快乐暑假 暑假已至,为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溺水事故的发生,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社区组织等多方力量积极联动,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为孩子们的暑假安全保驾护航。寓教于乐 安全意识入童心近日,壹基金联合玉泉区领益社会组织在大召社区开展了“
  • 内蒙古:七项重点工作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   北疆新闻消息 7月1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和《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两份文件。两份文件都是聚焦“文化”主题,围绕落实文件内容,近期将开展七项重点工